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

老区不脱贫 扶贫不脱钩 国土资源部定点扶贫赣南25年

2012年01月17日17:59
来源:中国江西网
 

  1月11日,上犹县社溪镇乌溪村国土资源希望小学内,孩子们正在设施优良的篮球场上打篮球。2007年,乌溪国土资源希望小学的建成,结束了该村学生趟着石头过河、踩着泥巴路上学的历史。 张全恺 记者郭芷汇 摄

  四、输血更造血,扶贫先扶根,授之以渔专注可持续

  国土资源部围绕农民增收,探索发展农业产业、科技培训、捐资助学等多种扶贫途径和模式,从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为根本出发点,解决贫困农民的“穷根”问题。

  宝石是迷人的,绿色宝石尤其光彩夺目。如今你来到赣南,绿意随处可见,掬起一把红土,就能闻到果香。一枝枝俊俏的果树、一座座丰收的果园,如同一颗颗镌刻在赣南大地的绿色宝石,叙说着国土资源部农业产业扶贫的业绩。

  兴国县龙口乡塘背小流域乌石岭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1996年4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冒雨来到乌石岭考察。1986年,他也来过乌石岭,当时那里水土流失严重,曾被戏称为“山上一只老鼠走过,山下都看得清楚”。这回,他点名故地重游,要看看自己十年前去过的地方有没有新变化。

  车到山前,雨也停了。车门一开,吴官正便径直上山。行走间,野兔粪不时出现在脚下。突然吴官正眼睛一亮,发现草丛中,长出簇簇新鲜蘑菇,他兴致勃勃地弯下身去,一路上采摘起地上的蘑菇。当天晚上,兴国宾馆的餐桌上多了一道“山珍”——乌石岭上采来的鲜蘑菇。吴官正高兴地说:“记得十年前到龙口,山上栽的树才几公分高,看到的山都是‘癞痢头’。这几年,你们的山地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片一片的果树都长起来了。”

  乌石岭的鲜蘑菇,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是大山的恩典,自然的回报。赣南的青山可以作证,国土资源部几代扶贫人,与赣南人民一道,用心血哺育满山绿树,用汗水浇灌遍地果香。这里不再是贫瘠的土地,而是浓郁飘逸的橙香,田田翠绿的烟叶,亭亭玉立的莲花……特色农业产业生机勃发。当年的赣州“红色革命”求解放,今天的赣州“绿色崛起”奔小康!

  之所以把扶贫工作建立在稳定的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国土资源部有着深远的考虑。赣州的绝对贫困人口几乎全部在农村,仰赖土地为生、资源禀赋极其有限的农村人口要脱贫,必须让田土增收入,向山水要希望。赣州山地多,生态环境好,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种、养项目大有可为。

  在这样的扶贫思路下,国土资源部帮助赣州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搞“一村一品”农业规模生产,让致富的希望在千家万户生根、开花、结果。25年来,国土资源部共在赣南实施科技示范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46个,帮助全市扶贫重点村发展各类种植业面积10万余亩。如今,赣州脐橙、蔬菜、油茶、生猪、毛竹、花卉等六大扶贫和移民重点产业已具规模。一大批会经营的新农民放下锄头变身“小老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喜尝创富“甜头”。

  贫困乡、贫困村普遍缺技术、缺人才,这是赣南老区处于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使农民脱贫,除了扶资金,还要扶智力,增强农民的“造血”功能。国土资源部把农业产业扶贫的落脚点放在科技培训和推广上,为农民脱贫致富、农业丰产丰收广洒甘霖。25年来,国土资源部实施人才培训、教育扶贫项目146个,举办培训班373期,聘请专家学者送教下乡70场次,累计培训5.1万人次。

  播撒科技的种子,让一直信奉“种植靠古训,养殖靠感觉,发财靠运道”老皇历的农民兄弟,开始深刻认识到科技才是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他们纷纷投身到学科技、用科技、推广科技的热潮中,农业生产技能、专业技术知识、整体素质都有明显提高,广袤的田野遍开致富的“金花”。兴国县埠头乡垓上村村民杨学鹏在扶贫干部的关心支持下,踊跃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养殖生猪12头,发展了山花梨、甜橙等50亩果业,迅速成为农村致富能人,年收入十余万元。如今,杨学鹏家盖起了3层小洋房,家里也购置了小汽车,生活也如同果园中的甜橙一般硕果累累。

  治穷要治根,帮困先育人。贫困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科技知识和新生事物反应慢。国土资源部在赣南实施了一系列的希望工程建设、危房校舍改造、组织机关公务员下乡支教、1+1结对助学等科教扶贫措施,目的就是以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为根本出发点,解决贫困农民的“穷根”问题。

  会昌县小密乡杉背国土资源希望小学原先办学条件极其落后,仅有3间土木结构的平房教室,教师的办公室还兼做宿舍,校园内地面高低不平,满地黄泥。通过国土资源部的帮扶和援助,如今这所小学的硬件条件在赣南的村级小学中算是最好的,教师队伍得到稳定,教学质量上了一个大台阶,小学毕业生升学考试,连年进入全县先进行列。

  25年来,国土资源部在赣南援建、联建了10所国土希望小学,改造了25所贫困乡村小学的危房校舍,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让近1万名农村学生告别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国土资源部主动与清华大学联系,为赣县、兴国两县建立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在以送课下乡、经验交流、师资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赣南老区扶贫助学活动”和“扶贫助教、结对帮扶”活动中,资助会昌县和兴国县的114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共40万元。

  一笔笔资金,一次次感动,成就了赣州贫困学子的梦想。为了更好地了解、帮扶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国土资源部还派出部机关12名公务员到赣南3所贫困中小学支教一年。他们克服了远离亲人、远离繁华都市的种种困难,将真诚和爱心奉献给乡村教育,送给孩子们来自遥远地方的人们的关爱。中国地质大学教师赵延艳,1997年8月至1998年6月曾在于都县小溪乡小溪初中支教,她对这段支教经历至今难以忘怀:“在一个小村落呆上一整年,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我们做得很有限,只是尽力做了自己能做的一份事,出了一份力而已。”

  “给我雨露,报以江河”。国土资源部对赣南老区25年不变的关怀和厚爱,激励着老区人民奋发图强,再鼓实劲,以新思路、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的精神风貌,写就老区更加灿烂的发展篇章。

  这,就是国土资源部和老区人民之间心与心的承诺。

[上一页] [1] [2] [3] [4] [5]
(责任编辑:杜伟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