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深圳“扩容”小企业拿捏不定 酝酿大规模外迁潮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0年06月12日01:37

  深圳,一座让人又爱又恨的城市。

  爱她,是因为这座城市充满机会和诱惑,有各种可能性;恨她,是因为这座城市让你不容易找到真正的归属感。在为她作出贡献的1400万纳税人中,只有1/7是得到官方承认的有户籍的“深圳人”,在她19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近4/5的地区长期“低人一等”。

  7月1日,争论多年的大深圳一体化进程,终于随着那道90公里长的铁丝网的拆除而起步。有形的藩篱不难拆除,无形的障碍要消散,却恐非一日之功。

  让我们继续期待。

  一线调查

  深圳:加工企业歧徘徊

  吴忠良是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关外)一家皮具厂的老板,最近他厂里接到的订单很多,根本忙不过来,但除了打算7暂暑假时找几个毕业生当储备干部外,他没有像往年旺季一样,赶紧多招工人。

  吴忠良不想扩大生产的原因之一,是现在工人基本工资都涨了,人民币又不断升值,就算水电费和厂房租金不变,做同样数额的订单,实际利润至少比往年少了三成。

  更重要的是,深圳特区7月1日起实现关内关外一体化,这件深圳人盼了好多年的喜事,却让吴忠良发愁,他不知道“特区扩容”对自己这样的小厂老板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乡镇政府“变脸”

  从最初来到沙井镇的皮具厂打工,到后来自己当起了老板,吴忠良已经在深圳关外的这个小镇待了将近20年。他说,跟早些年相比,现在镇政府官员对他们这类加工企业的态度有180度的大转弯。

  “以前他们非常热情,经常鼓励我们扩大生产,最近这两年不闻不问,给人感觉就是让你自生自灭。”吴忠良说。

  比如以往如果皮具厂里水电设施坏了,管理处马上会派人来修理好,根本不需要他多操心,如今反映上去好几天,也没人搭理。

  “顶多再有两三年,这里肯定要重新规划产业布局,我们这样的皮具厂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能不能继续留下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吴忠良多少有些无奈地说。他唯一稍感欣慰的是,自己在沙井镇买下的房子特区扩容后可能会升值。

  金荣官现在深圳市区经营一家玩具贸易公司,2006年他把自己位于宝安的玩具厂搬到了安徽,因为他娶了一位上海籍的姑娘,安徽离上海近一些,而且当时珠三角很多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也在恶化。

  当时他一口气把深圳工厂的设备都卖掉,拿了那笔钱到安徽重新进新设备建厂,还花掉了过去三年辛辛苦苦挣的利润。安徽工人工资的确比较低,但麻烦的是培训起来很费劲,而且工人们大部分离家乡很近,经常要请假回家,不准假还不行,人家一生气干脆就不干了。

  苦苦支撑两年后,金荣官不得不关掉安徽的工厂,重回深圳改做玩具贸易,他觉得深圳在税收、人力、环境、配套等许多方面都比内地省份要好。

  “像富士康这样各地都设厂、财力雄厚的大型加工企业或许可以逐渐搬迁,我们这类中小型加工企业,迁厂谈何容易?”金荣官说,“结局恐怕只有一个,就是关门改行。”

  最后一波外迁潮酝酿

  过去20多年来,深圳产业结构调整和重新布局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仔细梳理深圳“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企业的发展脉络,可以很清晰看出三次大调整的历史轨迹。

  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末,深圳承接了许多港资“三来一补”企业,成为此类企业的聚集地。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市政府谋求产业转型,力图发展大型企业和高科技项目,不少中小规模的“三来一补”企业不得不外迁到深圳周边地区,这也成就了东莞“世界工厂”的地位。

  最近一次是2006年前后,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竞争加剧,深圳也认为自身发展出现了“四个难以为继”(一是土地、空间难以为继;二是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三是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四是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必须谋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重新布局,这又加速了“三来一补”企业的外迁或者关闭。

  金荣官的玩具厂就是在那一波外迁潮中“出走”安徽,但最终又铩羽而归的。

  到目前为止,在深圳特区关外的宝安、龙华两区,既有华为、比亚迪这样拥有自主技术的知名科技企业,也有像富士康龙华工厂这样以代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形成了深圳高低端产业错杂共生的奇特格局。

  深圳特区扩容后,如果市政府真的下决心推进关内关外一体化,那大到公共基建配套,小到物业租金和人力成本,原来存在的巨大差距都会逐渐缩短,到时关外那些极为依赖廉租厂房和廉价劳动力的加工企业,早晚会迎来又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外迁潮。

  内外交困 走投无?

  6月6日,在即将纳入大特区的宝安区龙华镇,一场工人集体停工要求增加工资的事件又发生了。

  当天上午,龙华镇美律电子公司上千名员工以拒绝不合理的排班为由,聚集在厂区大门口,导致工厂内约一成生产线停工。

  实际上,美律千名员工集会的真正原因,是抗议厂方之前答应的加薪至1030元的承诺,迟迟未有兑现,而且周日加班只算调班,不付加班工资。美律电子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免持听筒制造商,主要客户包括诺基亚等国际知名手机品牌公司。

  此次集体停工两天后,深圳市政府出台最低工资标准,自7月1日前,特区内外一律每月1100元。

  深圳台商协会会长黄明智称,受富士康连续为工人加薪66%影响,深圳不少加工企业都面临工人要求涨工资的压力,美律事件不过是其中一例。而美律电子财务副总裁曾锦堂表示,他们不能紧跟富士康的做法,美律在龙华镇算是龙头企业,一旦加薪,会招来其他很多企业主的抱怨。

  据悉,美律管理层向员工承诺,如果美律能接到苹果公司Iphone这样的大订单之后,会给员工加薪至与富士康同一水平。

  黄明智说,“目前如果实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即每月1100元,企业一般还能勉强接受,但实际上现在大部分企业接到的订单,都几乎没有利润,他们的压力也非常大。”

  宝安区黄田工业区的香港雅图电业有限公司厂区经理熊晓东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今年春节过后他们已经给工人调过一次薪了,7暂还会按照深圳市的新规定再次提高工人工资。该公司1992年就在宝安投资,是专门生产为汽车、飞机、游艇等配套的智能充电器的厂商。

  “我们是介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之间的小公司,员工不到200人,但10%以上的都是技术人员,”熊晓东说,“我们会尽量将增加的人工成本在产品上消化。”

  但黄明智直言,绝大多数中小型代工企业可取代性强,市场竞争激烈,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加之全球经济不景气,要想将生产成本转稼到客户身上并非易事。

  “如果深圳容不下他们,让他们搬迁,能搬到哪里去呢?现在哪里的生产成本不高呢?”黄明智反问说。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