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环球人物》专区 > 《环球人物》最新

世界,在激荡中走向未来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2011年01月17日09:56

  

  李荣融,让国企增值14万亿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苏睿

  “我自己评价自己是一个忠臣,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事业,为党、为国家、为事业无怨无悔。”2010年8月24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第一任主任李荣融,在卸任感言中如是说。

  1944年12月出生于江苏苏州的李荣融,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电化学工学专业。1968年7月毕业后,他一直在江苏任职,直至1992年进入经贸委。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做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决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5个月后,一个独一无二的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资委,正式挂牌成立。

  2003年春节长假过后的第一天,温家宝总理告诉当时还是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经贸委”)主任的李荣融,国务院决定让他去领导国资委。后来,李荣融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当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没底”,“总理那次大概也急了,荣融,你职能当中最后不是有一条‘国务院交办事项’吗?就算我交办给你的!我说哎哟,那不敢当,我一定把它承担好,您交办的我还说什么呢!”

  国资委成立之初,旗下有196家央企,主业种类繁多,工作没有头绪。李荣融坦承“当时很压抑”。而且,人们都担心大权在握的国资委会成为“婆婆加老板”,而央企将成为“受气的小媳妇”。对此,李荣融说:“绝不会!那种‘小媳妇’日子我过够了,我绝不让我的企业吃第二遍苦。”

  上任后,李荣融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2003年10月31日,国资委正式公布《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以摸清“家底”,核实资产质量。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动作,最初遭遇到了重重阻力。有人曾善意地提醒他“别太认真”。但他坚持花了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清理完毕。2005年10月17日,在他的主持下,央企首个董事会试点——上海宝钢董事会试点设立,此后逐渐得到推广……

  李荣融喜欢别人称他“李老板”。在这位“老板”管理的7年间,我国的国有资产从7万亿元增值至21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行列的央企从6户增至30户;196家央企经过调整、重组,减为123家……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平稳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李荣融毫不掩饰自己的自豪感。事实证明,他多年的努力,的确得到了回报——在2008年开始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实现平稳增长,靠的就是央企的稳健发展。这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不言而喻。

  如今,66岁的李荣融已经淡出公众的视野,但作为国资委的元勋,他的功劳将被历史铭记。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王传福,“全球电动汽车教父”

  他说:“未来引领世界汽车市场的,不是美国人,也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孙夏力

  随着《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草案日前出炉,未来10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将达到全球第一。对王传福来说,这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个人正在这个世界上做出伟大的事情。”美国著名投资银行家芒格曾这样评价王传福。而王传福的同事、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钧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说,在他眼里,王传福是个务实、低调、敢做敢当、善于把握机会的人。

  现年44岁的王传福,出生于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198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后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1990年毕业后留院成为一名研究员。1995年,他下海经商,用借来的250万元注册了一家名为“比亚迪(BYD)”的公司。这个名字源自英文“Build Your Dreams”,意即“实现你的梦想”。

  比亚迪最初从事的是手机充电电池制造业。当时,这还是日本人的天下。但王传福不信邪。经过潜心研究,他有了自己的电池生产技术。现在,比亚迪已成为继日本三洋之后,世界第二大手机充电电池供应商,占据全球近15%的市场份额。

  2003年,王传福进军汽车市场,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王建钧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当时,国内外各界都不看好比亚迪的这个举动,但我们坚持下来了。如果没有王总的执着,比亚迪也许会错过中国车市最好的发展时代。”王传福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很早就敏锐地意识到,电动汽车将是未来全球汽车行业的一个发展大势,因此早早成立了电动汽车研究部,全力打造电动汽车。他曾雄心万丈地说:“(在研发电动汽车方面)我们比日本整整提前了20年,到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市场的,不是美国人,也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

  据说,为了提高比亚迪汽车的质量,王传福曾买来好几辆宝马车,让技术人员拆开研究。见大家不敢下手,他抡起锤子就砸了下去,然后说:“你们可以开始了。”这一锤,为比亚迪的生产模式定下了基调——仿制。尽管这一做法引起了不少争议,但比亚迪汽车实实在在地成长起来了,每年的销量增速都超过100%。2007年,王传福豪言:“比亚迪计划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

  王传福的创举,赢得了巴菲特的青睐。2008年,巴菲特以18亿美元认购了比亚迪10%的股份。之后,他曾多次自称“比亚迪员工”,还对只能认购10%的股份感到遗憾。

  有人说,如今的王传福,已经成为“全球电动汽车教父”。这无疑是他受到众多欧美投资人追捧的最大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带给其他中国企业家的启示更值得关注:中国企业要敢于离开全球产业分工链条的底层,因为“西方所谓的‘技术优势’其实只是‘纸老虎’”。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