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焦点新闻

多哈大会所有问题在两分钟内解决

解振华:完全达到中国预期 对结果满意

中国代表:美方强制中国减排是本末倒置

解振华怒斥发达国家 质问承诺技术和资金在何处

中国团团长:中国已尽最大努力 发挥建设性作用

德班聚焦:解振华吁各方以诚心办成事 切勿搅局

解振华:应对发达国家减排承诺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中方否认“基础四国”不和传闻 称德班谣言很多

直击德班大会现场:气候危机与绿金变革

互动活动:我们的气候我们的未来 明信片设计大赛

预告安排:德班大会“中国角”边会系列活动日程

环保之路:谈判格局未生大变化 气候谈判20年大事记

数字解读:假如全球气温再升4度 人类将面临空前灾难

更多关注:搜狐视频德班气候大会专题

全球变暖:美景消逝 灾难不断
1 2 3 4 5 6
《京都议定书》的前世今生

《京都议定书》规定各国减排目标

  京都议定书,目标是2008年~2012年,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保持1990年水平,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别增加10%、8%、1%;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详细]

《京都议定书》为什么不能死

  《京都协议书》兼顾了很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较低要求的减排任务。多次模型测试表明,即便各国都做到承诺减排量的上限,全球升温到2020年控制在2摄氏度的目标仍不可能达成,而是要达到3摄氏度。不能让《京都议定书》就此死亡,后果非常严重。要再出一个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公约,又需长期谈判,而且很可能更松散,更缺乏雄心和约束力。

第二期承诺,各国利益条件难一致

  承诺一定会签署第二轮《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仅有挪威和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态度模糊,只表示有类似意愿。俄罗斯、加拿大和日本则明确表示不签字;之前退出《京都议定书》的美国,一直希望采取自愿承诺减排体系。而向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最为积极的欧盟,表示在美国需做出可比性的减排承诺,发展中大国要做出相对的自主减排努力的条件下,欧盟愿意认可第二承诺期。

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国际经济政治较量依旧复杂交织

  由于《京都议定书》将在2012年到期。启动后续谈判大致有两条途径: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依据相关条款明确发达国家和转轨国家的未来减排义务,或者谈判一个新的议定书。美国由于不是议定书缔约方,只同意参与讨论。发展中国家的参与问题暂时未列入谈判议程。国际气候谈判是一场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和政治较量,国际气候制度变革无疑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双轨机制还可以走多远?

什么是双轨制

  就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作出决定,实行区分的原则。一个就《京都议定书》附件一指定减排目标的发达国家制定2012年之后第二承诺期的减排义务进行谈判和磋商,一个则是就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广泛国家的合作行动进行谈判。

发达国家VS发展中国家,谁都不想要义务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采取措施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而在各自国家利益面前,谁都不愿承担更多的义务。但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外,又冒出了新兴经济体,这里面的一些因素也非常复杂。

双规机制不对称,“双轨合一”呼之欲出

  《京都议定书》轨道的谈判,难以提高减排目标;而美国一直游离于《京都议定书》之外,其一切承诺要以新兴经济体的承诺为前提条件。《坎昆协议》中关于《公约》下的谈判内容,分歧明确,形成共识的前景也明确。
  这也就意味着,目前的双轨谈判机制,已经出现明显不对称现象:《公约》腿长,《京都议定书》腿短,谈判的重心已严重偏向《公约》轨道。如果《公约》下的谈判形成有法律约束意义的国际协定,有可能出现气候谈判实质上的“双轨合一”。

放弃双轨走向何方?“形式上双轨,实际上的单轨”成最大可能

  2020年后的谈判,可能类同于《哥本哈根协议》的形式,在法律上只是存在单轨谈判。形式上双轨,实际上的单轨:作为一种折中或妥协,可能性最大。有了形式上的双轨,发展中国家将保有道义高地地位,发达国家也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承诺;《公约》下的谈判轨道,发达国家强化了对发展中国家的责任约束,发展中国家也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得到一定的补偿。

气候争端 通往多哈之路漫漫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框架公约》,英文缩写UNFCCC)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详细]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气候变化大事记
环保大视野:气候灾难危及全球
国家利益驱使:各国气候立场一览
60亿吨排放如何减?
科学家已经明确表示,全球升温必须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否则全球将会面临环境的极端退化。根据联合国环境项目(UNEP)的报告,哥本哈根协议所承诺的减排量,不足以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要想达到目标,世界仍需减少约60亿吨温室气体排放。这60亿吨,各国又如何分担呢?

美国:回落至1990年水平

美国总统奥巴马承诺到2020年碳排放量回落至1990年水平。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拟定到2020年减排17%的目标。

欧盟:减排20%以上

无条件承诺到2020年较1990年减排20%以上。同时承诺抬高减排幅度至30%,前提是各工业化国家同意相当水平的减排力度,共同促成国际条约的签署。

挪威:较1990年减排40%

首个承诺到2020年较1990年减排40%的国家,这与发展中国家要求富裕发达国家做出的减诺幅度一致。同时还承诺在2030年前成为“碳中立国”。

英国:到2050年减排380%

承诺到2020年和2050年分别减排34%和80%,并受法律约束。国内拟订的低碳转型计划和国家能源政策声明包含了实现该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中国:降低40%-45%

承诺到2020年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40%至45%。对发展迅速的经济体而言,即使不采取严格的排放干预措施,碳强度也会在一段时间后降低。

巴西:自主减排38%至42%

承诺到2020年自主减排38%至42%。巴西计划林业发展措施,包括到2017年将森林非法砍伐面积减少70%,该数据最近被更新为到2020年减少80%。

日本:较1990年减排25%

202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由原先较2005年减排15%(较1990年减少8%)抬高至较1990年减排25%。

俄罗斯:减排20%至25%

承诺到2020年较1990年减排20%至25%,之前做出的承诺是减排10%至15%。

澳大利亚:减排25%

承诺到2020年较2000减排25%,前提是哥本哈根大会上能达成宏伟的全球减排目标。

印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2008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包括了到2020年可再生电力能源比重提高至15%的目标。

印度尼西亚:减排26%。

承诺自愿使用国家预算到2020年减排26%。如果国际提供资金援助,能源和林业部门将减少41%的碳排放量。

墨西哥:减少5千万吨

2008年气候变化特别项目包括86个阻碍碳排放量增长的具体目标。目标到2012年前减少5千万吨。
穷富国60年博弈:谁先迈出第一步

虽然每个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形成共识,但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阵营分歧严重,数十年的谈判更像是口水仗难获突破,即使能够达成某项共识,履行过程中也扭扭捏捏,更有甚者将气候问题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幌子,令人心寒;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个体利益,有着不同的诉求,气候合作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在利益的牺牲中才能有所进步,谁会为人类明天迈出第一步?我们期待着…[详细]

责任承担:发展中国家拿人均排放量与历史排放量说事

发展中国指责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在人均排放量与历史排放量上远超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气候责任…[详细]

责任承担:发达国家推崇拿总排放量作为担责依据

发达国家指责发展中国家片面注重经济忽视环境保护,在当下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相当比重,要求据此分担担责…[详细]

碳关税:发展中国家指其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发展中国家指责发达国家以碳关税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不仅无助于解决气候问题,反有掀起贸易保护主义之嫌…[详细]

碳关税:发达国家应对高耗能产业“法宝”

美国等发达国家认为对不能达到进口国节能和减排标准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将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详细]

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短期难摆脱高耗能产业

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因素,难于摆脱高能耗的产业模式,在吃饭与环保问题上难以抉择…[详细]

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力推环保产业淘汰传统产业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发展环保产业上具有资本、技术等优势,不断淘汰或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详细]

合作模式:发展中国家缺少发达国家援手陷孤立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虽然均呼吁展开合作,但几十年来因各方利益难调和双方所谓合作难获突破,双方彼此仍显孤立…[详细]

合作模式:60年前所做承诺难兑现 不能还是不愿?

发达国家在达成《京都议定书》时即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等援助,但60年来美国等国家却言大于行,援助了了…[详细]

生活小窍门:健康、省钱又环保
数字之道:2040年,未来开车不用油
科技改变未来:新技术应对气候变化

世界经济增长要在不加剧气候变化的前提下保持增长,就需要引入新的科技。 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就伴随着矿物燃料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以致许多科学家和政治家开始呼吁新的技术革命。

 
  • 清洁能源
  • 清洁交通
预先处理煤炭以减少排11放量、提高燃煤效率、捕获和封存二氧化碳等技术。 储量最丰富和分布广泛的燃料,能够维持现有工业,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 单位发电量消耗燃煤更多,产生重金属等污染物,煤炭为有限资源。 正在进行小规模试验,2050年前需要巨额投资(3万亿)。预计成本为5至13美分/千瓦时(正常燃煤的2倍)。
清洁煤技术
关注班德气候大会
·清洁煤为中美优先研究课题
·南非煤气化技术全世界领先
利用自然温度较高的岩石或地表下温度差直接给水加热或驱动涡轮。 在某些地区为常年可再生能源,家居采暖的高效方式,硬件设备使用寿命长。 只在特定地区适用,有可能在数年后枯竭,某些地区可能释放有毒气体。 目前全球总能力开发不足1%,美国和澳大利亚正投资开发新技术。预计成本为5至11美分/千瓦时。
地热技术
关注班德气候大会
·中国最大的地热实验基地
·冰岛地热发电传输欧洲大陆
利用核裂变释放出的巨大能量驱动涡轮。 丰富的历史经验和较发达的技术水平,可提供热量和电能,充足的燃料供应。 被认为存在风险,遭到环保主义者强烈反对,产生放射性废物,燃料存在被用于武器生产的风险。 沉寂多年后正重新恢复,许多新反应堆计划滞后。成本存在争议,有预计为4至8美分/千瓦时。
核能技术
关注班德气候大会
·中国成核电在建规模最大国家
·日本启动世界首座钚热核电站
开发利用潮汐、海流、海岸线和近海波浪的能量。 取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潮汐能源有规律可循,开发规模大小均可。 获取能量的最佳手段尚无共识,大型项目可能会破坏自然水流、潮汐和生态系统。 2030年前希望较小,技术还有不确定性。成本过高,15至30美分/千瓦时(燃煤的2至3倍)。
海洋利用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浙江沿海蕴藏中国四成潮汐能
·韩国建最世界最大潮汐电站
利用陆地或海上的风力驱动涡轮。 使用经验丰富,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较成熟,无限可再生资源,项目规模灵活。 间歇性资源,并非所有地区都有效,干扰雷达信号,噪音大,外观不佳。 目前风力发电约占全球电量供应的1%。陆地发电成本低于海上。能量存储成本较高是一大障碍。成本较低,7至14美分/千瓦时。
风能利用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内蒙古风力发电破200万千瓦
·阿根廷建世界最大风力发电网
收集日光能量,利用光能直接发电或加热液体来驱动涡轮。 无限可再生和零排放能源,无噪音,对当地环境没有影响。 和风力一样存在间歇性特点。目前的光电转换设计复杂,广泛使用需要大量化学药品。 美国投入巨资,欧盟计划在非洲设厂。成本仍然很高(13至35美分/千瓦时),预计将会下降。
太阳能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中国2020太阳能抵1.5个三峡
·美企建世界最大太阳能发电站
通过筑坝引水等方式以水流驱动涡轮发电,广泛采用的可再生能源战略。 公认的大规模能量来源,可用作能量储存。 水坝破坏生态系统,且带来公共安全风险,拦截水流导致腐烂物质淤积造成环境污染。 最廉价的发电形式之一,发展重点在小型水电设施。预计成本为2至6美分/千瓦时。
水电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从三峡工程看中国变革洪流
·挪威和美国水资源开发达80%
用于内燃机燃烧或氢燃料电池。 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清洁能源,产生的唯一副产品是水。 氢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通常要使用矿物和生物燃料,易燃性给储存和运输带来风险。 目前要准确预计成本为时尚早,美国家研究委员会认为研发工作需要花费550亿美元。
氢(公路,铁路)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我国氢燃料轿车驶上美国高速
·美国研究汽车快速加氢新技术
将电力储存在电池或被称为超级电容的下一代存储设备里用于交通。 原理简单,新型电力汽车效率很高,现有电力网络可用于充电。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来源。如果是燃煤发电,总体排放量可能还要高于汽油。 按运行里程计算成本低于汽油,但电池成本推高了汽车价格,需要新的基础设施。
电(公路)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中国正错失电动车发展机遇
·2009年日本的电动汽车元年
以植物或有机垃圾为燃料,从玉米等农作物中提取生物乙醇代替汽油。 混合生物燃料可以用于现有车辆,第二代燃料将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 生物燃料的种植过程需要燃煤,或许比其节约的数量还要多。原料种植可能占用粮食种植耕地。 有时比汽油低(取决于油价),需要考虑其对食品价格的影响。
生物燃料(公路船舶航空)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中国生物燃料可取代40%石化
·巴西石油公司巨资投生物燃料
燃烧或热解城市垃圾,热解会产生可燃气体、油和很多热量。 最大优点在于利用的是即将被送去垃圾填埋场的废料。 可能产生大量废弃产品,节约的二氧化碳排放数量不一,要视燃烧方式和燃料类型而定。 废物燃料技术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专家表示其可能在10年内和其他燃料展开竞争。
替代燃料(铁路,船舶)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世行1.2亿助中国沼气开发
·美新泽西州改建垃圾发电站
气候影片:灾难就在不远的将来
  •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2℃纪录片》
    导演:黄室净/洪雯丽/陈文茜
    第一部记录台湾气候变迁的纪录片。片中模拟台湾未来在全球暖化影响下的可能处境,也分析了台湾的各种“先天不良,后天失调”等问题。陈文茜表示,筹拍此片纯粹是为了教育下一代。

  •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海云台》
    导演:尹齐均
    《海云台》讲述灾难性海啸侵虐避暑圣地海云台时的震撼与救赎的故事,是韩影史上第一部灾难片。片中将幽默和感动注入个性鲜明的人物中,打造特有的‘以人为主’模式的灾难片。

  •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2012》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
    导演把世界末日提前到迫在眉睫的程度,模式化的故事已算不上新意和惊奇,“中国拯救地球”的噱头却是捞钱新招。强烈的视觉震撼下,人们也会想到:2012,我们的诺亚方舟在哪里?

  •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后天》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
    《后天》在5年前所制造出的视觉盛宴至今是灾难片中的翘楚。好莱坞不只制造危言耸听,它在某些时刻,还有很强的责任感。 后天,敲响的不只是警钟,它提前模拟的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

  •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愚蠢年代》
    导演:梵妮-阿姆斯特朗
    这是一部被包装为未来气候惊悚电影的严肃纪录片,2055年的地球已经沦为惨遭气候灾难摧残殆尽的炼狱:黄沙覆盖了拉斯维加斯、热到燃烧的悉尼歌剧院、宛如死城的泰姬玛哈陵…

探索书籍:气候变化真相不止一面
  •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森
    1962年它的出版如平地一声炸雷,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环境的预言引起极大的震荡。这部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明确提出了20世纪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却为人忽视的课环境污染…

  •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7年拯救地球》作者:比尔-麦克古尔奇
    英国气候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发出警告:2015年前,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必须达到稳定状态,否则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瘟疫饥荒干旱洪水飓风等在内的各种灾难将轮番席卷地球。

  •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我们的选择》作者:艾尔-戈尔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凭借《难以忽视的真相》一举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和诺贝尔和平奖揽入怀中,乘胜追击再出环保之作,"是全面采取全球计划解决危机的时候了,《我们的选择作出回应。"

  •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2℃改变世界》作者:山本良一
    15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分布图,让我们在触目惊心之余,不得不重新审视地球气候生态环境问题。本书系统描述基础上以科学分析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秘密:区区2℃就足以使人受毁灭性打击!

  • 关注德班气候大会

    《毫无来由的恐慌》作者:S-弗雷德-辛格
    全球到底是否变暖了?人类活动是不是罪魁祸首?否定者采取的是全然迥异于当前主流观点的态度,这样的观点在当今世界可以说是一股逆流。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应一些反潮流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