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月南京发生31起霸机事件,根源在于航空公司不愿公开航班延误赔偿标准。客期待延误补偿“裁判员”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南京地区延误航班服务保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1~8月份,禄口国际机场共发生31起因航班延误导致旅客霸机索赔事件,其中7月份就发生13起。
民航总局今年6月份就出台了《有关国内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给予旅客补偿的指导意见》,但至今只有深圳航空公司对外公布了赔偿细则。其他大航空公司不愿自戴“紧箍咒”,使得延误航班赔偿标准不透明。而旅客为了争取更多的经济补偿,采取霸机、罢乘、冲击安检区等过激行为时有发生。
航班延误赔偿标准不透明
“不给一个说法,我们坚决不下飞机!”8月6日中午,东航MU5170北京飞往南京的班机抵达禄口机场时,100多名乘客集体拒绝下机。原因是飞机因机械故障晚点一整夜,当乘客们讨说法时,一名工作人员竟然称“糊糊他们就可以了”。
民航总局的通知出台3个月了,目前除深圳航空公司之外,其他航空公司都未出台航班延误补偿标准。而航班延误时,旅客大都以深航的补偿办法作为准则索赔,但其他航空公司却不愿接受,这成了占机索赔的“导火线”。东航江苏公司有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时,他们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旅客赔偿,至于赔偿标准则不便公开化。他认为即使公布了赔偿标准,也有旅客不满意,想索赔得更多。
航空公司不愿自戴紧箍咒
民航总局在航班延误赔偿指导意见中指出,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应对乘客进行经济补偿,具体补偿方式由航空公司自行制定。问题正出在这“自行制定”上。江苏民航业一人士坦言:现在民航总局都没强制要求航空公司出台具体赔偿办法,航空公司又何必自戴“紧箍咒”呢?国航、南航、东航曾有意出台航班延误补偿办法,但最终“流产”。国航南京营业部的态度是,在航班延误问题上,赔不赔、赔多少是企业自己的事。上航南京营业部称,公司一直都有补偿办法,只是对现金赔偿方式没作具体规定,补不补偿是企业行为,不应被强制执行。
乘客期盼延误补偿裁判员
航班延误后,令乘客最不满的是不能及时了解延误原因。机场广播里一般不会解释,乘客被航空公司晾在一边的事也经常发生。乘客周先生说,即使有了航班延误补偿办法,真正执行还是有困难。延误原因,旅客怎么判定?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裁判”,航班延误补偿问题谁来主持公道,一个没有仲裁者的补偿方案对乘客意味着什么?南京当代国安律师事务所钱律师认为,民航总局出台的指导意见,不属于法律上的强制性规范,缺乏操作性。
民航局支持乘客合法维权
针对7月份全国各地发生的延误航班频繁、旅客霸机索赔事件,民航总局日前发出《关于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航班正常运行的通知》,要求机场公安部门及时出警、控制局面,立足于疏导、化解矛盾,维护旅客合法利益。各航空公司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航班延误。一旦发生航班延误,要及时做好旅客疏导工作和服务保障,相关机场也要配合航空公司做好航班动态、航班信息广播等相关服务。禄口机场安委办的负责人还说,在近期发生的旅客霸机事件中,还有旅客不管何种原因、达不达到赔偿标准等,只要航班延误就要求索赔,很不理性。还有即使给予补偿,也不应在机场现场进行赔偿,而应在事后进行。快报记者 肖玉荣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