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视频更多>>

导读:她是英国史上唯一的女首相,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11年的记录。她尊重市场与自由,创造了英国经济奇迹;马岛战争中她高呼“大英帝国的旗帜一定要在马岛重新升起”;她支持里根的对苏政策,是西方第一位对戈尔巴乔夫摆出友善姿态的政要;她曾四次访问中国,在香港主权问题上感叹邓小平真残酷!
  凭借内政外交的强悍,撒切尔夫人被称为“铁娘子”。如今,她的生命走向了终点,一个时代也随之终结,但她的传奇却永不磨灭。[滚动] [图集]

撒切尔夫人葬礼举行 大本钟暂停报时默哀

[吃冰淇淋纪念撒切尔夫人:传其曾改进甜筒]
[遗体火化骨灰将与亡夫相伴 卡梅伦:葬礼隆重非常恰当]
[伦敦主教称撒切尔夫人引爆思想碰撞 中国驻英大使出席]

撒切尔赞一国两制 中方称其杰出政治家

[“钢”小平:微妙寒暄:中国不是阿根廷 领导人决不会当李鸿章]
[“铁娘子”: 曾引“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描述中英关系前景]

各方反应更多>>

独家策划更多>>

撒切尔与中国更多>>

人物传奇更多>>

铁娘子传奇

  • 出身:生于保守党家庭
    1925年生于英格兰的格兰森,其父拥有两家杂货店,政治立场倾向于保守党。
  • 求学:在牛津大学触及政治
    1943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化学专业。在校担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
  • 婚姻:嫁富商,后育孪生兄妹
    1951年与商人丹尼斯-撒切尔结婚。
  • 从政:毕业不久即步入政坛
    在1959年的大选中,她成为芬奇利市的保守党下院议员。
  • 出马:成为保守党领袖
    1975年,撒切尔夫人亲自参加角逐,终于成为保守党领袖。
  • 当选:英国首位女首相
    在1979年的大选中,一举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详细]

政坛大事记

  • 74天决胜马岛
    1982年,阿根廷军政府入侵马岛,撒切尔立刻下令英国皇家海军夺回。
  • 应对冷战期间苏联解体
    撒切尔改变西方势力此前的对苏和华约集团的"缓和政策"。
  • 促成香港回归
    1984年访问中国,承诺1997年7月1日把香港主权归还给中国。[详细]

我来说两句

撒切尔夫人生平回顾

直播

撒切尔夫人:从杂货商的女儿到政坛铁娘子

学生时代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 是该职位第三位女性

  撒切尔的童年时光是在英国林肯郡的格兰瑟姆镇度过的,她父亲在这儿拥有两家杂货店。她和她的姐姐Muriel就是在铁轨线附近的一所平房中长大的。 她于1943年加入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女子学院攻读自然科学,主攻化学。先后获得牛津大学理学士(1949年)、文学硕士学位(1950年)。她于1946年担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是该职位历史上的第三位女性。[详细]

英国历史史上最年轻的保守党女候选人 抨击工党政府高税赋

  在1950年和1951年的两次选举中,撒切尔输给了工党的Norman Dodds,不过在选举期间,由于她是史上最年轻的保守党女候选人,首次亮相赢得了极高的媒体曝光率。1959年,撒切尔当选为下院议员。她的处子秀演讲的主题是要求当地议会要向公众开放,并为她赢得了成功。 在1966年的保守党会议上,撒切尔强烈抨击工党政府的高税赋政策,称其为“不仅是走向社会主义,更是迈向共产主义。”[详细]

从“牛奶掠夺者”跃身成为英国首位女首相

  1970年,当时的保守党领袖希思任命撒切尔为教育大臣。撒切尔结束给小学高年级学生免费牛奶的做法,因此被冠以“抢牛奶的撒切尔”绰号。当时,没人看好撒切尔能成为保守党党首,更别说首相了。但1974年保守党大选失利后,党内急需新的路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撒切尔击败希思,1975年成为保守党领导人,四年之后,她领导保守党以议会43席的优势当选首相。[详细]

内政:经济上推行“新自由主义”,政治上奉行“保守主义”

撒切尔在经济上推行“新自由主义”

  由撒切尔执掌的英国政府是熊彼特经济学说主张者:即创造性与毁灭性是同源的。她通过实行低税收、小政府和大型经济部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推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通过调低直接税、调高增值税等方法改变英国税收体系;通过削减社会福利和政府开支减轻政府财政负担;通过实行高利率,控制经济自由化后随之产生的高通胀风险;通过坚持英国经济政策自主、反对欧洲一体化和加入欧元区,确保英镑和英国金融的独立地位,避免陷入连带风险。[详细]

在政治上,她奉行“保守主义”

  尽管“撒切尔主义”在经济上属于货币学派信徒,主张高利率、低通胀,和同期美国总统里根等所信奉的“供给学派”经济理论在许多思路上是相反的,但经济上主张自由主义,政治上主张新保守主义的脉络却是一致的。通过在1984-1985年以毫不妥协的姿态对抗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并最终迫使工会退让,她成功削弱了工会的政治影响力,在她上台前的1978年,58.9%的英国劳动者是工会成员,她执政10年后降至46.5%,1979年时工会成员总数高达1329万人,她卸任时,这一人数减少了400万。[详细]

外交:强硬的领导者,打赢马岛战争,反对欧洲共同体

毅然出兵马岛,击沉阿根廷航母

  1982年,在阿根廷占领马岛十周后,撒切尔力排众议不惧万里之遥毅然出兵,一举击沉了阿根廷唯一的航母“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把阿根廷从海军强国的名单上一笔勾销,此役打消了阿根廷武力解决马岛问题的念头。这场战争把她送进了民族传说,她成了现代的布狄卡女王。[详细]

“铁血无情”,对爱尔兰共和军绝不妥协

  20世纪,爱尔兰共和军被认为是国际恐怖主义的重要力量,他们以北爱尔兰独立为名,发动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为了打击这个恐怖组织,英国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关押爱尔兰共和军的监狱———梅兹监狱。1981年,该监狱发生在押犯集体“绝食抗议”事件。因为撒切尔夫人的“铁血无情”,持续7个月的绝食行动,竟饿毙16人。[详细]

反对欧洲共同体,坚定地反对欧洲货币体系

  1988年,撒切尔夫人在比利时布鲁日发表了一次演讲,阐述了自己对欧盟的前身欧共同体的反对。她认为该组织的作用只能是保证自由贸易和有效竞争。1989年6月欧共体峰会之前,财政大臣尼格尔-劳森和外务大臣杰弗里-豪试图说服撒切尔夫人加入汇率机制,废弃英镑的货币地位。他们以辞职为要挟,但是撒切尔夫人坚决反对这项提议。[详细]

发表反苏演说,抨击苏联“将大炮放在黄油前面”

  1976年,当时还不是首相的她在一次演讲中抨击苏联,最著名的一段是:“当我们把一切放在大炮前面时,他们却把大炮放在黄油前面。”作为回应,苏联《红星报》称她为“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对这个称呼却很满意,认为符合自己的性格。1991年,已经卸任的撒切尔夫人在一次演讲中阐述了“我们是如何瓦解苏联的”……[详细]

阻止德国统一:我们不需要一个统一的德国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柏林墙倒塌两个月前,时任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告诉戈尔巴乔夫总统,英国和西欧都不希望德国统一;她还明确表示希望苏联领导人尽一切可能阻止德国统一。1989年在莫斯科与戈尔巴乔夫会晤时,撒切尔提到席卷东欧的剧变,但坚称西方不会促进其脱离共产主义,也不会采取任何可能威胁苏联安全的行动。“我们不需要一个统一的德国,”她说。[详细]

曾经的盟友和对手

与盟友美国总统里根是“政治上的灵魂伴侣”

  撒切尔夫人她和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冷战中结成了特殊的联系。美国前第一夫人南茜-里根说, 在近代历史上“最关键、最困难”的时期,撒切尔女士和里根作为各自国家的领导者,结成了非常特殊的关系。[详细]

与阿根廷总统阿尔铁里兵戎相见 成为“现代布狄卡女王”

  1982年的撒切尔,在阿根廷占领马岛十周后,不惧万里之遥毅然出兵,一举击沉了阿根廷唯一的航母“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把阿根廷从海军强国的名单上一笔勾销,此役打消了阿根廷武力解决马岛问题的念头。这场战争把她送进了民族传说,她成了现代的布狄卡女王。 [详细][马岛战争大事记]

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与撒切尔关系曾陷困境 最终谅解

   戈尔巴乔夫指出:“1984年我们首次见面,双方建立了关系,这种关系一度陷入困境,最终我们取得了相互谅解,这对于改变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气氛以及总结冷战都是一份贡献。 ”[详细]
[内幕:撒切尔夫人策划瓦解苏联][俄专家:撒切尔令西方在冷战中胜出 获苏联尊敬]

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钢”与“铁”相遇,难免铿锵碰撞

   毛泽东曾形容邓小平是“钢铁公司”,而世人皆呼英国前保守党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铁娘子”。在香港问题谈判中,铁娘子与“钢小平”相遇,鲍威尔(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外交与国防政策顾问)说:他们“都是钢铁制成的,谈判风格都非常强硬”。[详细]

铁娘子手中的马岛反击战

    整个战争中,阿军死伤2300余人,被俘 11800余人,损失舰船 11艘,飞机117架,耗资10亿美元以上,间接损失20多亿美元。英军伤亡1032人,被俘210余人,损失舰船16艘,飞机34架,耗资约12亿美元以上。依靠战争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马岛战争本身就是最好的明证。而且,战后阿根廷政府检讨自己,当初开战的决策不但仓促,其中误判的成分也很大。[详细] [马岛问题的过去和现在]

█ 出招:加尔铁里先发制人 为转移国内视线

  1979年以来,阿根廷经济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为230%,货币发行量10.5万亿比索,创世界纪录。在这种背景下一举解决150年来英阿之间悬而未决的马岛问题,就成为军政府挽回声誉、缓和国内矛盾的最便利途径。[详细]

█ 接招:铁娘子的战争算盘 “支持我就是支持英国”

  撒切尔夫人做出了两项决策:一是军事行动仅限于马岛和海上禁区,不扩大到阿根廷本土,以控制战争规模;二是尽快将兵力投送至相关战区,以争取速战速决。当年4月5日,撒切尔夫人在议会上提交“派遣舰队远征南大西洋收复失地”的议案。[详细]

█ 较量:扭转局面的大战略 撒切尔夫人力排众议决定出兵

  4月5日,英军以“竞技神”号和“无敌”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特混舰队,共有37艘战舰,20架“鹞”式战斗机,58架各型直升机,3500名海军陆战队。由朴茨茅斯和直布罗陀启航。正在大西洋的4艘核潜艇也全速赶往马岛。[详细]

█ 全面交火:撒切尔掌握战争主动权 阿根廷人的哭泣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心理医生阿里-马古迪在回忆录中披露,密特朗说:“她威胁我,如果我不将卖给阿根廷的那些法国导弹的秘密给她,她就对阿根廷动用核武器。” 密特朗不顾众人反对,把雷达引导控制代码交给了撒切尔夫人。[详细]

铁娘子撒切尔的“仇苏”情节

    戈尔巴乔夫说:“我们之间逐渐地建立了个人联系,这种关系后来变得越来越好。最终我们达成了相互理解,而这也对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气氛的改变和冷战的终结做出了贡献”。在英国已不是日不落帝国的20世纪,英国这位女首相,她在美苏两国冷战的夹缝中,通过斡旋改变着两个国家和世界的命运。如果说苏联的解体是因它自身出现的问题,那压垮苏联这头庞大骆驼的加速剂毫无疑问,就是这个被苏联人称之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

█ 撒切尔夫人为何对苏联强烈厌恶?

首先,西方大多数人对苏联的情况知之甚少。撒切尔夫人对于发生在苏联集权体制下的残酷现实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但却也知之甚少。其次,苏联军事威胁黑云压境。《雅尔塔协定》的签订引起了撒切尔夫人对于“共产主义军事威胁”的深思。第三是苏联奉行“残酷的政治文化”,让她非常厌恶

█ 令苏联人头痛的铁娘子怎样炼成?

首先,撒切尔夫人新风“依靠镇压的体制不可能有诚信”的理念。撒切尔对于苏联人并不信任,她认为,“既然他们的整个制度依靠的是镇压,也就很难看出他们如何可能遵守协议。其次,撒切尔要表明自己不是软弱可欺的。他认为赢得尊重的唯一办法是明白无误地向他们表明你不是软弱可欺的。

█ 铁娘子对决“北极熊”

撒切尔把欧共体视作分化瓦解苏联的前沿。当做一个显示西方生活方式的窗口。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对苏政策表现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强硬基础上的缓和对话,后期随着戈巴乔夫上台,特别是在他提出改革与新思维后,则以和平演变为主。

█ 苏联解体时撒切尔夫人怎么说?

“苏联人民对民主有了更多感受”:苏联人民现在对民主已有了更多的感受,他们不会愿意失去它。他们应该像中、东欧的人民所做的那样来保卫民主——走上街头,让世人知道他们的想法。
“对冷战没有任何怀念”:无论在那时或以后,我对在外交上比较简单但却具有致命危险的冷战时代没有任何的怀念。”[详细]

数次访华图集

撒切尔夫人“斗法”邓小平:中英香港问题谈判

纪录片:中英香港问题谈判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情怀,严正驳斥了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宣布中国领导人决不当李鸿章,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维护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以后,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要求,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朝着1997年顺利回归、一国两制的方向稳步发展……[详细]

  • 与邓小平见面就互相挖苦

       1982年撒切尔见邓小平,邓说:“英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都下台了。欢迎您来呀!”二人聊到马克思,撒说:“马克思写了一部资本论,可他恰恰最缺资本!”

  • 邓小平:中国领导人不是李鸿章

      谈及香港回归,邓小平告诉撒切尔夫人,收回香港,是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意愿。“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 撒切尔锋芒毕露 邓小平绵里藏针

      记者分析道:撒切尔夫人锋芒毕露,邓小平绵里藏针。尽管撒切尔受丘吉尔影响极深,坚持传统保守主义哲学和强硬的经济政策,但在邓的面前,她毕竟还年轻。

  • 铁娘子跌倒在大会堂台阶上

      会谈结束,撒切尔夫人落寞地从门口走出,脸色凝重。当她继续往下走时,高跟鞋与石阶相绊,使身体顿失平衡,栽倒在石阶下,以至皮鞋手袋也被摔到了一边。[现场]

  • 撒切尔使尽招数 不断退却

      在1997年后香港主权问题上的抵抗没奏效,英国又谈判会场内外使出各种招数,但在邓小平面前,均告失败,中国政府毫不妥协。迫于形势,被迫在谈判中退却。

  • 历史性时刻终于到来

      经过一年多的风风雨雨和22轮艰苦谈判,中英终于达成协议。签约仪式从签名到交换文本,共用4分钟。邓小平、李先念来到撒切尔夫人面前,举起了香槟酒。[详细]

撒切尔夫人:“一国两制”是个机会

邓小平:中国收回香港对英国也有利的 撒切尔:我赞赏邓小平的智慧

  与邓小平谈判香港问题的最初,英国的打算是“续约”。“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撒切尔回忆道:“但这不可能。”“‘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早在我们谈判前就提出来了,是中国方面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结果首先用在香港问题上。撒切尔说:“我赞赏邓小平的智慧。”[详细]

撒切尔:伤心但不必耿耿于怀 到了中国人接手的时候了

  随着1997年6月30日的一场大雨,英国退还香港,大英帝国帷幕也最后拉上。那天,末代港督彭定康站在哭泣的女儿身边,神情感伤。记者问撒切尔夫人,她是否记得那场雨。撒切尔说,“是的”。她承认,“(那天)我伤心极了。”“但我想我不应该再对这个事情发表议论。这会招人厌烦的。”尽管伤感,撒切尔夫人强调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回归耿耿于怀,因为已经到了“中国人接手的时候了”。[详细]

“中国大陆没有吞掉香港 香港还是香港”

  2002年,撒切尔夫人的医生建议她停止一切社交活动,因为在此之前,她已经数度中风,而频繁的社交活动会对这位老人的健康不利。这次她是在老朋友DavidTang的劝说下接受采访的。DavidTang受BBC的邀请,制作香港回归十周年的专题片《香港:十年变幻》。香港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说,“政治转型进行得很顺利。大陆没有吞掉香港,解放军也不(像人们害怕的那样)遍地都是。香港还是香港。”详细]

五次访华,两次为商谈香港问题

1977年第一次访华:身份为保守党领袖,游览了长城

  1977年4月,撒切尔夫人第一次访华。其时,她的身份还不是英国首相,而是英国保守党领袖。在访华期间,她游览了长城。[详细]

1982年第二次访华:与邓小平商谈香港问题,不慎摔跤

  1982年9月22日,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第二次访问中国。这一次,主要是为了解决香港问题。在与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激烈交锋后,撒切尔夫人却在人民大会堂前的石阶上摔了一跤。撒切尔夫人告诉英国广播公司电台记者戈登·马丁说:我同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会谈是友好的,我们承认有分歧,但是我们共同的目的大于分歧。[详细]

1984年第三次访华: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4年9月26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京草签,宣布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在同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1984年12月18日,撒切尔夫人乘专机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签署联合声明。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字。[详细]   

1991年第四次访华:称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

   1991年9月,已卸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第四次访华。11日,江泽民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撒切尔夫人。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将“市场经济”写上社会主义旗帜。撒切尔夫人访华时就曾“警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兼容,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化。”[详细]

1995年第五次访华:再次肯定“一国两制”是中英联合声明的基础

  1995年,香港进入回归倒计时。3月28日,应中国外交学会的邀请再次访华。在这期间,她与李鹏、乔石等会面,并再次肯定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是中英联合声明的基础。[详细]

曾入选20世纪最有权势女性排行榜

英国最具权势女人:撒切尔

撒切尔夫人死后,很多人将权势女性概念又拿出来说了又说,其实美国《时代周刊》曾评选出了20世纪25名最有权力的女性,英国铁娘子、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特瑞沙修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甚至流行指标麦当娜都有上榜,中国唯一入选的女性则是江青…[详细]

充满争议的“铁娘子”

事实上,英国人对撒切尔爱恨交加,支持者认为她带领英国走出了经济困境、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反对者认为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自大狂,几乎毁掉了英国的福利制度。争议从1979年撒切尔入主唐宁街10号开始。上台之初,她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她削弱工会组织的影响,对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私有化。然而,3年后,英国失业率急剧上升,民众抗议之声不断,她的政治生涯危在旦夕。

战争为她提供了转机。英国和阿根廷陷入外交纠纷,两国对马尔维纳斯(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归属问题互不相让,最终导致谈判破裂。短短两个月时间,阿根廷守军投降,撒切尔因此获得“铁娘子”称号。[详细]

外界评价:暴君的眼睛 梦露的嘴

英国自民党领导人克莱格说,撒切尔夫人是英国现代政治史中具有决定性的人物。伦敦市长约翰逊说,在世界早已遗忘政治之际,撒切尔的记忆仍将会永存。法国总统密特朗说:“她有一双暴君的眼睛,一张梦露的嘴。”[详细]

外媒眼中的撒切尔:自大狂?杰出领袖?变革者?破坏王?

视频记录:多面铁娘子的传奇人生

相关专题

更多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