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海外博览

追求公平是人之天性 大脑对“不公正”产生厌恶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4月01日13:57
  公平社会人人向往,可能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说:“阿姨,您怎么这么不公平呀,给豆豆小红花,就是不给我。”

  的确,对公平的追求似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而意识到不公也会给人们带来一些负面情绪,甚至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比如在很多公司里,工资的额度是保密的,原因是怕员工之间互相比较,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咱俩干得差不多,凭什么你的工资就比我的高?公司希望每个人都觉得受到重视,从而提高大家的积极性,而不公平感恰恰会使这种愿望落空。

  因此,在社会科学领域,有大量的行为研究和实地研究是专门针对人们对不公正产生的厌恶。与对不公平的厌恶紧密相关的是,如果让奖励在不公平双方之间进行流动,人们往往倾向于使奖励往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那方流动。那么,我们的大脑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哪些活动呢?

  在最近的一期《自然》杂志上,研究者首先将被试两人组成一组,每组里的两个被试都会获得30美元的基础报酬。然后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自己是“富人”还是“穷人”。“富人”被试将获得额外的50美元报酬,而“穷人”被试将没有任何额外报酬。这样,这两个被试就会处于一种不公平的情景中。紧接着,研究者会让被试回答一些问题:如果研究者再给自己或者是同组的另外一个人从0到50美元的报酬,自己的感受如何?同时,研究者会扫描被试的大脑激活情况。“富人”和“穷人”对于给自己报酬都表现出更高的兴趣,而不同的是“富人”比“穷人”更觉得应该给对方钱。

  这个结果与以往的研究是相符的:“穷人”处于落后状态,他们希望缩小与“富人”的差距,所以即使给“富人”的报酬是研究者付的,他们也感觉不爽;而其实“富人”也对这种不公平产生了不愉快的感觉,他们希望实验者给“穷人”报酬来缩小“穷人”与自己之间的差距。同时,在大脑中主管价值奖励的前额叶,研究者也观察到“穷人”的这个区域更希望钱是给自己的;而“富人”恰恰相反,他们的这块区域似乎更“喜欢”给“穷人”奖励。

  这个结果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比尔·盖茨愿意把自己的巨额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不是为了避税,而是他想消除自己的前额叶对不公平感的厌恶。(白犀)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