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曾经得到毛泽东称赞 解放前:秧歌得到毛泽东称赞,从延安流行开去
秧歌源于插秧耕地的劳动生活,流行我国北方汉族地区。扭秧歌的人数不限,少则一人,多则二三百,甚至数千人。通常以锣鼓、陕北唢呐、加入打击乐吹奏乐伴奏。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闹得热火朝天。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在如火如茶的反“围剿”斗争和“扩大红军”运动中,陕北秧歌开始为政治斗争、武装斗争和社会活动发挥作用。延安新秧歌运动像一团不息的火种燃遍了边区各地及抗日根据地。随着共产党的政治力量之扩大哪座城市、乡镇被解放,哪里就会出现秧歌和腰鼓。 甚至解放军也是扭着秧歌打着腰鼓进北京的。新秧歌成了那个时代革命军人的身体语言,也成了参加或支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民众的身体语言……[详细]
文革期间:忠字舞到处可见,学生跳完才上课
1966年,中国进入了“文革”,传统的艺术形式被禁绝,取而代之的是“忠字舞”。 它源自内蒙古的“安代舞”。跳的时候,舞者要手牵红色绸巾,唱着“敬爱的……”之类的颂歌,边唱边舞。那个愚昧和荒谬的时代,每天早晨,随处可见跳“忠字舞”的人群。学生们到校上课,也首先要跳上一段“忠字舞”,才能开始一天的课程。1976年、1980年代后被批评为林彪搞偶像崇拜和造神运动的形式主义,荒诞愚昧……[详细]
迪斯科一度被视为洪水猛兽 改革开放后:迪斯科一度被视为洪水猛兽,但受到年轻人喜爱
上世纪80年代,国门初开,正赶上国际间迪斯科音乐风潮的尾巴,这种充分张扬年轻人自我、解放身体的音乐形式立刻成为了年轻人的时髦之选。欧阳菲菲、张蔷等歌手的磁带卖遍大江南北,《阿里巴巴》等迪斯科歌曲的旋律也街知巷闻。对于当时的中国青年来说,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这种节奏刺激的音乐形式,更来自于居然可以随意发挥的舞蹈形式和年轻人拥有一套神秘共同语言的聚会形式。在那个年代,迪斯科当之无愧是当时最受到严密监视的公共娱乐活动之一,曾有一段时间,国内是严禁跳迪斯科的,一些新潮的年轻人不得不偷偷地举办迪斯科party……[详细]
八九十年代:交谊舞不被专业人士认可,却成为大众最爱之一
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中国又开始有了一些交谊舞,但随着“文革”的开始,交谊舞被划为“封、资、修”的东西,刚刚开始的交谊舞萌芽就被扼杀了。总之是,至今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们对交谊舞都是不屑一顾的。种种原因造成了交谊舞在中国的异化,以至于社会上有这种说法,认为交谊舞不是什么“好事”。
1979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突然播放了共青团中央出演的一个舞蹈节目,跳的是交谊舞“快三步”。这个节目,在中国老百姓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各地的好舞者纷纷效仿之,交谊舞在各地悄然兴起。不过,也忙坏了各地的公安局,到处查封舞会,没收录音机。有些单位领导甚至处罚跳舞的员工,加工资都受到威胁。一种人类最高雅的文化活动,在中国几乎再一次被莫名其妙的绞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