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北京通报治堵方案获“总体赞成”说被指太笼统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2月22日03:55

  网传版方案

    2011年北京市新车放牌将为24万张,每月放牌2万张。其中私人购车每月摇号一次,摇中车牌一年有效,车牌不能进行交易。

    企业每两月摇号一次,企业购车号牌占当月发放数10%。

    外地客户购车需提供在京5年以上纳税证明才有资格参加摇号。

    二手车销售,原车主留用旧车牌,一年内不购车,原车牌作废。购买旧车者需先摇号取得车牌方能购买。

    2010年12月23日至31日,暂停车辆上牌,以防恐慌性购车潮。

    2010年12月24日各经销商可以在北京市商委指定的相应地点备案订单,已备案车辆不受限牌影响。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邓杭钱卫华肖岳实习记者徐冉

  征询治堵意见不能虚晃一枪

  本报特约评论员乔子鲲

  新闻稿中都会把最有价值的、有开创性的意见建议列出几个来,以此表明公开征求意见没有白辛苦,揽到的都是珍珠。却为何把这些带有常识性的意见举例一番?是有价值的意见被藏着掖着,还是公开征求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实效?

  北京治堵方案公开征求意见轰轰烈烈,尽管为期一周被指时间太短,但征得什么样的意见仍令公众颇为关切。然而,从北京有关部门提供给有关媒体的新闻稿中,人们读出的更多是虚晃一枪,失望和遗憾在所难免。

  尽管有关方面进行了一点定量分析,但关键处仍然遵循了治堵方案一笔带过、语焉不详的风格。

  公开征求意见的实质是什么?是征求具体的意见建议,以对方案进行补充完善使其变得更加科学更有操作性,而不是要进行全社会的投票表决,以决定通过还是废止。因此,分析意见建议的“赞同”、“反对”的比例是一种逻辑混乱,也无实质性意义。公众期待的是,各方意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哪一个方面的具体建议有多少人提出?是否具有代表性?有没有可行性?这样有助于社会公众参与讨论,以进一步集中全社会的智慧。

  报道称,94.2%提出建设性意见,反对的占5.8%。难道反对的意见就不具有建设性吗?反对抑制机动车快速增长、单双号限行、公车管理、征收拥堵费就会妨碍交通拥堵吗?换言之,方案中提出的这些举措就一定是治堵的妙招吗?更重要的是,当社会公众反对的点比较集中时,有关方面最应当思考为什么,这些举措是否缺乏科学性?无助于治堵?事实上,挽救一个错误的行动,其价值决不逊于提出一个正确的策略。因而一切有助于真正缓解拥堵的意见,都应当是建设性的意见。

  那么,公开征求到的意见真容如何?各界纷欲睹之为快。新闻稿中列举了几则“积极建议”:

  “作为市民,近年来政府为城市道路改建所做的努力,我们真切地感觉到了。道路之宽、之长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为何出行反倒这样难?最根本的还是北京的承载能力问题,城市发展的规划问题,人口的控制问题,总之是一个综合问题。”这是常识性问题,解决办法呢?没有。

  “加大路网建设,尽快解决"断头路""死路",学习香港路网的建设。”这个倒有解决办法,却又是常识,方案中也已提出这么干了。既是建议,就不必把已经想干的事再来复述一番。

  新闻稿中都会把最有价值的、有开创性的意见建议列出几个来,以此表明公开征求意见没有白辛苦,揽到的都是珍珠。却为何把这些带有常识性的意见举例一番?是有价值的意见被藏着掖着,还是公开征求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实效?

  公开征求意见虽已成为一些重大公共决策的必要环节,但如何征求有价值的意见,建立什么样的制度和程序确保意见的有价值、有建设性,基本还处于一种无意识的自发状态,还亟待有关方面去破题。否则,公众最后连提意见的兴趣也会失去。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