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记者”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唐宁新闻作品研讨会综述
潘玉鹏
每当署名为"本报记者唐宁"的消息、专访或长篇通讯出现在新民晚报上的时候,往往会引起众多读者的注意---无论是庄妈妈净菜社或上海"房嫂"的故事,还是沪上"阿爸"再上岗的感人纪事;无论是在香港回归之际通过采访特区行政首脑及普通市民来"速写香港人",还是通过"围城里的1949"向人们揭示上海解放那年鲜为人知的沧桑内幕,新民晚报女记者唐宁总是以她特有的细腻笔触,描写勾勒出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努力使每一件新闻作品的人民群众呼吸相通、与时代生活紧密相连。8月11日下午在文新报业大厦举行的唐宁新闻作品研讨会上,来自上海新闻、文化、经济、社区等各界的专家学者和读者代表等对此作了高度评价和热情鼓励。
至今从事新闻采访18年的新民晚报记者唐宁,爱岗敬业,在采访中注意把握时代特征,发扬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采访作风,采写了大量反映平民生活的报道,在新闻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她的新闻作品曾被评为全国晚报人物消息大赛特等奖、上海市好新闻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唐宁还曾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总工会优秀女职工标兵、上海市十大杰出女职工等荣誉称号。唐宁在新闻采写中善于用老百姓的语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从而使她的新闻作品和其他一些记者的"平民新闻"一起,成为媒体报道中的一个亮点。
研讨会上,唐宁的同事首先发言。在谈到唐宁的人品和作品时,新民晚报特稿部记者钱勤发对唐宁那种善于从普通生活普通事物中发现典型的东西,并且用冷静的笔触,在淡淡的叙述中揭露事物的本质表示赞赏。唐宁写普通人,她的可贵之处是想着他们,念着他们,一腔深情地写着他们。文章是作者用手写成的,而感应它的是内心。由她的文章可以看到她心系平民百姓的内心。复旦大学周胜林教授在发言中就平民题材、平民视角、平民语言、平民的愿望和心态的角度来分析评价唐宁的新闻作品。他认为,长期以来,在某些媒体上,很少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媒体应当让出更多的篇幅和时间给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充分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愿望要求,反映他们中间的新情况、新成就、新人物等等,让老百姓在新闻舞台上多露面、亮相。这才叫按新闻规律办事。唐宁的新闻报道由近及远,以小见大,软中有硬,具有普遍意义和新闻价值,它体现了新闻主体的回归。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白子超从唐宁新闻作品的写作特点来论述,他认为唐宁的新闻作品是讲故事,通过普通人的嘴讲普通人的故事。初看她的报道,冷静、客观、平和,感到唐宁冷静的背后是热烈,客观的背后是诚心,平和的背后是激昂。唐宁的高明之处在于,她让你看不出这方面的丝毫痕迹,她把这些东西隐藏在冷静、客观、平和之后,藏得很深很深。她的新闻故事意味深长,可信,又可亲,而且动人心弦。新民晚报专刊部主任助理姚敏谈到自己和唐宁交往的感受,对唐宁印象最深的是她喜欢眼见为实,什么都要亲眼看一看,什么都要亲耳听一听。因此写出稿子才生动,才如实。唐宁写文章从不满足于完成指标,在采写新闻的同时,她还乐于助人,帮助被采访对象解决问题。来自上海市退休职工活动中心的工会干部关涛用自己与唐宁打交道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唐宁待人亲切和蔼、作风严谨细致、职业道德良好的事迹。她用一些具体的例子讲述了唐宁在采访过程中关心群众,贴近群众敢于讲真话的优良作风,同时还展示了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甘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情怀。上海电视台总编办副主任吴基民认为,作为集小说家、剧作家和记者为一身的唐宁要把这三者分清楚,做到杂而不乱,没有一点本事是做不到的。著名导演谢晋是唐宁的老朋友,他对唐宁的人品和文品都给予较高的评价,对新闻工作也发表了许多见解。他希望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牢记人民的要求,既要做好党的喉舌,又要做好人民的喉舌。记者要写出一些振聋发聩的新闻来。文化名人余秋雨教授在研讨会上说,目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在这样的转型期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以真实来弘扬道义,以寻常来代替奇迹,以形象提升新闻"。也就是说,媒体要用事实来解说社会,用实证的办法来思考问题,提高国民的素质;用平常的事情来教育读者,提高读者的品位;以世俗的语言靠近文化,使新闻作品得到升华。我们要靠媒体的品格建立一个有正常秩序的理性社会。
上海市记协主席丁锡满和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市记协副主席张启承都对唐宁的平民意识、平民新闻予以肯定,并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改革大潮中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意义和人生价值,要舍得把时间投入到采访第一线,爱岗敬业,力戒心气浮躁,努力把新闻工作做好。
唐宁新闻作品研讨会是由上海市记协、上海市新闻学会、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和新民晚报联合主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