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播报:甘肃省岷县小寨乡(现改为中寨镇小寨办事处)是全国有名的“乞丐乡”,而这里的两个典型“乞丐村”就是小寨村和虎龙村,两村十有八九的人都有过外出乞讨的经历。许多人因乞讨而致富,有人乞讨四年,盖起了豪华的新房。(《华商报》7月29日)
甲方
乞讨缘自对现实的无力
■郭之纯(河北·公务员)
要说做乞丐真正的最大“诱惑”所在,我认为其实只是“撑下去”的需要———他们只想活下去。虽然,他们内心未必愿意接受那些“不劳而获”的嗟来之食,然而当走投无路时,他们只好放下尊严。
报道中写道:“贫穷不能完全掩盖羞耻,但当不劳而获完全成为一种自然,便无所谓头颅是否降低。”笔者认为,在这句话背后,记者仍然是缺乏必要的追问:为什么这里的人们会习惯于“头颅的降低”?为什么只是穷人甘于丢掉了羞耻之心?我不能相信,只是因为些许微利,就会使如此之多的人们付出“放弃基本尊严”这样的代价———尤其是还要带着孩子,让孩子遭受目光歧视和心灵折磨。因而,说“不劳而获”是“最大的诱惑”,实是缺乏思考、不负责任的乱下断语,即便不是歧视,也庶几近之。
在我看来,他们之所以对卑下的乞讨生活如此习惯,实是缘自对现实的无力———穷山恶水,几亩薄地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也没有其他来钱的途径,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仅没有从其他途径追求发展的资本,甚至也可能已经失去了挣扎一通的勇气。或者,这才是他们对乞讨如此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乙方
“乞丐村”与“乞讨文化”
■李先梓(山东·教师)
如此大规模地乞讨成风,绝对不是一个单单物质上的贫困就能说得过去的,在“乞丐村”繁盛的表象背后,已经形成了一种由不劳而获意识为其精神内核的“乞讨文化”,而村民们对这种“乞讨文化”的认同,则反过来刺激了“乞丐村”的繁盛。人的本性是好逸恶劳的,尤其是当劳动的成本与收益的比例小于乞讨与收益的比例时,人们对于这种不劳而获的追求就会剧烈地膨胀起来,尽管没有一个乞讨者愿意承认,但不劳而获的确是乞丐这一“职业”最大的诱惑。“乞讨文化”的另一方面就是“精神贫困”。物质的贫困永远不能完全掩盖羞耻,而精神的贫困则会使羞耻感完全泯灭。这些因乞讨致富的村民们,不是想着如何改变使他们走上乞讨之路的现状,因为在“乞讨文化”当中,除了好逸恶劳的精神内核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思想意识可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比物质贫困还可怕的精神贫困,使他们将尊严感和耻辱感完全扔向了一边。
要想拆解“乞讨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其中注入新鲜的精神营养,而这种精神营养除了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变化之外,必须要和“乞讨文化”的精神内涵相左才是,从这点上来看,传统的遣送制度乃至目前的救助制度尚不能动摇其根本。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乞丐村”,共找到1,09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