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汇率是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肇因”吗? 自2005年人民币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30%,而同期美国内失业率却由5.1%升至8.3%。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美对华贸易逆差却锐减了412亿美元,美新增制造业失业人数反而由上年的47.3万猛增至152.3万人。把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和美国失业率挂起钩来恐怕过于牵强。 |
|
█ 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经营环境在恶化吗?
调查显示,超过3/4的受访者预计2012年企业收入将高于去年,39%的企业在华利润率高于全球利润率,82%的企业计划追加在华投资。苹果公司2011年在华销售额130亿美元,业绩仅次于美国本土。麦当劳2011年在华新开200家餐厅。星巴克咖啡在中国以四天开张一家新店的速度扩张。可以试想,如果中国投资环境不断恶化,以逐利为本的美国企业恐怕早就作“鸟兽散”,更不会傻到继续追加投资和扩张了。 |
|
█ 美国在对华贸易中“吃亏”了吗?
2000年至2011年,美国对华出口从162亿美元迅猛增长到1039亿美元,累计增长542%,而同期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仅增长了80%。美50个州中有48个州对华出口增幅超过三位数,其中20个州增幅超过四位数。2011年,美输华农产品总值升至233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农民从中受益4000美元,中国也首次成为美农产品最大出口市场。美国凯托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美从中国进口的3200多亿商品中,有超过3/4是服装、鞋帽、玩具、家电等改善美民众生活和办公条件的消费品。过去10年,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使美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平均为每个美国家庭增加了1000美元的可支配收入。[详细] |
|
█ 中国刻意追求对美贸易顺差吗?
中美贸易存在不平衡,主要是由于全球化格局下国际产业分工不同所引起的。2011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到2023.4亿美元,但其中80%来自加工贸易,60%来自美资企业。在加工贸易环节中,中国国内的增值部分仅为15%-20%。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贸易顺差或逆差只是一个符号,不能反映出真正的利益分配情况,将所有顺差计算到中国头上也是不公平的。此外,美国严格控制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据推算仅这一项就使美国厂商每年在中国丧失约300至500亿美元的贸易机会,从而进一步限制了改善中美贸易不平衡状况的努力。 |
|
█ “中国制造”取代“美国制造”了吗?
中国制造业虽在产出上略高于美国(2010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出的19.8%,美国为19.4%),但总体水平仍与美存在巨大差距。目前,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率均仅为美国的4%左右。以销售一台苹果手机为例,代工工厂仅能分到0.5%的利润,而苹果公司的利润率则高达58.5%。根据美国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报告,美国消费者在“中国制造”商品上每花一美元,平均就有55美分流向了美国本土服务业,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中的美国成分占55%。同时,中美两国劳动力成本差距却逐步缩小。过去8年,中国平均工资年涨幅达到或超过了15%,而2002年至2010年间,美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下跌11%。美波士顿咨询公司报告预测,未来5年将有15%的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美本土,其中制造业行业包括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家具、塑料和橡胶制品等,这些类别的商品占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近70%。
|
|
█ 中国持有美国债威胁到美国家安全了吗?
虽然中国是美最大的债权国,共持有1.18万亿美元美国债(截至2012年2月),但仅占美15.5万亿美元国债总额的7.6%。目前,大部分美国债仍由美联邦政府、社保和退休基金以及美民众持有,外国投资者可以认购的部分仅为总额的1/3左右。即便是在外国主要债权人持有的美国债中,中国所占份额也仅为35%。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持有美国债的比例都不足以威胁到美国家安全。[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