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广州市长现场检查“水浸街” 水浸点将跟踪治理

来源:南方日报
2010年04月23日10:25
昨日,天河立交桥底遭严重水浸,交通灯差点被淹。南方日报记者郭长荣摄
昨日,天河立交桥底遭严重水浸,交通灯差点被淹。南方日报记者郭长荣摄

  昨天早上,广州迎来今年入汛以来最大的一场雨。据市三防办介绍,昨天的降雨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及从化、花都等北部片区,雨量多、雨势大。截至昨天下午2时,全市共发生12处主要的水浸街。相比去年同量级的暴雨,水浸点减少了,尤其是“老重灾区”岗顶几乎没有发生水浸。来自广州市水务局的消息称:“今年已完成的185项水浸街改造点均经受住了此次强降雨的考验。”

  但此次暴雨同时也暴露了新的水浸“黑点”,如扬箕村约200米路段(中山一路与梅花路交界处),12时30分许出现严重水浸,水浸最高处达1米,导致该处交通中断2个多小时。再如广州大道北梅园新村路段,被一条长达200多米的积水带一分为二,积水带两头的车辆望水止步,车龙由南往北排到3公里外。

  广州市政府投入9亿元整治全市228个水浸点,昨天这场雨正是对水浸街治理的“初考验”。昨日记者分赴各处现场,了解水浸情况。

  南方日报讯(记者/曾妮通讯员/余洋)昨天上午,广州市普降大到暴雨,全市出现12处“水浸街”,其中中山一路与梅花路交界处水浸最严重,导致2个多小时的交通中断。昨晚9时许,广东省副省长、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庆良刚结束公务,立刻赶往现场检查。万庆良要求进一步完善全市应急体系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广州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万庆良昨晚现场听取了越秀区、水务部门、电力部门的汇报,实地查看了中山一路排污泄洪设施和供电设施,并慰问了遭受水浸的单位和居民。受水浸影响,中山一路、梅花路沿线停电,部分单位办公场所和居民住宅遭受15厘米至1米左右的水浸。电力部门负责人表示,已经有100多人的队伍在现场抢修,外围供电已于下午4时左右抢修完毕,将在晚上12时前全区域恢复供电。泄洪方面,通过封路抽水,下午2时30分,中山一路路面基本恢复正常。

  万庆良对因为遭受水浸给相关单位和群众造成的影响表示歉意。他说,中山一路地段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给各相关单位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也凸显了城市管理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应急体系的建设仍然需要加强。水浸现象发生在上午,“晚上10时了,群众仍然要摸黑进出,应急措施不得力就变成‘应慢’”。这次水浸现象也给各级各部门提了个醒,现在已经进入雨季和汛期,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应对防汛问题。

  万庆良要求:一是要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解决他们的吃、住、行问题,同时要迅速做好事后处理工作,组织人员清扫现场,恢复正常秩序;二是要尽快查明水浸原因,研究解决好汛期的水浸街防治工作,避免再出现类似现象,切实把水浸对单位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三是要举一反三,加快完善水浸应急体系建设,形成长效机制,重点关注应急方案、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和应急指令四大要素,优化、细化应急预案,实现市、区、街、居委会以及水、电、气的有效应急联动。同时要反思防汛之外的其他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制定,突出抓好专业队伍建设,组织好义工、志愿者等辅助队伍,确保整个城市的有效应急。

  万庆良还语重心长地嘱咐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基层干部处在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工作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群众面对这样的问题,难免有怨气,要将心比心,千方百计做好解释说明和关心服务工作,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扬箕村路段

  水灌配电房周边居民断电

  昨日上午9时许,羊城骤降暴雨,位于越秀区中山一路扬箕地铁站至梅花路路段未能幸免。直到昨日下午4时许,这里的积水才渐渐退去。

  昨天下午,越秀区方面发的信息通报称,初步判断造成该地段水浸严重的原因之一是沙河涌截污干管顶托,造成排水倒灌。

  记者在现场看到,4名消防队员不顾大雨,趟着积水在帮助公交车司机摆脱“水困”。2名交警在中山一立交封堵了通向扬箕和中山一路的路口。

  10时许,家住扬箕村的张先生,刚看了几分钟电视,就停电了。据供电部门介绍,暴雨造成扬箕和梅花村一带4间配电房严重水浸,导致2条馈电线跳闸,中山一路与梅东路交界一带、东风路与农林下路交界一带停电。

  记者看到,扬箕站A出口处一小块未被水浸的地方,分别停着电力抢修车和水利抢修车。原来,供电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派出了近60名人员紧急抢修,电力调度中心实施紧急转供电措施,中午12时陆续恢复送电。下午,2台发电机和2辆发电车被紧急调到扬箕一带供电。

  陈韩辉陶达嫔覃羡

  ■岗顶路段

  排水泵站“发威”水浸情况明显改善

  昨日早晨广州市暴雨来袭,岗顶作为以往水浸“重灾区”受到市民普遍关注,记者于早上11时赶往现场,沿途并未发现严重水浸街现象,仅百脑汇对面一路口有轻微水浸出现,最深积水达10厘米左右,在地下井盖半开的情况下入水较快,途经车辆和行人尚且能够正常通行。

  记者来到位于岗顶猎德涌旁的排水泵站查探情况,现场的工人师傅告诉记者,早上大概八九点左右降雨量达到最大,在仅启动一台主水泵的情况下水浸已经得到了控制,而水务部门也派遣了抢险队员前往华师低洼区进行强排。

  “一般来说每台水泵都能达到每秒3立方米的抽水量,整个泵站加起来就能达到7.8立方米每秒的抽水量,3台水泵一起抽水基本能抗住10年一遇的暴雨。”在猎德涌边,设计岗顶水泵站的张工程师正忙碌地检查抽水情况,谈到这次水泵站的整体运行,他认为相比以前已有了很大提高,在排涝过程中水泵站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们这个泵站出水口比猎德涌最高水面还要高1米,以前下暴雨时河涌内水位上涨,光靠重力可排不出去,现在有了这个水泵就能够保证及时把排不掉的水提上来排出去,这样一来水浸的处理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

  据了解,整个岗顶地区排水系统改造工程造价890万元,除了排水泵站之外,还新增了全长1400米的雨水管道,其中包括两条总长500米、直径为1.6米的雨水干管。现在岗顶地区的排水系统可以说是“鸟枪换炮”,排水标准从原来的2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可以应付69毫米的短时暴雨。

  “效果还是比较明显。”林阿姨是住在岗顶猎德涌周边的老居民了,对于早上水浸的处理她表示比较令人满意,“至少我现在回家再不用提着裙子趟水回去了。”

  记者随即又赶往华师前门,透过密集的雨幕,远远地就能看见几个身穿亮橙黄色工作服的抢险队员穿梭在雨中。“总共二三十个人,早上9点半我们就来了。”其中一名抢险队员告诉记者,早上10点半,华师门口的水浸情况已基本得到控制。曾妮朱丹

  ■梅园新村路段

  积水带隔断广州大道北早高峰车龙长3公里

  昨日中午11时20分,白云区梅花园车站,“轰隆”一声巨响,179路公交车终于驶出车站。这是3小时漫长等待后的宣泄。被积水阻断的马路,终于恢复通行,轰鸣声中客车飞驰而过,激起齐腰的水墙,“跟冲锋舟一样”。

  昨天上午9时,暴雨骤袭之下,车流繁忙的广州大道北梅花园路段,没有逃脱积水成“河”的命运。赶着上班的市民李先生被“泥河”阻断去路后,他无奈地掏出手机消磨时间,经验告诉他,“还要在这等很长一段时间。”

  昨日上午10时许,本报记者赶到广州大道北梅园新村至怡新花园路段,水位没有丝毫退却迹象,整段马路已成一片“泽国”。平日车水马龙的广州大道北,被这段约200米长的积水带一分为二后,路面顷刻失去活力变得冷清。积水带两头,包括公交车在内的大型车辆望水止步。在由南往北方向,车龙排到3公里外的五仙桥附近。

  李先生的车守在梅花园车站旁的斜坡上。已经3个小时过去了,他依然无法跨越这条隔断去路的“泥河”。“只希望自己是柯受良,能飞过河去。”他打趣说,“前面水漫金山,后面人满为患,夹着不走算了!”

  “这点时间算少了!等着吧!”的哥老杨与李先生隔“河”相望,已被堵了1小时的他不住摇头说:“我就来掉个方向的,结果现在进也不行,退也不能。”

  上午11时20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但减弱许多。“不堪重负”的下水道终于可以缓口气,井口渐渐清晰,“泥河”的水位开始下降,公交车开始冲入水中,每辆车过“河”时,都会发出刺耳的轰鸣声。

  看着旁边一辆辆公交车穿行而过,李先生也跃跃欲试。可不知水位深浅,使他欲进还退,犹豫了5分钟,李先生狠踩一脚油门,车子越“河”而过。

  11时35分,广州大道北已恢复往日喧嚣,道上的积水基本退去,“泥河”的水变成黑色,散发出难以名状的味道。

  徐剑桥周游

  ■专家访谈

  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

  新水浸点将跟踪治理

  记者:去年广州启动228个水浸点的整治,目前已经有185个完成整治。这次暴雨中,这些已经完成整治的老水浸点表现如何?

  有关负责人:已经完成整治的点这次基本上没有出现严重的水浸。比如岗顶,经过今年入汛以来两场大雨的考验,我相信岗顶还是能够抵御今天这种暴雨的,不过如果出现更大的特大暴雨或者猎德涌的水位顶托得更高的情况下,就不好说了,我不敢打包票。

  记者:那么,这次暴雨中12个主要的水浸点大部分都是新出现的?

  有关负责人:是的。有的是以前不水浸现在水浸了的,比如扬箕;有的是以前水浸不严重,没有列入228个改造点的,比如梅东路的水浸点。总的来看,昨天出现的水浸点中,真正严重的只有扬箕和梅园新村这两个点,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小水浸,在抢险队伍到达现场后的半小时内就能退水。

  记者:扬箕以前基本不会水浸的,这次连地铁站都被淹了,是什么原因?

  有关负责人:扬箕下午3时13分已经全部退完水,交通恢复正常。这次造成水浸可能是多方面原因。有可能是雨量过大,地面的水来不及排走,也有可能是沙河涌的河水顶托造成。

  记者:这次暴雨给人的感觉是,原有的、已经改造了的一些水浸点没有出大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新的水浸黑点。

  有关负责人:是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水浸街治理不可能一劳永逸的,随着城市的发展,会出现新的水浸点,我们只能不断跟踪治理。

  记者:新的水浸点出现是什么原因?

  有关负责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能是排水设备落后了,不能应付当前的雨量。还有的与现正在进行的建设工程有关,很多工程同时施工,对排水系统造成了影响。比如一些道路施工,在铺沥青之前先把排水口修高了,新排水口比路面高出了8—10厘米,使路面积水排不下去,中山一立交—梅东路和火车站路口的水浸都有这方面原因。

  记者:对新出现的水浸黑点,水务部门会安排改造吗?

  有关负责人:会的。在今后汛期的降雨过程中,我们还会跟进了解,如果这些水浸点发生多次水浸的话,就要把它们列入改造范围。比如梅东路的水浸,它的排水标准已经落后了,我们考虑可能会把它列入明年的水浸点改造项目,当然还要先做可行性研究。

  今后还要严格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比如排水管理许可证的管理要严格,严禁任何建设项目违法违规排水;还要要求各在建工程规划好排水管道,与市政管网对接。

  南方日报记者曾妮

  本版统筹曾妮谢苗枫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静娅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