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环球》杂志 > 精彩报道

十个人的世博故事

来源:《环球》杂志
2010年10月29日09:51

  美国馆总代表:与700万人分享

  费乐友(Jose H. Villarreal 上海世博会美国馆总代表)

  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结束,回想美国对这一历史性国际事件的参与,我觉得很是自豪。

  美国馆的故事开始于2009年2月,新当选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进行了她第一次的外访。在那次行程中,她参访了亚洲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听取了中国官员讲述美国参与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性时,希拉里决定接受挑战,使美国的参加成为现实。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美国的国会法禁止参与国际展览的美国馆使用政府资金。因此,预估建设、运行和维护美国馆的6100万美元必须通过赞助的方式来获取——这使美国馆成为真正的公私合作项目。如同希拉里在今年5月来此访问时说的那样,美国馆是美国政府和60多位赞助者之间的合约。这些赞助者包括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美国的各州市。

  我自己参与到美国馆这个项目里的时间,大约与希拉里国务卿在2009年初访问中国在同一时期。我当时到上海出差,导游问我是否知道为什么美国不参加世博会。这触动了我的神经。我问自己,“美国怎么可能不参与这一具有划时代和历史意义的国际事件呢?”当我回到德克萨斯州后,询问了一些政界人士,这一情况是否属实?这一询问使我无法置身事外。不久后,我就被指派为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的总代表。

  2009年7月,我就任后不久,就签署了美国正式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协议,这使美国决策者和中国世博会及政府官员都松了一口气。美国是最后几个同意参加世博会的国家之一。我们几乎就不能参加了。但是,尽管如此,美国国家馆却是首批完成建设的场馆。我们的主题就是“拥抱挑战”,我们在这里庆祝这次世博会的精神:把人和国家聚到一起。

  2010年5月1日,我与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和总领事康碧翠以及美国市长代表们共同开启了美国馆。我们还有一个不能称之为秘密的武器:来自美国各地的会讲中国话的学生大使们。

  这160位美国馆学生大使代表着美国38个州和80多所大学,他们是我们在上海世博会上公共外交的重要部分。他们是许多中国人第一次遇见的美国人,对于我们的客人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们的学生大使是美国国家馆每日迎接客人的脸面。他们不倦工作,用美国人的热情迎接游客。他们与中国人的日常交流超越了障碍,搭建了桥梁,培养了中美之间的互信。

  被网友们誉为“世博最美女孩”的卓玛求措在接受当地媒体访问时说,她最喜欢的场馆就是美国馆。我不断地听到中国人在参观美国馆后给予的肯定,以及深深的谢意。美国是为这些人建设场馆的,美国是为中国人才参加世博的,接到表示感谢的信件、照片等等对于我来说是最大的奖励和满足。

  作为美国馆总代表,我在世博期间有许多不同寻常的经历。第一次是4月底,我欢迎胡锦涛主席来到美国馆。不久后,在开幕式上,我与希拉里国务卿又一起参与了一场现场直播。

  从5月1日开放以来,我在上海体验了诸多愉快的时光。在5月底我主持了欢迎希拉里来访的活动。另外,还有来自我家乡——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市的代表团,也让我倍感自豪。我也访问了许多其他场馆,看看他们是如何展示自己的文化、历史和精神。我还喜欢参加在美国馆举办的许多文化表演。

  我印象最深刻的经历就是游历中国,参观了故宫、西安的兵马俑和成都的熊猫。旅行也使我与当地没有机会参观美国馆的大学生分享经验。

  对于美国参与上海世博会,我深感自豪。一路走来有许多挑战。但是,由于两国的合作关系,美国馆准时在5月1日开馆,并迎接了来自中国和世界的近700万名游客。我们迎接过国家元首、外交部长和各界名人,还有许多来自中国各省的官员——有一些甚至来过两到三回。

  在世博会快要结束时,我很高兴与来自中国和世界的近700万人分享美国人的精神——坚持不懈、社区建设和团队合作。

  来源:2010年11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new2)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