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建国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庆祝建国60周年最新消息

公民权利意识逐渐成熟 公权下筑起私权保护墙

  社会进步的细节回放

  河北律师乔占祥性格温和内敛,没人想到,看似憨厚的他,会成为和“铁老大”叫板的“吃螃蟹”者。

  2001年1月,乔占祥坐火车到外地办案,买到的火车票比平时涨了5元钱。车上,乘客们对春运火车票涨价议论纷纷,职业的敏感让他不由地琢磨:“铁老大”说涨价就涨价,有何法律依据?

  出差回来,乔占祥开始收集资料研究,认为春运火车票上浮未经国务院批准是违法的。

  而且,依据《价格法》,火车票价上浮应该举行价格听证会。他给铁道部传真了一份《行政复议申请书》,就春运火车票涨价提出质疑。在此之前,铁路春运票价已经涨了3年。

  乔占祥对铁道部的答复不服,遂向北京一中院提起诉讼。这场历时一年的官司,虽然乔占祥最终败诉,却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人们意识到,普通公民能够以法律为武器,向既定的不合理规则说“不”,它所维护的不仅是个人权益,还是社会公众利益。

  乔占祥案也揭开了中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序幕。2001年8月1日,《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实施,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政府部门,开始纷纷邀请百姓参与价格听证。

  为争取小区绿地、为银行少付一分钱利息、为餐车消费没有发票、为高速路不高速……越来越多普通身影的踊跃维权行为,让人们意识到,公民权利不仅写在书本上、法条里,还存在于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消费者权益维护也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公民对因精神受到损害而要求赔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0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公布实施,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精神赔偿的范围、标准,以及可诉讼主体。

  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侵权责任法草案进行审议。草案明确宣告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侵权责任法律制度,规定:故意侵害他人人格权、身份权,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诸多新类型侵权行为,诸如网络侵权、环境污染、医疗纠纷、动物伤人等,侵权责任法草案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公民权利意识推动法治进程

  自1987年起,《行政诉讼法》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起草工作。

  1990年10月1日,《行政诉讼法》正式颁布施行。之后,《行政处罚法》和《国家赔偿法》等相继颁布实施。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2004年,国务院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要用1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

  从不敢告、不会告,到民告官逐渐成为常态,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连年上升。1987年至2008年,全国法院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180多万件。行政诉讼的类型也不断拓展、延伸,从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到平等就业权保护、受教育权保护等,公民的权利意识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行政官员出庭应诉率越来越高。在江苏,各地“一把手”出庭应诉已不再是新闻,从怕当被告、怕出庭应诉、怕败诉,到官民平等对话、论事说理,行政诉讼成为促进依法行政的一个契机。

  2002年12月23日,首次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草案备受瞩目。《民法典》是通过设定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实现对公民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全方位保护。

  2007年,《物权法》问世,首次明确平等保护国家、集体、个人的物权,堪称“公民财产权利保障书”。“有恒产者有恒心”。《物权法》200多个条款,每一项都与百姓利益、公民权利息息相关。

  当年3月,被称为“最牛钉子户”的重庆人吴萍,勇敢地拿起刚刚通过的《物权法》,为自己的维权增添了一道后盾。

  从《民法通则》到《物权法》,再到《侵权责任法》,《民法典》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一部部地建立起来。一位知名民法学家表示,《民法典》的制定在国家公权下筑起了私权保护墙。

  法治进程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公民权利意识觉醒、成长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赵婷)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