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渝中区较场口,人们正在咨询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情况。 记者 郑宇 摄 |
本报讯 (记者 夏元 实习生 程欣) 昨日,我市全面启动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和部分市级部门,当天在各大步行街、商业街区、部分大中专院校等分别设立户籍改革咨询站点。据统计,昨日全市共有超过10万名群众前往各站点咨询转户政策,其中400余名农村居民通过现场办理拿到了城市户口。
“给我一份,给我一份。”昨日一早,在江北观音桥步行街咨询转户站点,围满了不少群众。康厚泉好不容易挤到站点前,在分别向公安、国土、社保工作人员咨询了有关户籍改革中土地补偿、参保城市低保等事宜后,得到满意答复的他,领取了一份“户籍制度改革转城镇居民一次清服务袋”,“准备拿回家与家人好好研究。”
“我1987年就到主城打工了,只是户口一直没迁来,算不上真正的城里人。”康厚泉说,他是大足县智凤镇阮家村村民,到主城打工23年,做过建筑工,开过副食店,攒下一笔积蓄。去年,他与妻子在渝北回兴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商品房,23岁的儿子正在主城一家投资咨询公司上班,一家三口日子过得很不错,只是户口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近来,因为儿子有了结婚打算,为了让孙辈能够在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康厚明一家转为城市户口的想法更强烈了。
除了在活动现场踊跃咨询转户政策,还有部分农村居民昨日通过现场办理,当场拿到了城市户口。
在江津区双福新区咨询站点,家住双福新区怡云村1组的农民彭光明,就领到了崭新的城市户口簿。“这下我可以说,我是城里人啦!”翻开新户口簿第一页,彭光明欣喜地看到上面“户别”一栏,已经由过去的农村家庭户口,变成了城镇居民家庭户口。
彭光明说,虽然自己现在是双福新区电力构件厂装塔组组长,每月拿着4500元高薪,但由于受到农村户口限制,遭遇不同待遇的尴尬场面时有发生。8月初,在农民转户政策下来后,单位第一时间向他宣传了转城市户口的政策。几乎没有一丝犹豫,彭光明立马答应了,“家里现在只有我和父母有土地。父母现在老了,不愿意再种地当农民,就索性把一家子全都转成城市户口了。”
“转户后的农民,不仅拥有城市户口,还可以通过退地获得财富,同时在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政策等五个方面与城市人享有同样的待遇。”市户籍改革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未来10年,我市将实现1000万农民转户成为城镇人口。其中从今年到明年,全市计划转户农村居民将达到300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