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环球人物》专区 > 《环球人物》最新

世界,在激荡中走向未来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2011年01月17日09:56

  

  连战,历史性的“登陆”

  国共两党领导人时隔60年后的首次握手,使两岸关系实现了重大转折

  《环球人物》杂志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当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手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海峡两岸的亿万中华儿女,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鲁迅的这句诗。胡锦涛说:“从你们踏上大陆的那一刻起,我们两党就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连战答道:“历史的辛酸让我们曲曲折折,一直到今天才能够见面,相见恨晚。”

  这是国共两党领导人时隔60年后的首次握手,使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当时,世界各大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深入报道,纷纷预测台海局势将因此发生什么变化。

  丢了执政权,找回了传统与责任

  2000年3月,国民党主席连战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但败给了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2004年3月,连战再次参选,结果因“3•19枪击案”,以微弱差距败选。加上当时党内腐败弊案频发、高层党员分裂,国民党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连战决定访问大陆,推动两岸和解。对此,民进党大骂他“联共制台”,声称要“动用一切手段阻止他”。士气低迷的国民党则战战兢兢,担心“他的出访会引发‘血案’”。但连战不为所动,坚持在2005年4月26日登上飞往大陆的飞机。

  2005年4月27日,在南京,连战步行登上中山陵的392级台阶,拜祭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我向南京市所有的市民来问安。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联结、感情联结的地方。”4月28日,在北京,面对北京大学学子,连战在演讲中说:“直到今天,一条海峡阻隔了两岸,不晓得阻隔了多少的家庭,造成了多少的不幸哀怨……希望各位能够‘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这番话情真意切,感人至深。5月1日,在西安清凉寺,他拜祭祖母墓,一句“这一刻对我以及对我们连家来讲,都是永远难以忘记的一刻”,催人泪下。5月3日,在上海,他和送行的人依依惜别。“总的印象就好像我们这两天在上海一样,看到整个大陆的成就创新、新天地。我们也希望杨柳青时不但忆故人,还可以和大家再来在一起。”

  当连战结束“和平之旅”回到台湾时,迎接他的已经是一个崭新的局面——他本人一扫败选之初的黯然,树立了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的形象;国民党党内的悲观情绪也一扫而光,“国民党输了执政权,找回了传统与责任”。

  难得的是,就在个人声望达到顶峰时,连战激流“隐退”。2005年7月,他卸任国民党主席之职。之后,他拒绝参选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全力支持马英九参选。他唯一保留的头衔是“国民党荣誉主席”,工作的重心则都在两岸关系上——2006年4月,二访大陆,并出席首届两岸经贸论坛,达成大陆对台农业合作的20项优惠措施;2007年4月,三访大陆,出席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达成两岸在直航、教育、旅游观光领域合作的意向;2008年4月,四访大陆,达成两岸携手应对金融危机的10项措施;2009年11月,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胡锦涛总书记达成“争取年内启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协商进程”的共识……

  可以说,近几年,两岸关系的每一步发展,都与连战的努力分不开。台湾媒体曾感叹:“当台湾充斥着谢长廷这类‘声明退出政坛、还要继续干政’的政客时,连战这种不求名利、默默为国民党和两岸关系耕耘的人,实在太少了。”

  冷静面对儿子被枪击

  2010年11月26日,在台湾五大城市(台北市、新北市、大台中市、大台南市、大高雄市)市长选举投票前夜,新北市的助选现场突然响起枪声。连战之子连胜文遭歹徒袭击,子弹贯穿脸颊,“再偏1厘米就没命了”。

  此时,连战正在台北市为国民党台北市市长候选人郝龙斌助选。得知儿子遭枪击的消息后,他匆匆赶到医院,简单探视了一下,又迅速返回助选现场。他没有煽情地讲述儿子的伤势,也没有煽情地要求大家将选票投给国民党,只是平静地继续助选。

  12月26日,连胜文遇袭后首次接受媒体采访。他哽咽着说:“我一生只看过父亲两次落泪,一次是我的祖父连震东去世时,一次就是我这次受枪伤。”人们这才知道,连战当天能够镇定如常,并不是不难过,而是他的修养让他将内心的悲伤隐藏了起来。毫无疑问,这完全是为了国民党。

  连战一直有“国民党安定剂”之称。2004年3月20日,台湾地区进行选举投票。然而,就在投票日前一天,“3•19枪击案”发生了——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和吕秀莲莫名其妙地遭到枪击。刹那间,原本胜券在握的连战和宋楚瑜组合,丢掉了优势,形势迅速朝着有利于民进党的方向发展。国民党阵营乱成一团,有人主张将选举造势活动继续下去,有人建议围绕民进党的枪击案阴谋开展抗争活动。最后,连战一锤定音,决定立即停止选举造势活动,赶赴医院慰问受伤的陈水扁和吕秀莲,并同意第二天按时投票。事后,尽管国民党以微弱差距输掉了选举,但很多人认为,连战镇住了局面,没让台湾陷入两党激烈对立的状态,为国民党赢得了“识大体顾大局”的声誉。

  今天的岛内民众,对连战有3个印象:第一,他是台湾21世纪“最悲剧的政治人物”,“两次选举都输给了陈水扁这样的鸡鸣狗盗之辈”。第二,他是“国民党中兴重臣”,“把从国民党分裂出去的新党、亲民党重新整合到泛蓝阵营里”。第三,他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功成不居、揖让谦恭”。台湾媒体对他的评价是:“10年来,他没有当过一天台湾地区领导人,但他在台湾的重要地位,没有哪个政治人物可以和他相比。”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承认“九二共识”,不当“麻烦制造者”,实现两岸“三通”

  马英九,把台湾带出困境

  《环球人物》杂志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最近四川发生大地震,灾情十分惨重,台湾人民不分党派,都表达由衷的关切,并愿意提供实时的援助,希望救灾工作顺利、灾民安置与灾区重建早日完成。”2008年5月20日,宣誓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马英九,在就职演说中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8天前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的慰问之情。这一幕,让两岸人民和全球华人深为感动。

  马英九的当选可谓是“万众期待”。当时,经过民进党8年的折腾,台湾经济恶化,两岸关系严重倒退,国际社会视台湾为“麻烦制造者”……就任两年后,马英九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岛内经济高速复苏,两岸关系大为改善,台湾的形象得以重塑。可以说,在21世纪的头10年,2008年是台湾命运的转折之年。

  对台湾经济的“信心喊话”

  2010年11月11日,马英九表示,台湾的经济情势开始往好的方向转变,2010年前半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3.1%,预计全年可达8.2%,同时失业率已从1年前的6.13%降至5.0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相对保守,但也认为台湾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5%,“将居于‘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之首”。而此前的10余年,台湾经济一直处于“亚洲四小龙”的队尾。

  马英九上任之初,国际石油价格正处于历史最高峰,而台湾已有半年多没有调整过油价,涨价势在必行。同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台湾出口锐减,经济形势恶化。一夜之间,“批马”成了岛内的风尚。

  2008年9月,马英九一面责成副手萧万长成立“财经咨询小组”,负责为财政政策提供参考意见,一面放手让有关部门制订振兴经济的应急方案。而台湾民众印象最深的,则是马英九的一次特殊亮相——在几个随员的簇拥下,他走进台北市的一条商业街,挑了一双价格适中的皮鞋,并从皮夹中拿出现款买下。马英九一向不喜欢逛街购物,但此次为鼓励民众消费,他主动让电视镜头跟拍自己的购物行程。

  2009年4月15日,马英九出席台湾能源会议。这是他出席的少数几次重大经济会议之一。5月19日,他召开记者会,向岛内民众进行“信心喊话”:“台湾有一句俗话,‘树头站得稳,不怕树尾做风台(闽南语)’,只要你有准备,则不必过度担心环境的变化……我们要有准备,苦日子还要再撑一段,但是今年下半年,情况会显著改善。”

  在各种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第四季度,台湾迎来复苏性增长。

  “摊在阳光下的来往”

  在与大陆的交往中,马英九堪称历届台湾地区领导人中的“异数”。蒋氏父子试图和大陆建立“秘密接触”;李登辉、陈水扁向来以破坏两岸关系见长;马英九对大陆奉行的则是“摊在阳光下的来往”。

  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时,马英九十分认同“胡连会”成果:“连主席跟中共所达成的五项愿景,实际上几乎把我们长期的主张都涵盖进去了。”

  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前几天,马英九忙于为“汶川大地震”募捐。2008年5月13日下午,他前往台湾红十字组织办公室,捐赠20万元新台币,还呼吁民众捐款、捐助。5月18日晚,岛内举行“把爱传出去”大型赈灾晚会,马英九夫妇亲自到场,担任募款义工:“话不用多说,赶快行动。”这场晚会最终募集到了2.2亿元新台币。

  就职后,马英九立即启动国共两党会晤平台。2008年5月28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北京,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举行“胡吴会”。两岸在恢复海基会和海协会协商、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熊猫入台等问题上形成共识。2008年6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行访问大陆,与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举行“陈江会”。中断9年的两岸“两会”协商正式恢复。

  到目前为止,马英九公开会见的级别最高的大陆官员,是现任海协会会长陈云林。2008年11月3日,陈云林率领海协会代表团首次访台,与海基会签署了包括两岸“三通”在内的多项协议。11月6日上午11时,马英九与陈云林夫妇会面、拍照,随后发表了致词并交换礼物。对此前引起广泛关注的称呼问题,马英九称陈云林为“陈会长”;陈云林在将一幅《骏马图》赠送给马英九时说:“这幅画是送给您的!”两人以这种方式巧妙地化解了两岸交往中尚难以解决的马英九的称呼问题,堪称国共两党政治智慧的一次体现。

  2008年12月15日,两岸正式实现“三通”。当天,马英九来到高雄港。“我是以百感交集的心情参加两岸直航首航仪式的,”马英九回顾了1992年他担任“陆委会副主委”时发表的《两岸直航的问题与展望》白皮书,“没想到,自己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6个半月就实现了16年前的目标,十分欣慰。”

  截至目前,两岸在“陈江会”框架下共签订了15项协议。

  绝不当“麻烦制造者”

  民进党执掌台湾时期,屡屡用破坏两岸关系的言行,把美国拖进台海危机,被美国视为“麻烦制造者”。马英九在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初,就向美国喊话:“‘台独’不是国民党的选项,我们绝不会像陈水扁那样在亚太地区制造麻烦。”

  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马英九开始实施“活路外交”政策。所谓“活路外交”,是指摒弃民进党执政时的“烽火外交”与“金援外交”,采取低调、务实的“外交”政策,希望以不牺牲台湾权益、兼顾台湾尊严为前提,从共同利益出发,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建立两岸互信,达成“外交休兵”。

  2008年8月12日至19日,马英九率团出访巴拉圭与多米尼加,途中“过境”美国西海岸。其间,他极为低调,“不安排媒体公开采访”,且不安排与美国政要见面。这些做法,与陈水扁多次借“过境”冲撞美台关系与两岸关系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今的台海局势正处于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好的时期。这也为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增添了砝码。马英九在其中的贡献,不应被抹煞。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