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瞭望》文章:北京,宣南的消逝

明清时人们街头摆棋布阵的场景雕塑 图片来源:中国广播网
明清时人们街头摆棋布阵的场景雕塑 图片来源:中国广播网

  《瞭望》文章:北京,宣南的消逝

  在中国的文化版图中,宣南是绕不过去的存在。

  那里见证了北京城的源远流长,成就了清代士文化的盛极一时。

  在过去的3000多年里,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那一带发生。其间风云变幻,诚如《桃花扇》所记:“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些年来,北京市宣武区在文物保护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全区文保单位的修缮率达到了52.5%。

  2003~2006年,宣武区完成了先农坛、报国寺、中山会馆、正乙祠等6处文保单位的周边环境整治,拆迁单位18个,腾退、搬迁居民1935户。

  整修后的湖广会馆,每晚文戏一台、武戏一台,既保护了文物又创造了效益,成为一处典范。

  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长椿寺,随着447户居民、7家单位的搬迁,恢复了故有风貌。

  可是,我们仍会把最为热切的目光,投向宣南最后的砖瓦。

  因为,那里有着剪不断的乡愁。□本期封面照片:被计划迁建的米市胡同115号关帝庙(潘祖荫祠)院内。王军摄

  《瞭望》文章:宣南士乡之殇

  “我不是为了自己的家,你给足我钱,我走都行,可宣南文化拆没了就太可惜了!”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军

  11月20日上午,北京市宣武区菜市口胡同84号,三位民工爬上了潮州会馆前院的东厢房和倒座房,用铁镐用力向下砸去。

  “太可惜了”,一位尚未迁出此院的老人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叹道,“这么好的房子为什么要拆呢?”

  潮州会馆现存建筑为清代中后期建造,至今仍保存着两组三进院落,正房面阔五间,宏敞高大,旧式木质屏门、棂条花格清晰可见。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时候,这个房子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质量多好啊。”那位老人说,“当年潮州进京赶考的举子就住在这里,他们当中还出了不少进士呢,听说还有一对是父子进士。”

  一番锹飞镐舞之后,前院那几间房子徒余残垣断壁。会馆东侧,瓦砾堆成了小山,几位包工头模样的人站在“山头”警惕着周围的情况,上前将记者劝出现场。

  潮州会馆一带的老城区,在近期相继启动的房地产开发中,正在变为废墟。那里是中国古代士文化的最后结晶——宣南文化的核心区域。

  清朝在北京实行“旗民分城居住”。八旗据内城,汉人居外城。在北京宣武门以南的外城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汉族朝官、京官及士子为主要居民的地域,人们称之为宣南。

  北京旧时会馆原有四百多座,绝大多数集中在宣南地区。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的4200多位清代士人,多在会馆住过;进京赶考的学子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客居会馆之中;政治家、学者、诗人在这里彼此往来,形成了清代引领学风、主导潮流、开近代改革之先河的宣南文化。

  西周的蓟城、唐代的幽州、辽代的南京、金代的中都,也在宣南一带。“宣南地区文化历史积淀非常深厚,全国数一数二”,清史学家戴逸撰文称赞,“宣南到处是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几乎每一间房都能找到是谁住过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伟)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宣南 | 王军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