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新闻嘉宾访谈 > 新闻圆桌 > 新闻圆桌第32期

陪审改变中国

2011年03月30日12:34

  何兵:陪审制是司法民主的柱石

  嘉宾介绍:何兵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要搞民主,民主怎么推进?很多人指望直选,但在法治没有解决的前提下,直选怎么可能?民主从哪儿切入?我觉得从司法民主进行。很多人把推选制改革当成司法制度改革,而没有看成是政治制度改革,托克维尔讲得必须清楚“我们不仅仅只把陪审制当作司法制度看待,而应把它看作一项独立的民主制度”。所以中国的民主我认为要从陪审制开始。

  陪审制有什么意义?“自由的堡垒”,“民主的学校”。英国陪审制只要存在,那英国人的自由永远就有保障。刚才说到有些国家在衰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法官已经独立了,没有问题。如果英国和美国的法官开始腐败的话,那么他们的陪审团马上复活,因为人民有选择的权利。陪审员就像毛泽东所提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陪审改变中国”,题目从哪儿来的?是从南方周末一篇文章《关注就是力量 围观改变中国》,但事实上,围观改变不了中国。比如钱云会案,躲猫猫案。躲猫猫案是人民想进入司法,但是以所谓的调查团进去的,进去以后随即面临一个问题:无调查权。围观能推动中国,但改变中国——难,为什么?因没权。

  王胜俊院长说:群众感觉应作为判死刑的依据。这成为法学圈的笑话。如果人民的感觉不放进去,那就是法官的感觉,法官感觉你必须死就必须得枪毙,可以死缓就是死缓,这在某种程度上跟法官的情绪有关,这很危险。但问题是人民群众的感觉怎么到法院中去?哪个人民的意见才是真正的人民群众感觉?王院长落实问题,将人民群众感觉输入到司法,就是陪审。

  我国陪审制度的现状。司法实践中被异化,有些陪审员满脸沧桑,但不代表智慧,知道自己说话不管用,通常是2:1,2个法官1陪审员,形成夹击的情况,所以陪审员也知道自己干什么。有个陪审员说,我已经陪审了200多个案子,天天在法院呆着,法院将陪审员拉来是干活的,凑数的,一个人天天参加陪审,跟法官天天在一起,肯定不好意思,进而变成边外法官,因选择机制与其它机制有问题,所以陪审制是虚的。

  关于陪审制的争议,一是保留:法制民主的体现;司法公正的保证; 抵制社会的干预;监督司法活动的公正;消除法官与民众的隔阂;弥补法官知识的职业狭隘。

  二是废除说:宪法未规定,实行则违宪;国际陪审制萎缩,理应顺潮流;外行判案,难以实现司法公正;我经常纳闷的是,有些主张民主者,为什么对司法民主没有认识?难道立法比司法简单吗?立法比司法更复杂,既然在立法领域可以搞民主,为什么不在司法领域搞民主。

  从国际上来看,陪审制在英美国家有衰落?其实不然,俄罗斯、日本、韩国纷纷开始恢复了陪审制。陪审团做实,就要:第一,立马实行陪审员隔离制度,保持陪审团的独立性。第二,审理不间断原则。第三,言词原则,如果陪审团做实那整个法庭就活了,现在法庭为什么是死的?因为没有当庭判的,现在是幕后比较活,庭下工夫做得活,法庭制度虚化是因为权力不在法庭上。第四,直接原则。间接审判不可能,在虚化陪审制的情况下做一切诉讼法的变更乃至证据法的变更是没有意义的。没有陪审团,就没有监督,最后的结果是最高法院越来越大。第五,准备程序。准备程序一定要非常发达,准备程序发育以后,律师肯定大量参与案件,靠律师直接解决纠纷。为什么美国案件3%—5%是法官审,97%的案子法官不见面,律师直接出牌,你是刘律师,我是何律师,我出一张牌,证据在这儿,你再出一张牌,我出一张,你出一张,之后我没牌了,那你就赢了,到时再谈判。但中国为什么不行,中国说我还有一张牌,我找人,在这个情况下,律师的作用就不大了,如果把律师的陪审制做实了,很多事就不需要到法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UN05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