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背景
电动车,一种让人爱恨交织的交通工具从市民的角度来说,外观时尚、出行方便;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在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中,电动车肇事比例较大。而在电动车的行列中,电动摩托车的争议最大,其设计远远超过了它的前身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而使用人群却甚是广泛。
正因为此,对电动车的管理,尤其是对电动摩托车的管理,一直是让地方政府头疼的一个问题。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提出,从当年5月起,在3年内全面限制超标准、未注册电动车在市区通行,并规定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车方能上牌。此举意味着将福州当地近60万电摩车主将“换装”,当年即引起各方热议。
如今,福州的限摩政策已推行10月有余,执行情况如何?是否解决了电动车管理难题?《法制日报》视点版从今日起推出系列调查报道。
本报记者范传贵
3月1日,酝酿了一个半月的福州市第二批限摩限电路段,正式开罚。在原先市区“四横四纵”主干道限行的基础上,本次限行扩大到16条主干道和闽江上连通市区的7座大桥。
福州市这场大规模交通整治运动是从2010年5月起,欲在3年内全面限制超标准、未注册电动车在市区通行。为保障这一次大换血,福州市政府要求,电动车生产商或销售商必须向市质监部门申请电动自行车合格产品目录登记,只有进入目录的产品方可在交管部门登记上牌,最后进店销售。这意味着福州市原有近60万电摩车主必须改乘其他交通工具或换购“达标电动车”,而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
然而,在政策实施近10个月、限摩限电路段扩大后,《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市民的怨言外,还面临“达标电动车”不仅不达标,且远远没有原先“电摩”安全的尴尬境地。
福州市这场以交通整治为目的,耗费巨额财政、社会成本开展的电动车大换血,遭到了实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质疑。
限摩政策成本的承担者
在福州市白马路与交通路交界处,每天都会有上百名农民工聚集于此,他们大多来自四川、贵州等地,每天在路口等待找临时工的“老板”到来。泥水活、油漆活、装修活,只要有人叫,他们几乎什么都能干。在他们的观念中,“饭碗”可以翻译成两样东西:一件是工具箱,另一件是电动车。
“老板都是开小车来的,我们一身脏兮兮的,没人会让我们坐进车子一起走,我们必须有一种速度较快、可以搭载工具箱而且较便宜的交通工具。”当听说记者前来采访,工人们都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自己的苦楚。
“你数数,这儿有多少辆车?100辆以上。"限摩限电"以前,这儿也是100辆,从过去的100辆到现在的100辆,你知道我们损失了多少钱吗?”一名高姓四川籍农民工越说情绪越激动,“我们每家原先都有两辆以上电摩,每辆都是花3000元左右买来,才骑了一年多,被强制要求换成这种什么达标的。”
高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电摩买来3000元,骑了一年多,就算2000元吧,这次销售商回购,只补贴了800元。不仅如此,我还得花钱再买一辆达标的,能骑远一些的至少要2500元以上。这么一辆车就让我多花了3700元,一家两辆就是7400元,这可是我半年才能赚到的啊!”
记者还走访了福州市仓山区福湾新城、浦上廉租房等地,从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市民口中得知,大多数人原先骑的均为电摩,他们在这次“电动车换血”中的损失均在3000元至6000元不等。
高师傅告诉记者,他们中原本还有很多人选择拖延,躲着交警走。但第二批限行路段几乎让他们已无路可走。“一罚就是50元,谁经得起罚啊”?
7座大桥限行“电摩”后,记者从福州市12345便民呼叫中心网站看到,反映公交不完善、出行不便的诉求频繁出现。而在各大本土论坛上,关于限行的讨论更是热火朝天,其中多为“电摩族”对当地政策的抱怨。
“正好老家有一匹马闲置在家,不知道政府部门有没有禁马?”一名以“红蜻蜓大王”为名的市民曾在福州市12345便民呼叫中心,提交了以“电动车被禁了之后怎么出行”为题的诉求信,咨询是否能骑马上班,此事被认为是市民无奈地发声。
“现在全国最好的商机在福州”
随着进入批准销售目录的达标电动车型号越来越多,几个月之内,福州的电动车销售店大量出现,并出现了多个“电动车一条街”。
《法制日报》记者以加盟商的身份致电江苏“雅迪”电动车福州总代理,一名林姓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品牌在福州市场已经基本全面覆盖,只剩一个地方能够再开一家。他直言称:“现在全国最好的商机就在福州,一个店每月卖300至500辆不是问题。”
听出记者的疑惑,这名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现在福州电摩都要换成达标电动车,而且是分批次的,政府抓一下,我们的生意就好一下,这样的状态起码还要持续一年,因为福州至少有100万辆旧电摩,而现在才刚刚换购了20万辆左右,你说,市场有多大?”
据福州市质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福州已进行了3批次合格电动车产品目录申报,共有103个品牌624个型号的电动车被允许上市销售。
市场需求的繁荣势必带来销售商在定价上的优势地位。2010年5月,福州市物价局向泉州、杭州、南昌、南京、合肥、广州等周边城市价格部门发函要求协助采集当地电动自行车销售价格。根据反馈情况,福州市物价局分析称:“除个别品种售价比我市更高外,我市的价格普遍要高出200至600元。”
记者对比了几个知名品牌电动车在各地的售价,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例如“新日”电动车一款电动车,在福州由物价局核定的售价为2780元,但在北京和无锡,价格分别为2199元和2115元。
“雅迪”电动车福州代理商林先生告诉记者,仅在销售环节,每辆车的利润就有600至1000元,“如果花20万元盘一个店,那么你两个月不,做得好一个月就可以回本”。
究竟为何涨价?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多家电动车销售商均公开向购买者承诺,如果不拿旧电摩来换购,电动车价格可以便宜300元。
“达标电动车”不达标
调查中,记者得知,福州市试图通过质监、交警、工商等多部门的多重把关,保证在市面上销售的电动车全部为符合国家标准,即设计时速不超过每小时20公里,整车重量不超过40公斤,电机功率不高于240w。
但是,《曝光福州市达标电动车幕后利益链和电动车商暴利》,今年1月22日上午,福州一家本土论坛上出现的这篇帖子,立刻引爆了市民们的讨论。
“那些所谓达标电动车其实也是不达标的。重量,加上电池后都在60公斤上下;车速,电动车厂家是通过在控制器上加装限速器来控制的,一旦剪掉,车速马上能提到每小时35公里以上;还有电机,规定是要求在240W,但达标车都是350W的,部分满盘电机(整个后轮都是电机)还有500W的。”在长达4000字的帖子中,自称电动车行业内人士的发帖人直陈“达标车”并不达标。
记者多方辗转,终于找到了发帖人陈东(化名),他于2009年7月大学毕业后进入福州一家车行从事管理工作,这家车行代理了天津一个电动车品牌在福州的销售。从大学毕业到2010年底离职的一年半时间里,陈东负责该车行电动车的进货、发货、报牌、门店管理等业务,亲历了福州整场电动车整顿,自称“熟知各个环节的"明规则"和"潜规则"。”
“陈东告诉记者,他花了整整一个星期,将自己在行业中所见所知全部写了下来,专门选在1月22日发出。
3月8日到3月9日两天,为证实陈东所言是否属实,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前往福州市白马路、广达路等多个电动车销售集中地带,走访了30余个电动车品牌的40余家销售门店。
在福州市灵响社区一家电动车销售店,当记者问达标车是否会太慢太飘时,店老板直言:“速度很快,35迈左右,车子也肯定不止80斤,车重了才安全嘛。”
在福州道山西路一家电动车销售店,女老板对记者说:“线都已经拔掉了,最高速度能到40迈,平时骑到35迈没问题。”记者问车子是否超过40公斤,店老板回答:“肯定不止40公斤,电池都15公斤了。”
记者又问为何超标这么明显还能注册挂牌,店老板回答:“这就要问质监局了,都是人在操控的,只要质监局通过了,交警都不会抓了。”
这样的说法,记者同样在道山西路另一家电动车店得到了证实。该店张姓老板告诉记者:“电机都是350w的,但只要挂了牌,交警都不会抓你。”
“这其实是潜规则也是明规则,这么明显的违规操作质监、交警部门不可能查不出来。”陈东说。
记者致电陈东所言交警部门办事人员求证,他表示,所有报牌都是按质监局给的报告数据完成的,“至于为什么会速度变快、功率变大就都是他们的事情了,我不是很清楚”。
一层层把关失灵之后,在“达标电动车”的最终流向地福州街头,记者在白马路与光禄坊路口随机询问了20辆“达标电动车”车主,他们表示,车的速度都远远超标。有市民就此在福州市政府网站发出质疑,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的答复是:“根据规定,电动自行车车速超过20公里的不允许报牌。”
“看着福州街头"超标准、未注册禁止通行"的警示牌,我心里害怕啊,当年我们买电摩的时候政府没阻拦,最后禁掉了;现在损失这么多,转了一圈买回来的还是超标车,哪天会不会又被禁掉?”市民林青豪在网上发帖表示担忧。
“达标也得考虑安全”
“2010年1至6月份,全市电动车发生事故188起,造成26人死亡;2007年至2009年,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分别占事故总数的9.3%、13.5%、16.7%,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政策实施之初,福州市交警部门曾通过媒体多次刊发这组数据,以解释电摩为何非禁不可。
福州市政府有关部门还表示:“造成超标准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高发的原因主要有4个:其一,超标电动车的车身重、速度快,而且大部分超标电摩还拆除了限速器;其二,制造超标电动车的材质较差,刹车系统也不好,安全性能低;其三,很多人在骑车过程中存在超车、载人、载物等问题,车子在行驶中稳定性低;其四,超标电摩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较淡薄,无培训,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屡见不鲜。”
针对这4点,陈东在帖子中一口气列出13条理由进行反驳:“速度上,所谓"达标电动车"并没有降低,而且也照样大多拆除限速器;制造材质、刹车系统等,电摩远远超过现在的"达标电动车";车子稳定性问题,只有车子重了才稳定,现在要求在40公斤以下,一骑就飘起来了;交规培训上,达标车还不是一样?”
记者在几天的走访中发现,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电摩比现在的“达标车”要安全得多。在福州道山西路一家电动车销售店,店老板称:“如果车不够重,一骑就飘起来了;电机功率如果真的240w,那根本连坡都上不去;而且现在所有电动车都不配后视镜。政府部门自己限,自己工作人员也在骂,说这个更不稳。”
在灵响社区的电动车销售店,当记者问车子重量是否达标时,店老板甚至直言:“达标也得考虑安全嘛。”
“达标电动车几乎没有后视镜,雨天时想要看车后情况非常危险”、“电摩都有转向灯,没转向灯的达标车还会比电摩安全吗”、“达标车使用的是类似自行车的车架,而电摩是采用摩托车的车架,哪个坚固”、“达标车一般不装作用灵敏、散热良好的碟刹,而其鼓刹也没有电摩的鼓刹灵”、“由于轮胎窄,下雨天很容易就滑倒了”。这些都是记者在采访中从电动车商、维修店、骑行市民口中得到的说法。
记者就此还采访了从事电动车技术研究20余年的清华大学教授马贵龙和电动车研究学者、绿源电动车公司董事长倪捷。两人均证实,无论从稳定性、坚固度,还是从灯光、刹车等配套设备来说,超标电动车都比现行达标电动车更有安全保障。
对此,福州市官方曾公开解释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已有国家标准的,必须执行国家标准,各地只能遵照执行,无权擅自调整。”
马贵龙认为,福州市政府的政策的确有法可依,但是如果换上去的车和原来的车一样的话,这就是政府部门的失职了。“但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我国的电动车标准问题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认识,到现在为止,到底电动自行车的速度提高到多少、重量提高到多少合适,还没有明确的说法”。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