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营企业家现状堪忧
这起震惊中外的案件自打发生那天起,就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法律部门与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它之所以引起关注,无非是我们的民营企业,日益成为国家经济的顶梁柱,我们的民营企业家日益代表中国形象走向世界。而现实中却有一些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行为使人们无法理解,甚至有些担心。于是,我们的专家学者们,不得不就一些民营企业家荒唐、且无法理解的犯法现象,挖根刨底地进行深刻的反思。
二十多年来伴随着民营经济在中国的地位从“资本主义的尾巴”到“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从“异类”到“边缘”再到“主流”,这“鲤鱼跃龙门”般“三级跳”的过程。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们,也当仁不让地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些从量到质的变化,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具有巨大而深刻的历史背景。
他们不言而喻地从二十多年前的经济生活“敲边鼓”的角色,逐步融入了社会主流。也许有些人跟不上时代发展太快的脚步,也许有些人对于角色变化尚缺乏自觉性。“固守正道,心态优良,勤奋学习,坚持特色”这十六个字,对于已经开始步入社会主流的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无疑,这些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家们犯罪,使我们无法回避一个尴尬的现实:一方面,这些中国民营企业家有知识,有技术,曾创造了令人震惊的辉煌;可另一方面,从这些人身上,不难发现他们缺少人文素养,道德观念与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
“在‘术’的层面很强,在‘道’的层面很弱,这就是中国企业家阶层的现状。”一位经济专家曾直言不讳地发出论断。
这里讲的“道”既是道路的道,也是道理的道,从根本上说则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每个企业在每日每时都面临着选择。走险路可出奇制胜,抄近路可事半功倍,但走错路则前功尽弃,一失足成千古恨事。袁宝璟被誉为“经济奇才”,号称有财产30亿元,为了经济纠纷竟买凶杀人。看似“一念之差”,实质上反映了为人做事之道。从商之道与为人之道是相通的,它不是什么“玄机”,而是与生俱来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工商联的老生常谈“爱国、敬业、守法”。
聪明的企业家会随着财富的增加,注意与其他利益群体的良性沟通和互动,从行业发展、生态环境、公众利益和社会进步的角度出发,让企业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自身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守市场法则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大商谋道,小商求利;得道者道与利兼得,失道者道与利俱失”。
固守正道使企业走正,心态优良使企业走稳,勤奋学习使企业走长,坚持特色使企业走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太多的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与从商之道多有相通之处,真心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在自己的经商实践中,将其发扬光大为有民营经济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丰富中国特色的商业文明。只有到了那时,我们民族的企业家们,才能真正称为龙腾虎跃,真正地挺起民族的脊梁。(完)
原文刊于《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5年第4期。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