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视频

导读:“十面霾伏”,何时才是尽头?持续7日的北方雾霾终于走了,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但仍不免惶惶然:雾消霾散之后,治霾的紧迫感会不会随之也“松一口气”,下一次是否会出现类似的、甚至更为严重的雾霾?
        雾霾面前,谁都没有特权,谁也无法独善其身,没有什么比呼吸更重要的了。

习近平:治雾霾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

春夜喜雨:[霾贪七日人受害 清风终来还青天 昨日上演最后疯狂]

与霾共处:[中国雾霾达世卫建议水平11倍][北京近4成车主少开车]

北京:[北大校园“先贤”雕塑被戴口罩] [故宫游客立减七成]

各地:[石家庄市民因大气污染状告环保局] [邯郸学生改室内做操]

对比:[英国空气污染每年罚3亿欧][英媒:中国污染减慢全球变暖]

评论:雾霾走了,治霾的紧迫感不能走

  生活在雾霾里的日子,每个人心中都紧绷着一根弦:“十面霾伏”,何时才是尽头?现在,雾霾终于走了,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但仍不免惶惶然:雾消霾散之后,治霾的紧迫感会不会随之也“松一口气”?[详细]

更多 >>霾如何治?

更多 >>各方评说

策划

雾霾天里,我们吸自己的毒
每个人既是PM2.5的受害者,也是PM2.5的制造者。[详细]

图解

五维空间,哪里最安全?
想在这座因雾霾而“沦陷的”城市中找一处可以喘息的空间。[详细]

互动

说霾

直播:雾霾中的急诊室

八问雾霾

治霾: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从雾霾罚单到免职开除 治霾措施多效果差

  雾霾治理好比洋葱,剥开一层仿佛是环保问题,再剥开一层发现是个政府统筹治理问题,继续剥开一层又发现本质是个经济结构问题,倘若不断剥下去,还会发现有财政问题、利益博弈问题……所以说,雾霾治理需要勇气、智慧和资金。可是,持久战下,必然出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局面。[详细]

“尴尬”的应急措施

  当雾霾袭来时,为什么孩子还在上课?当PM2.5爆表时,为什么企业却置之度外?面对民间的质疑,官方解释是,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
  近日,环保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北京、上海、江苏等地也出台或制订空气污染应急预案。《福建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已上报福建省政府。辽宁的省级及各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也已编制完成。
  然而,各地的应急措施在操作过程中却存在诸多“尴尬”。记者在雾霾天采访时了解到,对于“提醒性、建议性”的“蓝色预警”应急措施,很多人既不了解其具体内容,也无法真正按照建议“减少户外活动”。上海市尽管已发布《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重污染应急方案(暂行)》,但关于雾霾严重时,学校是否需要停课,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
  面对重度雾霾突袭,不少城市甚至还没有相关应急预案。一些已制订预案的城市也并未及时启动,造成有预案不“应急”、有应急无“预案”的尴尬局面。[详细]

艰难的“治本”之道

  面对反复来袭的雾霾污染,“应急固然必要,治本更为迫切”已越来越成为共识。但环保专家认为,我国雾霾成因复杂,治理周期较长,尽管采取了系列措施,很多地区短期内都难见到明显效果。目前不少地方根本没有负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不少地方是内部挪用编制。江苏省环保系统的一位专家表示,治污、治霾总体来说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各地的应对和治理能力与形势要求不匹配,导致“只能抓重点,从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到大气污染,哪个有事抓哪个”。[详细]

漫长的“突围”之路

  在危机防范体系中,长期存在这样一种误区:有伤亡的就是大事,不直接致命的就是小事。按照这种逻辑,即使雾霾影响很广、危害很大,因为短期内不会带来致命后果,自然很难被看作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上海市环保局污防处副处长周军说,要彻底解决雾霾污染的困扰,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不仅产业结构要调整,布局也要重新科学规划。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区域联防联控。这就需要国家层面进行制度规划,协调统筹,建立起大范围的区域防治网。[详细]

脱敏:不因常见而熟视无睹,不因吐槽无力而失去表达

█ 雾霾是一场全民公共卫生危机

  更多的情况下,雾霾危害表现得不会像伦敦、洛杉矶事件中那样直接,也不会像台风、暴雨那么剧烈,更多地表现为潜移默化的、长期积累的影响,很难刺痛公众最深处的敏感神经。与处置公共危机事件的要求相比,公众应该尽快跨越对雾霾危害的麻木期和迟钝期,绷紧防范污染的神经,提升维护健康的意识。

坐等“冷空气”,莫从偶然变成规律

  第一次碰到雾霾,大家集体恐慌、愤怒、媒体呼吁,第二次碰到雾霾,一部分继续敏感和排斥着,另一部分人可能就得过且过了;第三次碰到雾霾,不少人开始知其不可胜而淡然处之……不断地碰到时,大部分人已经见怪不怪、眉头一皱了之,甚至连吐槽的兴趣都消失了,于是痛感和愤怒,渐渐被麻木和无视所代替。面对不断出现的雾霾,作为媒体似乎也觉得这不再是什么新闻。治霾可以持久,社会良心不能麻木。即使我们已经与雾霾第一百次、第N次相逢,也应当始终保持痛感和敏感。[详细]

█ 无知者无畏?公众“习以为常”背后是无奈

  看看我们的身边,看看媒体的报道,“雾霾未扰游人兴,佩戴口罩者寥寥”;不少市民也照常户外跑步、踢毽子、跳舞健身,安之若素;而“冒着生命危险来比赛”的中网选手,更是为面对雾霾的“大无畏”提供了榜样。很多时候,公众已经习惯听到各种口号,却看不到身边切实的变化,忍着忍着也就默然了。这习以为常的背后是无奈,更是对政府相关部门不作为的一种绝望。

沦陷:我们无处躲藏的城市

代价:中国每1分钟就有1人死于肺癌

探究:谁制造了十面“霾”伏?

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

每每遇到大雾天,我们都倾向于把责任推向政府,抱怨政府治理措施不到位。但实际上,雾与霾不同,雾由水汽组成,霾则由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一般呈灰色或黄色,是污染源排放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构成“霾”主要成分的PM2.5其实就来自我们的生活,你开的车,为了你家温暖而烧的煤等等。

PM2.5可轻松进入肺泡,诱发疾病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住在城市里的人就相当于吸尘器,每天要过滤过滤15立方米的空气。深吸一口气。虽然空气看起来很干净,但几乎可以确定你已经吸入了成千上万个PM2.5颗粒。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诱发疾病。[详细]

每年死在PM2.5“手”中的人是交通事故数倍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北京、上海两地因PM2.5污染致死的人数分别为2349人和2980人,而当地当年因交通意外死亡人数分别为974人和 1009人。 研究报告指出,若四城市PM2.5浓度无改善,在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PM2.5污染分别造成早死人数会达到2589、3317、1926、739人,共计8572人。[详细]

他山之石:伦敦如何告别“雾都”?

憋死人的雾霾 气死人的政府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工业革命让英国异军突起。正是那场工业革命引发煤炭的疯狂开采与使用,成为百余年后制造“伦敦大烟雾”的罪魁祸首。从19世纪末期伦敦出现雾霾天气后,英政府在这100多年间对环境治理却基本无所作为,最终酿成悲剧。[详细]

大量民众死亡后 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果断措施

    伦敦的雾霾基本都发生在冬天,主要因为冬天取暖烧煤。燃煤质量差是主要原因,当时伦敦居民烧的都是劣质煤,类似我们所说的烟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硫化物,而硫化物正是空气污染的主要颗粒。

    由于1952年的伦敦灾难带来严重后果,英国首次推出严厉措施控制污染。1954年,伦敦通过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获得通过,成为全国通行法律。这些法令禁止使用多种烟雾排放燃料,提高工业烟囱的最低限高,并将发电站搬出城市。在这项净化空气法案里,明确禁止任何黑烟的排放(比如烟煤燃烧产生的黑烟),并明令在市区的居民和工厂必须使用无烟燃料(比如液化气)。[详细]

如今的伦敦就像一个大花园

    今天的伦敦早已不是当年烟雾蒙蒙的样子,如今的伦敦,一年到头见得到雾的日子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而且是水蒸气凝聚形成的“雾”,而不是主要成分为污染颗粒物的“霾”。这座流动人口超过一千万的世界金融名城,在严格的环保法案和强大的环保意识下,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大幅改善。[详细]

我来说两句

更多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