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图片 | 航天城探秘 | 载人航天进程 | 酒泉风光
|飞船系统专家王南华 |航天专家吴川生 | 航天专家周晓飞 | 航天专家陈政、娄路亮 | 总指挥尚志 | 航天专家庞之浩
飞船组装游戏 | 太空观测 | 月球探测| 我的太空大头贴
神七备战 | 三马飞天 | 漫步太空 | 三国演义 | 天上“耍宝” | 回到地球 | 神秘伴星 |女航天员猜想| 神七精英人物
神舟7号 | 嫦娥探月
飞天历史 | 空间站展望 | 奔向月球
网友看神七 | 神七搭载物猜想 | 空间站涂鸦 | 为神舟拍照| 网友探秘| 神七飞天前传| 征集神七动漫
①宇宙在等待|②壮美的腾飞|③没有街道的漫步|④太空魔术师|⑤呼唤地球|⑥归乡|⑦仰望蓝色星空
上述远景并非笔者的痴人说梦,而是作为白纸黑字写在政府政策性文件的2006年版《中国航天白皮书》中。同时写入白皮书的还有探月工程。就在去年底,“嫦娥1号”绕月卫星作为中国第一个飞出地球轨道的应用卫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跨出了探月工程的第一步。有了“绕月”的探查结果和技术经验,第二步就是把无人探测器“落”到月球表面,用月球车展开自动探查。探月第三步就是发射往返飞行器,从月球表面带岩石、土壤等样本回到地球。 可以想象,那时的月球将像地理大发现时期的新大陆一样热闹非凡……[全文] [我来说两句]
当我们迎来太空行走时代,认识到已经很高程度地进入了现代理性的时代,我们必须防止一切不合实际的盲目自大、坐井观天,在太空行走时代,更多地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
中国的外交理念是支持多边主义,塑造多极世界。把这个理念投射于太空,就是打破美、俄两家垄断的载人航天技术,使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国家有机会进入太空,分享人类科技的成果。避免“殖民地历史”的悲剧在太空重演……
当翟志刚他们为中国人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的时候,冷静的决策者和国人必须开始考虑诸如航天立法等中长期的打算。如此,才能真正将“探索科学未知”这一崇高而伟大的目标融入航天体制的现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