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环球》杂志 > 精彩报道

十个人的世博故事

来源:《环球》杂志
2010年10月29日09:51

  环保先锋:到世博会看水的女孩

  《环球》杂志记者/乐艳娜

  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大二学生杨筱恬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这种方式来到上海,进入世博园。

  她与好几千万的世博游客一样,在世博园仅仅停留了一天的时间,但她又与他们不一样,因为她的身份并不仅仅是一位普遍的游客。这是一个凭借自己努力,赢得世博之旅的“90后”,伴随她一起游世博的,还有许多像她一样来自四面八方的孩子。

  在大赛中脱颖而出

  杨筱恬和许多同龄的孩子一样关心时尚,她细致的卷发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但事实证明,这个漂亮的还不到20岁的学生关心的时尚绝不仅仅是服装和外貌,还有时下最流行的话题——环保。她所在团队设计的“分流式初期雨水弃流系统”在可口可乐“留住一桶水”绿色基金活动的数百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不仅将她带到了世博会,更为她赢得了上海世博局所颁发的“世博节水先锋称号”。

  今年2月,在网上看到关于“留住一桶水”活动宣传的杨筱恬,尽管知道获奖者可以免费参观上海参观世博,却并没有把它作为自己参与活动的主要目的。她对《环球》杂志记者坦陈,自己对雨水有着特殊的感情,“看着雨水哗啦啦地流走,感觉好心疼。想把它们收集起来循环利用,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好。”

  在学校水利学院的一位副教授的帮助下,杨筱恬联合其他两位同学迅速组建了实践小组,查资料、做实验,到3月底,确定了正式的选题“雨水运用”。4月,关于利用雨水的宣传海报出现在大连理工大学的校园,广播里也开始播放相关的内容,许多同学开始在下雨天用水盆到阳台上接水。

  杨筱恬说,她的第一步行动,就是让大家知道雨手利用是举手之劳,而且迫在眉睫。

  但光接水却不用水,对于节水始终都是隔靴搔痒。在经过多次实验后,杨筱恬小组推出了“分流式初期雨水弃流系统”,经过这个系统,前期雨水弃流后,中期雨水经过物化装置净化,就可以直接成为生活用水。

  申报并被“留住一桶水”活动选中的项目,可以获得研究经费30000元,但杨筱恬在申报表上所填写的,是一个有零有整的数字:2800元。“我们的设计许多都是自己加工的,成本为零,能节省就可以节省,”杨筱恬不无自豪地说。

  “水”的博览会

  8月,在上海最热的时节,杨筱恬与其他获奖的项目成员来到了世博园,他们的第一站,便是可口可乐馆。目睹了神奇的可以从水瞬间变成冰的“可口可乐冰露”、领取了“世博节水先锋”称号后的她,开始了盼望已久的世博之旅。等到一天结束,再与《环球》杂志记者对话时,她的话题却还是在“水”上。

  她在世博园里,看到最佳实践区里鹿特丹市的水广场,这些下沉式广场平时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暴雨来临,就成为一个防涝系统,雨水流入这些广场,再从中分流到沟渠,街道根本没有积水;

  在布拉格案例馆里,最新的防洪系统“防洪栏”也引起了她的兴趣,这是一种在垂直钢柱中间安装的可以移动的铝合金轻质闸门,像商店的移门一样,遇水关闭,再由缆绳将各闸门系牢,构造简单,平时储存在仓库,使用时10个人在两个小时内就可以安装长100米、高3米的堤墙,布拉格全城的防洪安装只要36个小时;

  在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的案例馆里,透明玻璃地面上展示了城市4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环绕着复杂的管网,污水通过管线流向泵站,再排放到污水处理站,最终成为净水,流向爱琴海;

  在德国国家馆里,柏林母亲河Spree河保护计划使城市污水通过专设管道被储存在大罐子里,然后被送往海港边的专设区域进行循环处理,在处理系统上还搭建了人工岛,建造了花园和咖啡吧……

  除了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案例,杨筱恬还第一次品尝了直饮水,第一次在排队的时候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凉雾,第一次欣赏到有“云中雨滴”之称的气象馆被水雾包裹起来的样子……“我从未想到过这么多利用水、制服水的方法。我的设计相比有点微不足道了。但就像水一样,滴水石穿,只要努力,总可以成功吧。”

  来源:2010年11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new2)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