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2011年伊始,又有新闻让网民不淡定了:10年12月29日《河南日报》公告中,逯军被任命为河南煤炭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法定代表人。有人猜测这就是那个“替谁说话”郑州市规划局原副局长,即便官方澄清不是同一个人也难消质疑。虽然叫逯军的不止一个,可我们已习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质疑归质疑,事实还要靠证据说话。

转发至: 搜狐微博 白社会 人人 开心网 豆瓣

法律上取消“有罪推断”,现实中仍大量存在
我们习惯以“合理”的假设推出“合理”的结论
质疑精神是好事,但“有罪推断”合理不合法
“有罪推断”不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法治社会,靠证据说话才是最有力的维权工具
不仅避免误伤无辜者的利益,也可以保护自己

 

 法律上取消“有罪推断”,现实中仍大量存在

——我们习惯以“合理”的假设推出“合理”的结论

★ 我们就爱这么假设:“彩票就是暗箱操作”于是认定——“3.6亿福彩大奖有猫腻”

   现实是:人家领奖又捐钱,只剩下唏嘘。2009年末,一名神秘的安阳男子中得88注头奖,奖金高达3.599亿,曾引发社会广泛质疑。诸多质疑并非伴随3.59亿大奖诞生新生。多年来,虽然不少发行单位力图通过各类活动和制度打造诚信品牌,但公众可见到的彩票信息却仍是少之又少,人们循着之前“彩世塔案”、“宝马案”、“深圳案”的踪迹,质问着中奖的真实度。但一轮轮口水过后再无回声,2009年10月27日,“安先生”悄然兑奖离去,留下7000多万税金和1000万善款。[详细]

★ 我们就爱这么假设:“哪有纯洁的男女关系”于是认定——“宋大胡子肯定是强奸”

  现实是:证据链上缺少至关重要的一环。宋山木的辩护律师质疑法院判决:刘某指控宋山木“打电话给小三”、“拍裸照”等情节均无法得到证实,这在证据链上缺少了至关重要的一环,法院仅凭刘某等人的言辞证据就对宋山木做了有罪推定,无端加重了宋山木的责任。法律既然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和“疑罪从无原则”,就应当重证据而不是仅凭推断来判决。宋山木则表示,“男女双方发生性关系,只要事后女方不高兴,说强奸,那男人就被判刑,这是践踏法律。”[详细]

★ 我们就爱这么假设:“律师不办事肯定有诈”于是认定——“律师诈骗受害者40万”

   现实是:当初收钱传千里,事后退钱无人知。因代理浙江乐清市寨桥村拆迁案件、收取村委会40万律师费,北京一名律师日前遭网友质疑“骗钱”。网友称40万律师费过高,时任村委会主任钱云会为付款曾卖掉村里宅基地,直言律师收钱不办事,并且将其名片和录音公布。对此,当事律师朱显理称代理已解除并退还部分费用,对卖地一事并不知情,并且把汇钱单子张贴在网上,因为“网络的舆论让人喘不过气来。不解释会被网络碾死。”[详细]

★ 我们就爱这么假设:“官员问责都是骗人”于是认定——“此逯军肯定是彼逯军”

   证据呢?逯军复出的传言不是第一次爆出,2009年底,就有多家论坛称逯军复出任该市“引才办”主任。从郑州市委组织部和人事局都否认有个“引才办”,到组织部办公室负责人打电话核实逯军仍呆在家里并没有上班,再到该负责人搬出郑州市委此前的处理意见,逯军被“停止工作,在家反省”,鉴定“网帖肯定为谣言”。在这样几乎无可辩驳的证据面前,恐怕没有几个人还会“莫须有”地相信传言。[详细]
   当传言再次爆出后,中央电视台记者就此事连线当地组织部门,工作人员称,“河南煤炭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的‘逯军’确实不是局长‘逯军’。”郑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亮称逯军已于去年3月份恢复工作,还在原来的工作单位。
   其实,就是逯军真的复出,在目前的规定上也无可非议。因为无论依据《公务员处分条例》,还是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停职反省”都并不是真正严格、法定的处分种类,因而也就没有相应的受处分期限。这意味着逯军虽然“停止工作,在家反省”,但实际并没有遭遇任何实质性处分,反而能因此坐享清闲,丝毫不会影响到他的晋升职务和级别以及相应的待遇,因为按照《公务员法》和《处分条例》,只有“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才“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所以,再强烈的质疑也无法改变逯军可以“光明正大”复职的现实。[详细]
 
质疑精神是好事,但“有罪推断”合理不合法

质疑精神是好事,但“有罪推断”合理不合法

——“有罪推断”不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 网民质疑有理,因为曾经有先例

  当年的问责不力,难免贻人口实。被问责的官员一旦复出,无论职级高低、是否异地,都会引起舆论的质疑。有学者表示,“在我们现行的程序中,又有哪一个官员的任命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清清楚楚的呢?即使复出是按照程序来的,问责时的‘清清楚楚’往往和‘复出’时的稀里糊涂形成强烈反差,这种‘突然复出’的效果会引起大家的不满。而这种不满,也折射出官员管理体制本身的问题。”[详细]

★ 更要谨言慎行,避免更多的误伤

  我们曾经付出惨痛的代价:办案效率=有罪推断+刑讯逼供。这几年刑讯逼供的例子并不少见,更多的是则早期办案思维的积弊,就像农民赵作海在被无端关押了11年之久后被放出了监狱,却并不是司法部门自己纠正冤假错案而释放的。而是案件的所谓“被害人”“复活”后才被释放的。换句话说:如果此“被害人”不“复活”的话,可怜的老赵至死也不能洗请罪名了,其家属也将永远背负着“杀人犯”亲属的恶名。[详细]

法治社会,靠证据说话才是最有力的维权工具

法治社会,靠证据说话才是最有力的维权工具

——不仅避免误伤无辜者的利益,也可以保护自己

★ 没证据不要乱说话,说错话也要负责任

一条“不知道来源的短信”,橘农多少辛酸泪

   2008年10月20日前后,一条关于四川广元柑橘大实蝇的短信传开后,湖北橘农和柑橘产业受了伤:产地销售基本停止,价格急跌,预计给橘农造成15亿损失。一些经销商经历了一夜之间过山车一样的价格大跌,一批货运到外地后损失几万元。事后,四川省农业厅召开发布会,公布柑橘疫情扑灭情况,并对柑橘大实蝇的危害作了正确说明,专家也多次公开解释橘大实蝇对人体无害。但柑橘销量已遭重挫,谁来弥补橘农损失?[详细]

“闫德利”事件定罪三年,受害人一生难释怀

    2009年10月12日,一条内容为“河北荣城‘艾滋病女’闫德利与279名‘嫖客’发生关系”的帖子在互联网上被广泛转载。 “自称”闫德利的博客还公布了200多个所谓“性接触者”手机号码。随之曝光的,还有大量“艳照”。一名普通不过的30岁女性成了谣言的受害人。事后闫德利前男友杨某因诽谤罪获刑三年。而事件的受害者闫德利却无法面对未来,“我因为害怕所以我不敢去面对,我也不敢想这个事。我自己问我自己以后怎么办?”[详细]

★ “不冤枉一个好人”和“不放过一个坏人”同样重要

   在中国多年的司法实践里,一直存在着“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定势思维,也潜移默化到社会领域,不少人喜欢“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有罪推定”,或因歧视所致,或因正义心态使然。在某种意义上,实现实体的正义往往压住了追求程序公正的呼声,几乎与辛普森案同时发生的湖北“佘祥林案”的审判程序与判决结果足可以说明在我国,要真正贯彻落实程序公正、证据为王、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详细]

   作为公民,我们能做的不只是面对不公时“恶意揣测”和大声质疑,更多地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用证据说话,这样不仅能避免误伤无辜者的利益,也可以有力地保护自己,免于被随意定为“诽谤罪”的恐惧。[详细]



  更多>>
2011.1.7 2011.1.6 2011.1.5 2011.1.4 2010.12.31
1:20000难改群体命运 第三方审计形同虚设 为何一到年关就恐惧? 中国人的“年终关怀” 学校,你凭什么停掉我的课
2010.12.30 2010.12.29 2010.12.28 2010.12.27 2010.12.24
苹果都四代了,小小字典尚能读否? 海南退税政策为何难惠国人 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可谁在乎呢? 洋葱虽小,也让印度政府如临大敌 找回“雄性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