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 |
北岛 |
芒克 |
顾城 |
“崛起”力挺新派诗人“朦胧”文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学”成为社会瞩目的中心。文学期刊遍地开花,文学青年数不胜数,统一外形是腋下夹几本诗集,戴大框眼镜,眉头紧缩,一脸普希金式的忧郁,吟诵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文成为高考第一专业,很多运气不好的孩子绝望地被调剂到金融或法律。而一代新的诗歌流派“朦胧诗”也应运而生。
“朦胧诗”正传·楔子
大时代呼唤文学小女子痴情作诗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舒婷《致橡树》
舒婷
人物:舒婷
部族:工人群中被嘲笑者
痴迷:带着满手水泡,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写诗
福建有位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子,不算漂亮,苍白、消瘦、不会使用任何化妆品,戴着瓶底一样的近视眼镜,严重失眠,每天除了读书就是读书。
她从铸石厂转过来时,近乎是被原单位辞退的,她那千度近视不是把模板打翻,就是让石浆横流。从铸石厂开始,水泥预制品厂、漂染厂、织布厂,直到现在的灯泡厂,她一贯神情恍惚,滚烫的锡汁经常淌到指间,燎起大大小小的水泡。
这个姑娘在写诗,这是她真实的理由。机床“嗡嗡”作响的车间里,她沉浸在无边的灵感中,周围是对她感到崩溃的同事。当时,工友们尽情地嘲笑这个满手水泡的文学女青年,绝不会想到自己的孩子将来必须牢牢背下这些诗句,为了高考时可能出现的填空题:“《致橡树》的作者是____?”没错,这个姑娘是舒婷。
“朦胧诗”正传·第一回
北岛告别铁匠炉芒克裸奔鹦鹉洲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北岛《一切》
人物:北岛、芒克
部族:白洋淀诗人群落
痴迷:喝着红薯酒,在芦苇荡里朗诵诗
和远在厦门的舒婷一样,多年以后屡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北岛,当时还是北京第六建筑公司的工人。从1969年到1978年,这个工作他干了10年,唯一的变化是从混凝土工人转成了铁匠。
29岁的北岛,除了写写那些不可能发表的诗歌,人生似乎看不到什么希望。与此同时,随着政策的变动,一批批插队知青陆续返城,很多是北岛往昔的诗友。其中有一个侠气颇重的英俊青年,很讨女孩子喜欢,本名叫姜世伟,绰号猴子,笔名芒克。
尽管现在满头银发的芒克已成为京城诗歌界的元老,但在北岛的第一印象里,这个家伙显然有些疯狂:他曾经突然决定周游全国,翻过北京站的围墙爬上火车,到武汉时才发现身无分文。在武汉,芒克从上衣开始,准备一直卖到裤子,结果被目瞪口呆的人群遣送回京。
1972年,两个人由朋友介绍第一次见面时,因为互相不服气而大吵一架。不打不相识后,北岛经常去白洋淀看望芒克,几个人划着船,喝着当地非常便宜的红薯酒,朗诵着气魄非凡的诗句。
当时的白洋淀像一个大文学沙龙,聚集了一批芒克这样的人。“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后,一批北京四中、师大附中等重点中学的学生选择在此插队,寂寞的青春岁月里,大家在硬壳的日记本上写诗,挨村儿交流。这个团队日后被文学史家追封为“白洋淀诗人群落”,为即将出现的“朦胧诗”提供了大多数诗人。
“朦胧诗”正传·第二回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
纸张设备分头搞《今天》问世亮马河
人物:白洋淀诗人
部族:《今天》编辑部
痴迷:创办文学刊物
上世纪70年代末,陆续归来的白洋淀诗人们,流散到街道工厂做起了青年工人。1978年9月的一天晚上,北岛与芒克遛弯到朋友黄锐家喝酒。酒酣耳热之际,北岛突然来了一句:“咱们办个文学刊物,怎么样?”大家先是一愣,继而非常兴奋。
转过天来,几个人通知了其他朋友,多数是白洋淀归来的迷惘诗人。这帮怀才不遇的文学青年一拍即合,开始定期开会商量相关细节,比如策划刊名、征集稿件,以及找印刷设备。
芒克随口起了一个刊名——《今天》,大家觉得这名字既新鲜又有某种紧迫感,就定了下来。稿件大家手头有一些,北岛贡献了两年前写的一首《回答》,老诗人蔡其矫推荐了舒婷的《致橡树》(原来的题目是《橡树》,经过北岛改动)。
比较麻烦的反而是印刷设备,当时只有党委与工会有油印机,购买大量纸张还需要出示证明。幸好,芒克当时在造纸总厂工作,偷偷请工友们帮忙一块儿往外“顺”纸,黄锐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台很破的油印机。
万事俱备,大家躲到与三里屯使馆区遥遥相望的亮马河边的小村子里,编辑部成员陆焕兴在那儿租了间房子,房子周围都是菜地。当时编辑部能去的都去了,在陆焕兴家轮流倒班,有的刻版,有的印刷。从12月20日起,这帮青年在小屋里干了三天三夜,22日晚上终于全部完工,决定第二天贴出去。
“朦胧诗”正传·第三回
“雪地上的夜/是一只长着黑白毛色的狗”——芒克《雪地上的夜》
白水粉改单车牌诗人冒险贴刊物
芒克
人物:白洋淀诗人
部族:《今天》编辑部
痴迷:把创刊号当“大字报”贴出去
“文革”刚刚结束,有人担心凡是警察看不懂的就是“反革命”。面对印好了的刊物,谁去贴呢?问了一圈,只有北岛和芒克没什么顾虑。
1978年12月23日清晨,天蒙蒙亮。北岛、芒克以及自告奋勇的陆焕兴,用白色水粉修改好自行车号牌,带着头天晚上熬好的糨糊,和其他成员挥泪道别。
三人既紧张又从容地出发前往西单民主墙——日后芒克对当时的印象记忆犹新:“我刷糨糊,北岛贴,陆焕兴负责用扫帚刷平。”从西单开始,他们将刊物陆续张贴在文化部、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大学等文化单位。
那晚,当3个人疲惫而兴奋地去晋阳饭庄犒劳自己时,中央电台的播音员,即将向广袤的国土播发一篇历史性的文件。24日的《人民日报》,全文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978年12月22日通过)》。
中国历史发生了剧烈变动,“改革开放”的序幕即将拉开。1978年12月23日,油印的《今天》创刊号以“大字报”的方式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诗歌民间刊物。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