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庆祝建国60周年最新访谈

国民先买房后结婚背后:对未来生活无保障恐惧

  迈向福利社会系列七:婚姻爱情VS养儿防老

国民先买房后结婚背后:对未来生活无保障恐惧

    不堪重压的80后

  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吴江一直马不停蹄地跑客户,“累得够呛”他感叹到。

  去年这个时侯,做纺织品出口销售业务的他,第一次感受到入行以来的“外销寒流”。他在年终总结的博文里这样写道:“一年来,在工头带领下四处找活干,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也想干一番事业,攒点银子,回家过个好年……起初也算风生水起,前途一片光明,但金融风暴,将计划都吹乱了套。许多同行,都打包回家了。”

  他也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了,但危机之下,很多白领在此时都不敢跳槽,吴江也一样。在城市,这些所谓的白领正在被越来越多生活压力所压迫,“买房,我现在就没有想过,连个正式女朋友也没有。”吴江叹了口气,“连老婆都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娶,结婚也花钱。”

  吴江老家在湖北,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如果按照父辈们的说法,他们应该感到更幸福才是,因为他们吃得饱、穿得暖,还能从农村娃变为城市人。但对于仅有一个姐姐的吴江来说,生活压力并没有减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让他肩负了更多的家庭责任。

  “父母都那么老了,再让他们干农活,自己心里都过意不去。但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也只是一个打工的。”吴江想让父母享享儿女福,但他知道,至少目前自己有心无力。

  面对爱的不同选择

  日本前任首相麻生太郎,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谈到年轻人结婚问题时说:“如果没有钱的话,还是不要结婚比较好……因为一定程度的生活水准未能维持的话,自己就没有自信。完全不工作的话,很难赢得对方(结婚对象)的尊重”。

  过年时,吴江和一帮初中同学聚会。他们已七年没有聚在一起了。有的女同学早已到了婚姻中“七年之痒”的阶段了。

  在聚会时,每个人都在叙述着过去几年的生活经历。有的人去东莞淘金,却遇上金融危机,空手而归;有的人被车撞过,一边庆幸自己还活着,一边却担忧工伤补助、医疗费用的报销;有的人当上了村官;有的人刚大学毕业,正忙着北漂、南漂中找工作……

  去年刚刚从大学毕业的赵文,为找工作从北京一路向南。在苏州终于找到工作的他,却并没有安心工作。而是辞了工作,回到武汉,只为了追一个女孩。

  这个事不幸被赵文的妈妈江阿姨知道了,忍不住责备他。“我妈说金融危机,找工作那么难,我却为了一个女孩,把工作给辞了。搞得现在又没工作了,也没追到那个女孩。”赵文的这一举动,让江阿姨随后给他设置了找工作范围——仅限武汉。因为作为单亲家庭,江阿姨养了这一个儿子,就是要老了有个照顾。但赵文目前这样的行为,却让她不敢放心。

  同学肖易是吴江一直喜欢的女孩,趁着聚会,吴江说:“这些年一直的努力,是希望能给你安稳生活的,至少目前,我还算可以了。”他并没有把话说的很满。因为他觉得肖易现在还在北京上学,如果让他为了女孩而放弃现在的工作,到另一个城市重新开始,他做不到。

  经济安全才能婚姻安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现代各个领域畅行,但是否也包括爱情婚姻?

  吴江知道自己还喜欢这个初中同学,但他也知道,漫天都是信奉“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论调的女大学生,在预计到未来的种种生活风险后,她们都不再那么理想,包括对爱情。他也不确定未来的事情会怎样发展。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陈志武在一场“婚姻中的利益与爱情:人值多少钱”的报告中,做出了这样的论断:生存需求和利益驱使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婚姻基础。爱情到中国的时间,不过几十年。因为数千年的婚姻,更多的是一种道德需求、生存需求和性需求,比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现在,大多数人实现了经济安全,才使得爱情成为婚姻的基础越来越明显。”陈志武说现在爱情回归到婚姻,但确实如此么?

  “礼仪教母”周思敏认为,现在的人是既想要爱情,又想要房、要车,确实参杂了很多物质因素。比原来60、70年代的人复杂很多。而社会保障也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婚姻与爱情的关系,即使是在物质条件不错的今天,也在逐渐被异化。

  在一家情感杂志工作的庆雅,从她对无数年轻人的来信中判断,现在的社会不考虑出身、环境等因素的理想爱情,不会持久。“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我没有见过。”

  在媒体上,“女大学生毕业不急找工作,急着找老公”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嫁个有钱人也成为女孩子们日常的谈资。对于男人来说,先买房,然后考虑娶老婆,也早已成为职业和人生的规划。

  过时的养儿防老

  陈志武曾做过“夫妻为什么要生孩子?”的调查,发现在北京等大城市,有61.8%的人选择“出于爱”,而农村,这一比例只有20%。而对于养子防老这一选项,大城市和农村的选择比例,正好与前一个选项相反。

  尽管人们的生育观念已经在变迁,但正如李银河在《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一书中的所言,农村居住的相对紧密,导致信息以及文化共享。个人在生育、婚丧嫁娶等各方面,都被村落文化所强制规范,个人无法摆脱。而且农村的经济收入、社会保障远不如城市,农民们不能把消除生活风险的所有预期,全部寄托在没有保证的经济收入上,也不能寄托在仅能维持生活的社会保障上。所以,养儿防老依然是农村人生存的重要保障。

  在城市,有稳定收入的白领、中产们,已经不再考虑养儿防老这个问题。现在对于他们来说,如何挣钱,挣更多的钱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比什么都重要。房子、孩子已经成为他们家庭生活的主题。

  在养儿防老日渐过时的今天,人们虽然已经很少指望孩子为他们养老,但新的生活风险又不断出现。“啃老族”如今早已不是一个贬义词,它越来越多成为一个现状。在北京,普通年轻人如果不啃老,他们在十年之内,都凑不出买房的首付。

  吴江没能加入这个行列,因为他在家种田的父母,还指望着他挣钱养家,而他的爱情和婚姻,也在不确定性中徘徊着。

  危机刚过,他又开始奔波了。(于阳)

    迈向福利社会系列:

    编者按:丈量中国离福利社会有多远

    引  子:一家人60年的社会福利 

  系列一:养老保障

  中国四类养老保障心态:顾虑—知足—迷茫—憧憬

    郑风田:新农保比其他惠农项目更提升人气和消费

    唐钧:新农保基金如何保值增值是关键

    养老保障中外对比:中国正形成混合型福利制度 

   系列二:医疗保障、义务教育

  中山古镇全民福利之憾:至今无一个镇复制成功

  中山古镇副镇长官华:搞社保缺的不是钱是理念 

    医保中外对比:全民医保是迈向福利社会第一指标

    义务教育中外对比:中国还需要财力和人力保障 

    系列三:住房保障

    郑永年:住房政策是新加坡基本国策 中国学不了

    英国住房保障:逐步变成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系列四:失业保障

     金融危机最大启示:就业保障才是天下第一保障 

     失业者自述:一个被救济过的人很难再拾起尊严

     失业保障不仅是社会福利更是促进就业的手段 

     系列五:中国社会保障综述

     郑功成:发展社保可走出危机更可化解社会风险

     系列六:福利社会在中国是否可行

     专家议福利社会是否可行:决定因素非经济基础 

     郑功成:迈向福利社会应当成为中国的追求目标

     郑秉文:美国非福利国家但社保模式适合中国学

★ 分列式、游行方阵看点
(责任编辑:bingqingwu)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