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石油公司,多数人都不喜欢高油价。油价上涨除了直接增加出行成本,还通过影响运输、能源、原料的成本,间接推高物价的整体水平。一路向上,不愿回头的国内油价已经超过美国的油价水平(当然,裸油价仍然低于美国);高油价不仅是中国的烦恼,伴随着国际油价的一路飙涨,每个国家都在钻研这本难念的经,各国在调控油价上又有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我来说两句]
企业(特别是针对垄断企业)的逐利的本性,天然的想逃避竞争,垄断价格,这就需要政府维持和推进竞争和市场化。
政府需要通过补贴、税收等各种宏观调控手段,调高补低,调和好油价调整问题上的各阶层社会利益,当然,这类手段必须杜绝行政干预,必须尊重市场规则。
在忽视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国民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油价向一个发达国家看齐显然是不适当的。
去年10月份开始的“柴油荒”在全国范围蔓延,中国石油领域两家独大的局面在此次事件中显露无疑,业界人士看得明白“石油市场高度垄断是"油荒"最为根本的原因。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生产与市场脱节,造成国内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失衡。”虽然垄断是多数国家的普遍情况,但是各国在反垄断上还是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详细]
|
![]() 中国成品油价是如何形成的? 按照发改委制定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中国的成品油价格由原油价格和合理的加工利润构成(包括炼化、储运、销售等环节)。原油价格参照国际市场,当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相应调整成品油价格,并且在油价超过80美元每桶时,逐渐扣减加工环节的利润。[详细]
| ||
|
4月7日起,国内成品油价再次上调,以北京为例,涨价后93号汽油每升7.85元,直逼8元大关。大概人们已经习惯于油价不断上涨,此次油价上调,市场反应平静。但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解释油价上调缘由时,顺便澄清此前坊间“中国油价高于美国”的传言引发民间质疑,发改委不免给人为石油巨头们“撑腰”的印象,政府是各方利益的调节者,应该将一碗水端平。[我来说两句]
征暴利税让油企涨价无利可图
|
降低附加税费,提供补贴抵消涨价压力
|
价格听证,争吵中寻找各方利益切合点
|
|
![]() 【国产原油咋卖了国际价钱】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5%,45%的原油采自国内。政府对开采国内石油收取的特别收益金低得可怜,致使石油巨头廉价占有属于全体国民的石油,然后按照国际价格卖给国民,这正是石油巨头业绩连年“飘红”的最大秘密所在。人们希望采自国内的石油能起到平抑国内油价的作用,为抑制通胀作些贡献,可惜这个愿望只是泡影。国内油价一直与国际接轨,并且选择性接轨。 | ||
|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