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朱镕基:国企改革执行人

1992年,邓小平南巡。来源:财经网"
朱镕基向法国工商界人士发表演讲。来源:新华网

  朱镕基无疑是新中国最坚定、最大胆的改革者之一,卸任十年,他至今被民众深深怀念。

  从十四届三中全会负责分税制改革,到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朱镕基的“改革者”烙印,一直如此深刻而鲜明。

  在面对种种改革桎梏时,朱镕基表现出莫大勇气和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也让“不能不改革”这一共识深入人心。

  

  “东奔西走,南征北战”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同年,65岁的朱镕基成为国务院副总理。

  朱镕基坚持改革的幅度之大、力度之强,在其任国务院副总理时,已经有所展现。当时中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走高。为解决问题,19934 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正式批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并决定,由朱镕基负责几项重大改革方案的领导工作。

  1993723日,全国财政、税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朱镕基来到会场,对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说:“在现行体制下,中央财政十分困难,现在不改革,中央财政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如果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到不了2000年(中央财政)就会垮台!”

  财政部副部长项怀诚回忆,自己陪同朱镕基,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走了十几个省,与地方官员面对面地算账。每次随行都不轻松,经常加班加点,有的时候通宵达旦,车轮大战。事后朱镕基曾经半开玩笑地说,那段日子是东奔西走,南征北战,苦口婆心,有时忍气吞声,有时软硬兼施。

  1993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进行财税体制改革。这意味着分税制改革正式开始。

  参加起草《决定》的经济学家王梦奎回忆,此后国务院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别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些重要的改革方案,是十四大以来一年多实际工作的成果。改革方案的研究,许多是朱镕基亲自主持的。

  “人浮于事是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大体上讲,要保证国有企业正常运转,只留现有人数的三分之一就够了,剩下那三分之二是富余的。”19935月,朱镕基接受德国《商报》记者柴德立兹采访时说。

  半年后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59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宣布实行“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此举被保守者视之为“国有资产流失”,有人甚至写“万言书”控诉朱镕基为国有经济的“败家子”。

  但这并没有阻挡改革进程。到1998年,中央企业也开始进行非国有化改革。此外,政府还同时启动了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将国有企业变成股份制公司,优质资产剥离后重组上市……一系列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紧锣密鼓地进行。

  “很多人认为朱镕基是保守的,喜欢在计划体制下做事,朱镕基本人也曾说国有企业的问题是管理问题而不是产权问题,但事后回过头来看,他是很了不起的,是他解决了中国的国有企业问题。”经济学家张维迎后来评价。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98年,朱镕基当选国务院总理。同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新的关键词。

  十五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全会认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此时,朱镕基作为改革者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19983月,在当选总理次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说出至今被传颂的名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的攻坚阶段,媒体评价朱镕基“率领新一届中央政府义无反顾地冲进改革的‘深水区’”。

  而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却折射出这位铁腕改革者柔软温情的一面,让其民生情怀展现无遗。

  十五届三中全会后,“三农”问题被摆到新的高度。20003月,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并决定当年在安徽省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推广。当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效果显而易见。据媒体报道,安徽2003年全省农民总的税费减少16.9亿元,减幅达31%,农村收费走向规范,基本控制了“三乱”现象。

  但解决“三农”问题是项长期工作。朱镕基不止一次表达对此的重视和忧心。

  2002年,全国两会闭幕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坦陈,增加农民收入是“最头疼”的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已成为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当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再次提出,“劳动力过剩始终是中国一个最大的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农村的就业问题亟待解决”。

  直到离任时,他还在为此而揪心。2003年春天,在卸任前的最后一次“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不无感慨地称:“本届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倾注了极大精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时至今日,当年曾困扰朱镕基的问题,很多已经有了解决或者改善:中国金融体系更为牢固,成功避开全球金融风暴;2006年,农业税全部取消,这成为中国农村最有决定意义的“松绑”;社会保障覆盖更为广泛,机制更为完善。而关注民生,已然成为当前政府与社会的理性共识。

  

  改革者的精神遗产

  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朱镕基在任五年开展的大刀阔斧的改革,铺平了道路。其主导的改革获得了媒体和民众的高度评价,意义也影响深远。

  “朱镕基与他的同仁在改革中定下的市场化基调,使得中国社会沿着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疾驰而去”,人民网刊发的文章如此评价。时至今日,很多领域还在沿用他的智慧与制度框架:分税制管理体制、货币政策、外汇管理体制、国企改革等。

  “朱的贡献在于他找到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中间值,同时维系了社会的稳定。他的这套模式可以给发展中国家或转型期的国家以借鉴。” 曾为朱镕基撰写英文传记的美国作家龙志安认为,朱镕基的模式值得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而民众之中一直存在“朱镕基热”:

  卸任十年来,朱镕基甚少公开露面,多数人只在一些非官方渠道“抖”出的视频中,见到他的身影:他在英国出书时录制英文讲话、在上海观看春节京剧晚会时即席发言。尽管消息只是偶尔闪现,但激起的反响却十年如一日般热烈,网友留言动辄数以万计,乐观者说他“一头银丝,精神矍铄”,伤感者说他“白发萧然”。无论哪种,都包含着对朱镕基强烈的情感和真挚的怀想。

  记录朱镕基从政经历的图书,如《朱镕基讲话实录》、《朱镕基答记者问》、《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等,一经出版,都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

  《环球人物》杂志记录了这样一个片段:

  20138月,一位曾在朱镕基主导全国国企改革时被“优化组合”、“下岗分流”的女职工,于上海书城看到《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后,沉默良久,给记者打去电话:“我们这一代人,承受了改革开放的许多阵痛,包括朱镕基改革的阵痛。我想,评价一个政治家,不是看从他的改革里获得利益的人怎么说,而是看被他的改革损害了利益的人怎么说。现在,我们这批人已经年近花甲,但至少在我认识的人里面,我们下岗职工对朱镕基没有怨气,反而有敬意。因为我们晓得,他是真正想为国家和老百姓办事的人。”

  这是媒体对“朱镕基热”的阐释,也是普通民众对国家改革表达的理解和支持。“改革”总有阵痛,然而,“改革”正是朱镕基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他离任后留下的巨大精神遗产。

  事实上,纵观党的历史, 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就一直是中国最核心的发展主线,而历届三中全会,正是“改革”的代名词,是观察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变革的历史线索,也是中国每一次经济重大变局的跳板。

  朱镕基,无疑是这段进程中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2008年冬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卸任五年的朱镕基亮相现场,在新华社记者拍摄的照片中,他的脸庞依然坚毅,隐现改革者的强硬风采。

  当年的改革者已然隐退,但这个国家的改革,从未停止。

  

  来源:人民网、《青年参考》、《环球人物》、《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瞭望》新闻周刊等

  
(责任编辑: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