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庆祝建国60周年最新访谈

记者手记:我也想成美国老太太 今天花明天的钱

  迈向福利社会结束篇:记者手记

我也想成美国老太太 今天花明天的钱

  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故事

  还记得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是说一位中国老太太和一位美国老太太死后进入天堂,美国老太太说:“我终于还清了购房的抵押贷款”,中国老太太则说:“我终于攒够了购房的存款”。

  第一次看时,我还在上学。心想中国人的消费观念真保守,就像“守财奴”一样,到死也没能享受新的房子。

  其实,我妈妈也和故事中的这位中国老太太一样。她不敢过多消费,更不敢提前消费。尤其在我上高中之后,她更是不敢消费,每月除了基本生活费用和我的上学费用外,她几乎不再花钱,因为她要存钱供我上大学,甚至想给我攒一点将来买房子的钱。

  现在,我已经工作。在工资发下来的那天,我想得不是怎么消费,而是怎么能存点钱。我也变成了那个“中国老太太”,把今天的钱存起来供明天花。

  如果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美国老太太的积极消费、超前消费才是现实生活的天堂。但如果从中美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差别看,这个故事也许更加深刻。在美国,老年人有退休金,有免费医疗保障,还有健全的社会救助制度,人们的生活风险和后顾之忧并不多。而在中国,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养老金,医疗保障的水平也很低,即使是面向贫困人群的社会救济制度也不健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风险和后顾之忧非常多。

  我现在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也有住房公积金,但我还是觉得未来的生活风险非常大。我想买房,但北京的房价已经到了让我不敢想的地步。我不敢生病,一次重感冒也许就要花去上千元。我也不去想以后结婚有了孩子后的生活,在北京上幼儿园一个月就要两三千。

  农村老人的遗产

  2008年冬,我的大爷爷(爷爷的哥哥)去世。老人家的全部遗产是1230元钱,这些钱有一半是他生病时,爷爷送他买药的。和爷爷城市干部身份不同,大爷爷当了一辈子农民。大爷爷有7儿2女,在他日渐衰老不能再干农活后,他开始按年轮流到每个儿子家养老,每年每个儿子给他50元零花钱。有的儿女家,条件好他就过得好点,条件不好的他还要帮着干点活。因为大爷爷有儿有女,所以农村低保、五保户之类的补助全部挨不上,直到去年,因为大爷爷年满80,村里才开始每月发30元养老补助。

  和大爷爷这少得可怜的养老补助相比,爷爷的退休金每月有两千多元。他和奶奶有自己的楼房,吃饭穿衣看病也不会要儿女花钱,身体好的时候他和奶奶还出去旅游。平时儿女在经济上有点困难,他也会几千上万地给点贴补。

  农村养老保险今年开始试点。中央财政给每位老人55元钱,也就是说只要参保,至少能肯定每位60岁后的老人领到55元。这钱不多,但至少比大爷爷80后才能领30元的养老补助要多,比每个儿子每年给50元要多,只是我的大爷爷再也无福享受。

  在采访过程中,我会问每一位专家同一个问题——“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没有可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整体?”这个问题的背后,是中国社会保障的碎片化现状。比如养老保险,现在就有城镇职工养老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还有农民工、农村养老制度、五保户制度等数十种养老制度。这些不同的养老制度,所造成的就是不公平,不平等。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多数人是悲观的,他们认为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因为以往制度的漏洞、弊病太多。也有专家从理论上认为,在中国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并非难事。但这仅仅是纸上谈兵,因为真正的难题是我们的政策、理念有没有意识到,想不想实施。

  不可缺席的公众参与

  在采访郑功成时,我问他在提出“2049中国迈进福利社会”的概念后,有没有人说他理想化?他的回答中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理想不是梦想,更不是乌托邦,因为这是考虑到人民的需求。”

  确实,人民的需求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一决定因素。因为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过好日子,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过有保障有希望的日子。但从以往的历史来看,一旦建立了国家福利制度,国家、社会、个人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高度复杂。比如计划经济时期,享有福利的城镇职工被死死地捆绑在单位中,没有福利的农民也被死死地锁在土地上,社会丧失了流动性,个人丧失了选择的自由。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免费的福利。我们羡慕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但却很少关注他们的高税收。高福利必然意味着高税收,中国如何权衡税收和福利的度,如何通过福利的再次分配,化解社会矛盾,这都需要制定出科学、切实、长远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采访唐钧的最后,我问他对中国社会保障的未来发展是否乐观?他回答说既乐观又不乐观。因为社会保障要发展,首先要做到两点,一是国家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二是政府要有把钱花到百姓身上去的意志。他乐观是因为第一个条件,中国肯定有,并将越来越多,说不乐观是因为第二点我们还有不足,政府在这方面的意志不够。但中国国民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越来越浓厚,这又给了唐钧新的希望,因为从下往上的力量正在一点点成长。

  搜狐网友的话:

  蜗牛:

  我期待我以后可以在安心看书的时候,不用担心我的午餐有没有着落。这是最美好的生活了,安静看书的时候,衣食无忧。

  刘花花:

  原来一下岗,没有人管我们的医疗保险了,现在我们也能有医保,这也是在一点点改进。

  桌子板凳:

  国家管我们一家,就行。我的上一代人,管他们养老;我的下一代人,管他们养小。看病,国家能掏一点,失业了能有保障。关键是保障每个人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特种哥:

  我92年下半年就到古镇(中山古镇)工作,当时,古镇经济还很落后,城镇建设也很落后,没有多少街道!做梦也想不到十多年后,古镇的发展会这么快,现在他们本地人真的像文中说的那样,过得很休闲,每个村有社区服务站,去那里看病只花3元,听说老了也有退休金,年终村里还有分红。当时我也不相信看病3元就行,以为是骗人的,问过当地人是不是真的3元就行,他们都说是,真羡慕他们本地人!

  搜狐广东省中山市网友:

  我到中山5年,已经买房定居了,可是还是个外来户,没一点福利。别说户籍,就说养老保险,想转到这边都不行。

  月光及其:

  失业率要真那么低就好了。但中国就业保障低是事实,就想文里说的,交了那么多年失业保险,你真失业了,领失业金的时候一大堆限制条件……(于阳)

     迈向福利社会系列:

     编者按:丈量中国离福利社会有多远

     引  子:一家人60年的社会福利 

   系列一:养老保障

   中国四类养老保障心态:顾虑—知足—迷茫—憧憬

     郑风田:新农保比其他惠农项目更提升人气和消费

     唐钧:新农保基金如何保值增值是关键

     养老保障中外对比:中国正形成混合型福利制度 

   系列二:医疗保障、义务教育

   中山古镇全民福利之憾:至今无一个镇复制成功

   中山古镇副镇长官华:搞社保缺的不是钱是理念 

     医保中外对比:全民医保是迈向福利社会第一指标

     义务教育中外对比:中国还需要财力和人力保障 

     系列三:住房保障

     郑永年:住房政策是新加坡基本国策 中国学不了

     英国住房保障:逐步变成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系列四:失业保障

      金融危机最大启示:就业保障才是天下第一保障 

      失业者自述:一个被救济过的人很难再拾起尊严

      失业保障不仅是社会福利更是促进就业的手段 

     系列五:中国社会保障综述

      郑功成:发展社保可走出危机更可化解社会风险

     系列六:福利社会在中国是否可行

      专家议福利社会是否可行:决定因素非经济基础 

      郑功成:迈向福利社会应当成为中国的追求目标

      郑秉文:美国非福利国家但社保模式适合中国学

     系列七:婚姻家庭

      国民先买房后结婚背后:对未来生活无保障恐惧  

★ 分列式、游行方阵看点
(责任编辑:bingqingwu)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