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超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当代新闻史研究被提到日程上并掀起了小小的高潮,其标志是若干部专著的问世,如1992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方汉奇和陈业劭主编的《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张涛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方汉奇主编、宁树藩和陈业劭副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三卷),1997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丛书"之一种的《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两卷),1998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白润生编著的《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这还不是全部,但相信这几部著作已能反映中国当代新闻史的研究概况和研究水平。
笔者浏览了这些著作,在深受教益的同时,也感到其中有不少缺憾之处。诚如《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导言"所述:"新中国的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项极重要的事业。它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刊、国家通讯社、国家广播电视事业为主体的。......新中国的新闻事业还有民主党派主办的报刊、非党的综合性报刊、各种人民团体的报刊、各种不同读者对象的报刊、专业报刊、企业报刊,等等。新闻摄影、新闻教育、新闻研究、新闻团体等,也都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近些年兴起的网络媒体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媒体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大家庭"。但是,笔者发现,多数著作在媒体研究中较多研究了报纸,而较少研究广播、电视、刊物(如《半月谈》),或者说,史实的叙述、经验的总结、规律的分析均以报纸为主,因而新闻事业史近乎报业史;在报纸研究中较多研究了党的机关报,较少研究其他类报纸,因而又近乎机关报史。在一部史书中,有主有次,有重有轻,有多有少,这很正常,总不能要求《中国少年报》有《人民日报》的地位和篇幅吧?不过,孰主孰次,孰重孰轻,孰多孰少,需要认真思索,仔细辨别,比如报纸、广播、电视三种媒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问题上就有不同的地位和影响。另外,要比例适当。而现有的几部当代新闻史著作则是比例失当,各种媒体主次、轻重、多少的叙述有失客观和公允。另外,这些著作基本上只研究了新闻宣传自身,而较少研究新闻宣传效果,或说较少研究其社会影响。与此密切相关的是读者研究的欠缺。传播学20世纪80年代初已经传入我国,受众(读者、听众、观众)研究也早已提到日程上,但相关内容很少在现有的当代新闻史著作中得到反映。还有,报纸广播电视业的产业属性问题早就被提了出来,许多媒体已经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多年,这些更没有提及。还有,多数当代新闻史著作都对少数民族媒体、特别是非汉语媒体缺少研究和叙述。
由于笔者对中国当代晚报史比较熟悉,所以本文主要以晚报为例谈谈中国当代新闻史的缺憾。
一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新闻战线》杂志、《中国新闻年鉴》、《新中国晚报五十年鉴》报道和记载,目前全国日报平均期发4000余万份,其中晚报1900余万份,晚报占的份额将近一半。发行量超百万的日报,全国仅有5家(《参考消息》不计),其中3家是晚报。全国现有晚报140余家,也就是说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有一家晚报。从经营方面看,全国报纸2000年广告收入总额135亿元以上,其中晚报约61亿元,占45%左右。年广告额超过3亿元的日报有十一二家,其中5家是晚报;年广告额超过5亿元的日报有6家,其中3家是晚报。
另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与晚报地位相似的新型都市报(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一个城市不能办两份晚报)异军突起,至今已有20多家。无论是发行量,还是广告额,这些都市报都在各自的城市名列前茅。还有新型晨报和其他各种生活服务类报纸,发展势头都很猛。
晚报等"大众报纸"基本上都是自费订购,普遍深入到千家万户之中,社会影响力很大。1999年秋季,笔者到成都调研,得知广大市民主要阅读的报纸就是《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在群众中的影响是很有限的。类似情况在许多城市都普遍存在。据慧聪媒体广告研究中心今年的调查,在北京、天津、南宁、哈尔滨、深圳、广州、昆明、石家庄等八个城市中,"报刊知名度前五名"总计30种报刊中(应为40种,其中10种在几座城市同时知名)晚报、晨报、都市报、体育报及其他生活服务类的"大众报刊"有25种,占83%,机关报系列只有《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天津日报》及《参考消息》5种,占27%。知名度第一的8种报纸中,机关报只有2种,占25%,而"大众报纸"则占85%。
如果我们研究和撰写1990年至2000年的中国新闻史,那么能否只写党的机关报而不写晚报等"大众报纸",或重写党的机关报而轻写晚报等"大众报纸"呢?显然不能!但是很遗憾,1997年、1998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新闻史著作,全然没有上述内容,只到1992年、1993年为止。当然,这或许只能说是出版业效率低,出书太慢,出版日期前5年的内容竟然没有,而构不成批评中国当代新闻史著作忽视乃至轻视晚报的充足理由,那么好,在此不批评现有的当代新闻史著作缺少90年代的东西,而只希望上述著作再版时补充相关内容。2000年是20世纪结束的年代,在历史阶段的划分上具有特殊意义,所以当代史不应止于1992年、1993年,而是止于2000年为妥。
二
要求新闻史研究与新闻实践同步是过于苛刻了,但是,新闻史研究相对于新闻实践的滞后期最少需要多长时间,也是没有一定之规的。笔者认为,敏锐的当代新闻史家总是能尽快跟上新闻实践的步伐,如实叙述当代新闻发展过程,哪怕关于规律性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刻。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90年代出版的当代新闻史著作是如何描述80年代晚报情况的。
中国晚报80年代已经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影响很大的报业大军。据《新中国晚报五十年鉴》统计,1983年全国有晚报15家,到1992年已有57家晚报了。1984年,《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北京晚报》发行量均超过百万;1987年,《新民晚报》、《羊城晚报》达到170万份以上;1988年,《新民晚报》最高达到184.33万份。当时,许多晚报的发行量和阅读率均超过了当地其他日报。而且,晚报的传阅率很高。据《新民晚报》90年代初的一次大型读者调查,该报传阅率平均每份3.4人(80年代只会更高),也就是说当时《新民晚报》的读者在600万人以上。全国晚报的读者高达几千万人。由于大部分晚报都是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出版发行的,所以晚报读者几千万人这个数字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更明白地说,晚报的实际社会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然而,《中国新闻通史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两书基本上未写晚报,提到的两三句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用两小段话概括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晚报情况,已属破天荒之举;其他两处提到晚报仅是作为背景材料;至于80年代晚报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在本书中只化作一句话:"晚报的发展很快,到1988年底止,全国已有41家晚报。"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是当代史卷,多达90余万字。应该说,此卷巨著是《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的扩展和深化,容量增加了3倍,因此关于晚报史的叙述详细了许多,有了50、60、80年代三个时期的粗浅脉络,而且简单介绍了晚报界巨擘赵超构,提到了晚报的某些独特经验。但是,关于晚报的篇幅之少与晚报的实际地位与影响还是很不相称。据笔者粗略估计,这部巨著中关于晚报的文字总数只有区区几千字,不到全书的1%!
相比较而言,《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关于晚报的论述最多,最好。此书篇幅与《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大致相当,但对晚报的论述却是后者的3倍。特别是此书体例与其他几部著作不尽相同,"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作为第一编,概括了1949年至1993年的综合情况,仅有4.7万字左右。第二编"报纸"部分却长达37万字,"晚报"正是其中的一章,因而比较突出。该章不仅概述了晚报的发展道路、办报方针,而且以较大篇幅总结了晚报7个方面的特色。这一切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不过,实事求是地说,这一章论述无论从量上说还是从质上说,仍显不足。关于晚报的篇幅仅占报纸论述部分的..34%,未免太少了!大家都知道,报纸具有宣传政策、传播信息、教育群众、舆论监督、开展服务、提供娱乐等多重功能,但不可否认的是,党的机关报几十年来对某些功能尤其是服务、娱乐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忽视,群众不满足,不满意,而晚报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重视宣传、教育功能的同时,也充分注意到担负起其他几项功能,因而受到广大市民读者的欢迎。关于如何办晚报,胡乔木、夏衍、陶铸、谢觉哉、邓拓等领导人先后有不少指导性的意见,以《新民晚报》前社长赵超构为代表人物的晚报界人士也总结了很多经验,提出了一些理论见解。可以说,在总的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晚报几十年来始终走着一条与机关报不同的路子。晚报在指导思想、办报方针、读者定位、内容选择、办报风格以及近十来年的经营理念、市场意识等诸多方面均有独特之处。还应该看到,晚报伴随着全国几十个重要城市几代人的成长。这个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庞大群体视晚报为良师益友。晚报是他们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人生,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这些,并未在《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一书中充分反映出来。
晚报是整个中国新闻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是毫无疑义的。缺少晚报这一部分,或者关于晚报只有寥寥数语,轻描淡写,中国当代新闻史就是残缺不全的。
三
现有的当代新闻通史著作未能充分表述晚报史,自然令人遗憾,不过晚报界自己做了许多工作,编纂了一本值得称道的专著,即2000年文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晚报协会主持、丁法章主编的《新中国晚报五十年鉴》。该书"编辑说明"称:"此书旨在集资料性、文献性、权威性、指导性于一体,反映新中国50年晚报事业的历史和现状、经验和特点,使其成为晚报大家庭的档案馆,展现晚报风采的荣誉册,也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史料库。无疑,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笔者自始至终参与了此书的编纂工作,深知此言不虚。
此外,还有两本著作值得一提。一是2000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刘富、张未民著的《晚报新闻学》。两位作者都是新华社的编辑、记者。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从90年代初开始逐渐重视晚报,注重为晚报服务,1993年开设晚报新闻专线,后又成立晚报新闻编辑室,可见他们充分认识到晚报这支生力军的重要。此书虽为理论书籍,但因是晚报研究的第一本专著,所以在当代新闻理论研究史上有重要意义。晚报能成为"学",自有一个系统,足以说明晚报应该在当代新闻史上有充分的立足之地。二是即将由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主持编撰的《中国晚报学》,据称此书从四个大方面展开叙述:其一,晚报有史,通过晚报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史实,扫描起伏的轨迹和兴衰的原因,找出规律;其二,晚报有论,晚报理论是中国晚报界人士从20世纪50年代起不断探索研究、反复实践总结而逐步形成的,经过80年代第二次发展高潮和90年代第三次发展高潮而逐步系统化、科学化;其三,晚报有法,晚报自有一套办报的章法,即独到的认识、理念、规则与谋略;其四,晚报有术,采访、编辑、言论、通联、广告、发行等具体业务技术均有自己的特色。估计此书比《晚报新闻学》更有晚报史的意味。
四
现有的中国当代新闻史著作为什么会对晚报等"大众报纸"、广播等非纸质媒体以及新闻受众、新闻效果等诸多问题有不同程度的忽视或轻视呢?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全面、真实、深刻的中国当代新闻史就不会建立起来。笔者就这一问题试作如下分析,求教于方家,也提供给当代新闻史研究者参考。
第一,最根本的一点,是受传统观念的制约。传统观念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很多是精华与糟粕交融在一起的,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鉴别。这里简析一下"大报"、"小报"的概念。几十年来,人们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呢?在许许多多的人眼里,从形式上说只有对开报纸才叫大报,四开报纸都是小报;从性质上说只有机关报才是大报,其余都是小报;从内容上说只有刊登重大政治、经济、国际、军事等题材的才是大报,注重社会、文化、服务、娱乐的都是小报;从风格上说只有长篇大论且一本正经的才是大报,"短、广、软"的都是小报。不否认这样的区分有许多合理成分,但是难道不过于简单和绝对了吗?品格的高低,发行量的多少,收益的好坏,实际影响的大小,就不考虑了吗?如果有一家发行20万份(公费订阅为主)、广告年收入5000万元的党的机关报负责人视《新民晚报》为"小报",那么这位仁兄不感到心虚和脸红吗?事实上,除了对那些格调低下、鬼鬼祟祟的报纸可以斥之为"庸俗小报"、"黄色小报"外,原本不必硬分什么大报、小报的。然而,正是因为几十年来一些官员、教授、学者把晚报看成是"小报",所以才会忽视它,轻视它。不仅课堂上、教材里鲜有涉及晚报者,而且反映在新闻史著作中也令人失望。近几年蓬勃发展的都市报、晨报和其他生活服务类报纸等"大众报纸',在许多正人君子眼里仍是不入流的小报,尽管这些报纸在发行量、影响力、广告额上可能都已超过了当地的机关报。
事实上,传统观念的制约还要严重得多。新闻史界权威人士方汉奇先生说:"新闻史是研究新闻传播历史的一门学科"。那么毫无疑问,新闻史是整个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20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反思占主导地位的历史观,并且重写文学史、哲学史、思想史、社会史......一样,我们也有必要反思一下传统的新闻史观。现在人们都认识到,历史不仅仅是阶级斗争史,不仅仅是帝王将相史,不仅仅是社会精英史,由此我们不难想到,我们的当代新闻史不应该仅仅是宣传史,也不应该仅仅是党的机关报史。不客气地说,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当代新闻史著作,大多数仍是传统新闻史观的产物。
第二,资料收集不够,占有不全,而匆忙出书。"史"其实就是过去事实的有条理的叙述,事实不全或事实不清,叙述必然片面和肤浅。客观地说,半个世纪的众多媒体情况、众多动态事实的了解与掌握绝非易事,如广播资料的收集就很困难,几个人花一两年时间是完成不了的,更不要说一人之力了。这就不能不借用他人劳动成果,如新闻史中的晚报部分,就必须参阅前述三本晚报著作。当然,新闻史的研究与编撰能作为"国家工程"则最好,群策群力,保证资料的丰富充实。
第三,未能跟上迅速发展的新理论和新实践,而且对这些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不到位。在历史研究与写作中,当代史自有其难处,客观上有当代政治的强烈干预、当代人群的多方干扰,主观上则常有赶不上形势和对形势理解不深之叹。传播学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有着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如它所强调的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的论述,但是我们的新闻理论界学习、借鉴不够,致使十年之后编辑的当代新闻史还缺少相关的内容。也是在传播学传入的时候,我国媒体的经营问题提到了日程上,媒体的产业属性不久之后亦被有识之士提出,至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成为重要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遗憾的是随后的几部当代新闻史著作却忽视或拒绝这些问题,给人以隔世之感。
第四,当代新闻史研究、编撰者自身知识结构的欠缺。新闻史虽然带有行业性、专门性,但新闻这个行业实在是很特殊的行业,这个专门其实也并不怎么专,它无时不在牵涉社会的方方面面,脱离这方方面面来研究"纯粹的"新闻史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光有通常说的新闻学知识是不够的,而应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如传播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等等。
第五,写法上的失策。前述几部当代新闻史著作,除《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之外,在写法上都基本沿用了已有的近代新闻史著作的体例,且不说近代新闻史著作内容上的偏颇,仅从形式上看,它们也难以为现在所用,因为中国近代新闻史根本无法与当代新闻史相比肩,过去的形式已难以包容现在的无比丰富的内容。笔者认为,类似于《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的体例是可取的,编撰起来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同时避免本文提出的诸多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