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世界观策划 No.7 2011.1.25

在二战后,美国大量军人解甲归田,为安置复员军人,美国政府大修公路模式,既增加就业,又拉动经济发展。当时又恰逢汽车业迅猛发展,使得“汽车+高速路”模式被美欧多国采用,但弊端很快显现,这种模式不仅消耗了巨大产能,同时过分依赖日益短缺石油能源。高铁的出现不仅是要改变国家的发展模式,更重要的是要让民众享受到了高铁带来的好处……[我来说两句]

从“铁路过时”到“高铁回归”

或许,美国可以在全国高铁网络中找到答案。未来的美国将放弃城市扩张,更多使用高铁网络,人们将回归城市生活,就像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一样。

高铁代表民众新生活方式的转变

高铁缩短了时空距离,在百姓眼中,高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异地工作?异地消费?异地置业成为可能。

高铁应为需求而建,而非为建设而建

建高铁应当以满足需求为主,而非单纯构建经济圈,拉动GDP等等。高铁的受益者应该是整个社会群体而非仅是富裕阶层。

 被石油改变的世界:从“铁路过时”到“高铁回归”

受到经济衰退和环境灾难的影响,“美国梦”正渐渐胎死腹中。随着石油高峰期的到来,美国正寻求新的解决之道。或许,美国可以在雄心勃勃的全国高铁网络中找到答案。未来的美国将放弃城市扩张,更多使用高铁网络,人们将回归城市生活,就像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一样。 [我来说两句]

欧洲:石油危机带来发展模式之变

“二战”之后,西欧诸国效仿美国“铁路过时论”,大力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但在石油危机发生后,欧洲国家意识到航运、公路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将受到能源的限制,是从此开始大力发展高速铁路。于是,继法、德之后,英、意、荷、比、西等国家也开始大规模兴建高速铁路。后来欧盟还制定了一个庞大的发展规划,计划把欧洲各国高速铁路联结成泛欧高速铁路网,并计划到本世纪初将这张网扩建到2.4万公里,把欧洲各大城市用高速铁路连接起来。[详细]

石油危机:1973年10月,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陈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2倍多,触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详细]
气候问题:在气候峰会上,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是富国和穷国的利益完全一致的唯一问题。[详细]

美国建高铁提振经济 减少尾气排放

加州高铁计划很简单:将洛杉矶、圣迭哥以及北方的旧金山等25座城市,用时速可达320公里的电动列车连起来,摆脱人数拥挤的市郊客车和飞机,创造成千上万的新工作,减轻市民在传统交通方式中承受的排放气体伤害。

日本新干线高铁一举解决运输难题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平均每小时发车11列,年均输送旅客1.2亿人次,一举解决了日本京都经济最发达地区陆上运输极度拥挤的问题,甚至逼停了东京与大阪之间的航班,其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令人瞩目。[详细]

 高铁代表民众新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百姓眼中,高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异地工作?异地消费?异地置业成为可能;在经济学家眼中,高铁影响着中国经济的运行节奏,推动着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在决策者眼中,高铁与未来的国家整体竞争力密切相关?高铁不仅是新兴产业,也是战略性产业,还是带动性产业?[我来说两句]

日本新干线带动区域平衡发展 初建之时饱受诟病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已经安全行驶了近半个世纪。半个世纪来,新干线极大地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式,其自身也成为外国人赴日旅行的必到之地,被称为日本的“名片”。然而,任何一种新鲜事物诞生之初皆会遭受误解。作为耗资巨大的国家基建工程,东海道新干线从筹备、建设到通车,一直饱受来自民间与官方的双重质疑。[详细]

美式交通模式在高能源时代不可延续:美国政府大规模兴建高速公路。不到十年,高速公路遍布美国。交通顺畅,美国汽车制造业也如所期望的那样获得高速发展。但这样发展的弊端很快显现,一是高速公路占据大量土地,二是,二是公路运输耗费大量石油。[详细]

中国命脉革命:大力发展,也须因地制宜

 根据铁道部的规划,到2012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络,内地的省会城市,除拉萨、乌鲁木齐等外,都将包含在以北京为中心的8小时交通圈内。高铁可以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但高铁不是急于求成的工程,还需要结合地方经济情况,因地制宜。[详细]

高票价不应成为民众享受高铁的绊脚石

2010年12月26日,中国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对于其票价、便捷性、配套服务等问题的不同声音。在日本、法国、德国等高速铁路发达的国家,高铁在运营过程中也同样面临一些问题,不过,运营方想方设法用舒适的乘车环境和便捷的订票系统等服务来吸引乘客。

无论如何,高铁应为需求而建,而非为建设而建

建高铁应当以满足需求为主,而非单纯构建经济圈,拉动GDP等等。中国近年开通多条高铁线路,但均因高票价广受诟病,并且由于高铁线路越来越多,使得普通铁路线路减少,低收入民众承担的乘车费用提高,这间接的侵害了低收入群体的利益。高铁的受益者应该是整个社会群体,不应满足更大群体的需求,不应仅是富裕阶层。[我来说两句]

高造价、生态破坏酿成反高铁运动

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高铁,耗资669亿港元,是香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基建项目。反高铁派人士认为,兴建高铁,除需要花掉纳税人的巨额金钱外,还造成原生态文化的毁坏及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是,程序不透明使他们觉得有暗箱操作之嫌。[详细]

满足普通民众需求第一,满足经济需求第二

高铁受益者绝不仅仅是做生意的富豪,相反,高铁这种较飞机更便宜和便捷的交通工具,对于普通市民出行更有益,而对于富豪来说是锦上添花无所谓的事情。也就是说,普通市民从高铁上获得的边际效益要大于富豪的边际效益。

中国民工13年经历:车越跑越快 却坐不起

在东莞打工的农民工称,大家期待的十一五过去了,全国GDP总量上来了,全国的铁路里程更长了,列车速度更快了;高速公路更密了,客运汽车更多了,但是老白姓却越来越坐不起了。飞机、高铁是为中高收入富裕人创造的便捷…[详细]

 推荐阅读

封面故事

我来说两句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