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搜狗拼音输入法  搜狗音乐大本营
2006各地两会
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
西北
 
省市
“十五”回顾
“十一五”规划
人事变动
北京
(1月14日-20日)
·“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10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O年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 ·阳安江当选为北京市政协主席...[全文]
·科技、教育、卫生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努力建设宜居城市 ·程世峨年满65岁,主动辞去北京市政协主席职务...[全文]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农民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抓紧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慕平当选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文]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 ·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天津
(1月14日-20日)
·天津“十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13.9%,为建国以来本市各个五年计划时期平均增速最快的五年 ·戴相龙作“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全文] ·房凤友因年龄到限辞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全文]
·外贸总额位居全国第七,滨海新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十一五”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 ·刘胜玉当选天津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全文]
·地铁一号线建成,津城市区快速路通车120公里,优势产业产值比重增大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规划建设七个功能区,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2005年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成为全国首个创模达标直辖市 ·建设国内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形成30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建设国家重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形成100万辆生产能力  
河北
(2月15日-21日)
·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翻两番、三步走”第一步战略目标,五年平均增长11.2%...[全文] ·省长季允石作关于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全文] ·张群生选举为河北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文]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7.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1.6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3445.9元和1002.7元 ·“十一五”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8%和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4‰ ·刘玉顺为河北省公安厅厅长、董经纬为河北省国家安全厅厅长、安云昉为河北省审计厅厅长...[全文]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城市低保做到应保尽保 ·壮大提升工业主导产业。坚持存量调强,增量调优,做大做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三大优势产业 王其江为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文]
·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建全省经济隆起带,“南厢”地区规划建设特色工业园,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培育全省经济新的增长极,“北厢”地区培育壮大绿色食品加工业、生态林业和旅游业,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  
山西
(1月8日-15日)
·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年均增长13%;财政总收入757.9亿元,增长39.9%,年均增长31.3%超额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经济指标...[全文] ·“十一五”期间将采用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指导、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代过去长期使用几个主要经济指标指导评估的做法及模式...[全文] ·张宝顺当选山西省人大常委主任...[全文]
·2005年8月启动实施整合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的“三大战役”,查处关闭非法违法开采矿井4876处,经整合重组使合法小煤矿减少1188个...[全文] ·经济增长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全文] ·于幼军当选山西省省长...[全文]
·五年新增就业15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5%以内。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0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年均增长8%,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部兑现...[全文] ·大力培育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和旅游业,使之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全省煤化工行业销售总收入由2005年的280亿元增加至1000亿元左右,其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全文]  
内蒙古
(1月14日-21日)
·2005年自治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800亿元左右,比2000年的1570亿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6.7%,超过“十五”计划7.7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900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提前6年实现了自治区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全文] ·主要预期目标是:自治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全文] ·陈光林被增选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全文]
·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自治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22.3∶34.2∶43.5,调整为2005年的15.6∶45.4∶39。农牧业结构正在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转变...[全文] ·大力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良性互动。进一步加强呼和浩特、包头、赤峰等中心城市和盟市所在地、重点口 岸城市建设,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和承载能力...[全文]  
·2005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9130元和2980元左右,收入水平在全国的位次明显前移...[全文] ·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及港澳台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继续推动东部盟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在通道建设、资源利用和产业分工方面的合作与对接。扩大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济技术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全文]  
省市
“十五”回顾
“十一五”规划
人事变动
辽宁
(1月19日-24日)
·“十五”时期,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增幅比“九五”提高2.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9%,提高7.7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可用财力达到3308.4亿元,增加1631.2亿元...[全文] ·“十一五”时期,基本实现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标志:一是确保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增幅持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二是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沿海省份平均水平,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全文] ·王专当选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文]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完成国家城镇社保试点任务,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就业新机制初步形成,近180万国企职工实现身份转换...[全文] ·大力推动钢铁、汽车、石化和重型机械装备等重点行业的战略性重组,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全面完成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文] ·张行湘被增选为辽宁省政协副主席...[全文]
·人民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4%和8.3%,分别比“九五”期末增加3750元和1334元。141.3万城镇贫困居民、65.8万农村特困群众被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生活得到改善...[全文] ·加快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以大连为龙头的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以港口城市锦州、盘锦、葫芦岛为骨干的辽西沿海经济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推进阜新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试点工作...[全文] ·任职年龄到限 王向民辞去辽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文]
吉林
(2月7日-12日)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14.9亿元,年均增长10.6%;人均达到13328元。五年累计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150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82.7%...[全文]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有制结构趋向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趋于协调...[全文] ·李政文辞去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职务,朱忠民辞去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职务...[全文]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通过改制、改组、改造和分离办社会职能等,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完成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任务,有130万名职工实现并轨...[全文]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壮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以一汽为龙头,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整车生产能力和零部件配套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基地...[全文] ·补选朱忠民为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杨绍明为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全文]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170万人。五年减少贫困人口30万人...[全文] ·加强对俄“路港关”一体化、对朝“路港区”一体化和中俄、中朝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推进大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与交流...[全文] ·徐学海当选为政协吉林省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
黑龙江
(2月6日-11日)
·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5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62美元,比上年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794.2亿元,比上年增长25.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全文] ·“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0%以上,到2010年力争达到1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全文] ·经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决定接受宋法棠辞去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的请求...[全文]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企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又有92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和基本完成改制。重点企业剥离不良贷款308亿元,省属107所企办中小学校移交工作基本结束,大中型企业的506个辅...[全文] ·2006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0%以上...[全文] ·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11日选举钱运录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全文]
·2005年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H5亚型禽流感疫苗获一等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6.7%。一批科技成果在国家重点工程中应用,有10家科研单位参与了“神舟六号”飞船的研制...[全文] ·不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资产重组步伐,力争培育一批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完成既定的三年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任务,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全文]  
省市
“十五”回顾
“十一五”规划
人事变动
上海
(1月14日-20日)
·韩正: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已全面完成...[全文] ·上海市市长韩正作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报告...[全文]  
·上海去年GDP增长11.1% 今年经济增长预期超10%...[全文] ·韩正: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预期增长1O%以上...[全文]  
·2005年城镇登记事业率预计为4.5%以内。2005年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比2000年增长72.5%和49.9% ·韩正:2010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00公里...[全文]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预计达到21.3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5平方米 ·韩正:上海将重点建设松江、嘉定、临港等新城...[全文]  
江苏
(1月15日-20日)
·江苏省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万亿元左右,五年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可望达到3000美元。居民储蓄存款超过万亿元。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明显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改善...[全文] ·“十一五”规划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000亿元,提出到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早2000年基础上增加2倍左右...[全文] ·张九汉、仇和当选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全文]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5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近三年持续下降,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实现城乡“低保”全覆盖...[全文]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全文]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免去蒋定之江苏省副省长职务...[全文]
·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76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24%,比“九五”期末提高7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旅游、信息、社区服务业发展迅速...[全文] ·到2010年左右总体上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全文] ·江苏省政协会议增选任彦申、吴瑞林、周珉为省政协副主席...[全文]
·淮河入海水道、润扬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三桥、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宁启铁路一期、新长铁路、南京地铁1号线、南京奥体中心、南京新火车站、田湾核电站、扬巴一体化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建成...[全文] ·从2006年秋季新学年起在全省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免费是指免缴杂费(含信息技术费和冬季取暖费)。免费对象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生,包括在公办和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全文]  
浙江
(1月15日-21日)

·预计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13340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28160元,超过3400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全文]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10年达到2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万元左右...[全文] ·王培民被选举为浙江省第九届政协副主席...[全文]
·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60元,年均分别实际增长11.3%和7.4%,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39.2%和43.5%下降到33.8%和38.6%...[全文] ·“35221“的城镇体系,是指《浙江省城市化纲要》中确定的到2010年形成3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20个中等城市、20个小城市和100个中心镇的城镇体系格局...[全文] ·浙江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选举应勇为省高院院长...[全文]
·浙江省政协会议取消“一号提案”惯例提案编号完全按照提交时间先后的顺序来排定,往年一号提案往往成为当年政协会议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全文] ·加快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和浙中城市群建设,支持区域中心城市做强做大,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培育中心镇,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全文]  
·2003年两会时省长报告用了2个小时27分钟,去年两会时省长报告用了2个小时2分钟,今天省长报告只用了87分钟,报告短了,里面的内容却越来越实在了...[全文] ·2006年省政府将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办好十个方面的实事。一是实现25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0万人...[全文]  
安徽
(2月23日-28日)

·全省生产总值53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预期目标...[全文] ·省长王金山作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朱先发、胡连松当选安徽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文]
·推进“861”行动计划,发展基础持续增强。发挥项目带动作用,产业基地和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钢500万吨薄板带、奇瑞发动机及变速箱、江汽客车和运动型多功能车、煤化盐化一体化等加工制造业项目扎实推进,丰原燃料乙醇、铜陵有色冶炼改造等项目竣工投产 ·今后五年经济在“十五”期间年均生产总值增长达到10.6%的基础上,依然要保持年均10%以上的高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将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长,在“十一五”末的时候分别达到12000元和3800元...[全文] ·安徽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补选吕录庭等十名常委...[全文]
·9个市实现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差标准由56元提高到68元,92.5万农村困难群众享受到每年130元的生活救助。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工资清欠任务基本完成 ·合肥将在五年之后成为全国最具有活力的科教区域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同时确立合肥在国家交通网中的枢纽地位;半数城市融入上海三小时经济圈  
·全面实施东向发展战略,我省进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规划,与东部地区多层次合作深入推进,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村安全水普及率达到75%,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5%,同时随着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出生人口性别比较高的势头得到控制,人均期望寿命将由现在的73岁增长到73.5岁  
福建
(1月6日-13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海峡西岸”写入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使这一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全文] ·2010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8000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200亿元,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要达到35平方米...[全文] ·陈明义辞去福建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主席职务...[全文]
·福建省“十五”发展成就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7.0∶43.3∶39.7转为2005年的12.7∶48.6∶38.7。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4%...[全文] ·办好现有涉台经贸会展,争取到台湾本岛设立分销机构。鼓励闽台联手建设海峡西岸区域性物流中心,推动两岸股份制商业银行互设代表机构和分支行,争取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全文] ·梁绮萍当选为福建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主席...[全文]
·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居全国第10位,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9位。专利授权量22090件,居全国第8位。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名列全国前茅,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一...[全文] ·到2010年全省适龄儿童少年按时接受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左右,每千人口病床数2.8张,医生数1.3个,人均寿命75岁...[全文]  
江西
(2月7日-12日)
·“十五”期间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00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070亿元,年均增长11.6%,比“十五”计划目标3000亿元超过107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40美元,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一个新跨越...[全文] ·“十一五”期间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11%,到2010年达到8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比2005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超过800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全文] ·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补选肖远湛为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104元增加到2005年的8620元,年均增长11%,比“十五”计划目标7160元超过14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135元增加到3266元...[全文] ·2006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居民消费价值指数上涨幅度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省外劳务输出达到540万人以上...[全文]  
·2005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37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3.7%,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200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7%,集中力量办好工业园区,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全文] ·以产业为纽带,以交通干线为主轴,加快形成若干功能明确、优势突出的经济增长带,进一步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建设,推进长江岸线开发,加速京九和浙赣沿线的产业集聚...[全文]  
山东
(1月14日-20日)
·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8000亿元左右,比2000年增加9400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500元,增加10000元,“十五”计划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全文] ·“十一五”期间发展目标: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2010年达到29000亿元,人均达到3800美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达到2000亿元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2%左右...[全文] ·山东省第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陈延明、谢玉堂辞去山东省副省长职务,陈延明被补选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坚持促强扶弱带中间,实施“双30”工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04年我省有20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总量居全国第二位...[全文] ·2006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全文] ·贾万志、李玉妹被补选为山东省副省长...[全文]
·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680元和3800元;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9219.5亿元,年均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0亿元,年均增长13%...[全文] ·加快建设半岛城市群、济南城市圈和鲁南城市带,促进中小城镇集约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全文] ·谢玉堂当选山东政协副主席...[全文]
·全面启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编制了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和海岸带、交通、旅游等专项规划,8市在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才交流、旅游开发等方面初步建立合作机制...[全文]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助、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农村义务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文] ·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决定,接受张宗亮辞去山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的请求。
省市
“十五”回顾
“十一五”规划
人事变动
河南
(1月13日-22日)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预计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14%左右。第一产业1800亿元;第二产业5300亿元;第三产业3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全文] ·要重点建设中原城市群,2010年中原城市群区域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李克、张大卫当选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全文]
·王全书当选为省政协主席...[全文]
·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由9个省辖市组成的中原城市群生产总值已占全省的57%。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的县市达66个,超2亿元的35个,超5亿元的10个,超10亿元的1个...[全文] ·“十一五”期间将建设登封至阜阳、许(昌)禹(州)、新(密)商(丘)、长(治)泰(安)4个运输通道,总投资达86亿元。将连接起太焦、京广、京九、京沪4大国铁干线,为晋煤出海提供一条便捷通道。 ·王明义、贾连朝、李新民辞去河南省副省长职务...[全文]
·高速公路路网主框架基本形成,18个省辖市全部通达高速;通车总里程达2678公里,由“九五”末全国第13位上升到第4位;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居全国首位...[全文] ·努力建设高标准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要注意产品的多样性,着力发展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不仅把产业做大,而且做精做强要注意品牌效应,研究消费者心理,更好地适应消费市场。 ·王明义、张世军、贾连朝当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文]
湖北
(1月14日-22日)
·“十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一万元。2005年地域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106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4.2亿元,年均增长11.8%。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2%,保持基本稳定...[全文] ·形成以武汉城市圈为龙头,以武汉为主中心、襄樊和宜昌为副中心以及黄石、荆州、十堰等大城市为支撑,以县域经济为基础的区域发展格局...[全文] ·韩忠学当选湖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文]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坚持一手抓武汉城市圈建设,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区域市场、产业布局、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加快...[全文] ·力争“十一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200元以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饮水困难人数新增500万人以上;每年;五年内,基本解决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全文] ·陈春林、武清海、宋德福当选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全文]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九五”期末的5524.5元提高到8786元,年均增长9.5%;城乡贫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1.3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70万人...[全文] ·努力建设高标准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要注意产品的多样性,着力发展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不仅把产业做大,而且做精做强要注意品牌效应,研究消费者心理,更好地适应消费市场...[全文] ·湖北政协接受郭生练蒙美路辞去政协副主席职务...[全文]
湖南
(1月15日-22日)
·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650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2%,一、二、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4.7%、13%、10.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460元,年均增长9.8%,财政总收入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738亿元,年均增长18.1%...[全文] ·湖南省“十一五”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力争到2008年总量和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0年总量突破10000亿元...[全文] ·张春贤以729票当选湖南十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全文]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37%,五年提高7个多百分点,已初步形成由长株潭城市群、市州治所在城市和县城、重点建制镇构成的多层次发展格局,改扩建了一批城镇道路、绿地、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全文] ·进一步推进“一点一线”地区率先发展,把长株潭建设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加快湘西地区开发,包括自治州、张家界、怀化市和邵阳市部分地区在内的“大湘西”是老少边穷地区...[全文]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8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8%和7%;比2000年分别增加3281元和921元,五年年均实际增长9%和5.9%...[全文] ·2006年是“十一五”的起步之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率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文]  
广东
(22日-28日召开)
·广东在全国第一个达到GDP超2万亿元,与排名第二的省多了3000多亿元,同时远远超过香港、新加坡;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比“九五”期末翻了一番;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565、1131、1605、1235万人,居全国首位...[全文] ·广东省长黄华华作《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许德立、游宁丰辞去广东省副省长职务...[全文]
·产业高级化、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2005年增加值达1755.5亿元,稳居全国首位,比上年增长20.7%。以重大项目为带动,支柱产业、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汽车、石化、钢铁等重点产业带动作用增强。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已达49家...[全文] ·“十一五”总目标: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和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到2010年比2000年翻一番;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3%以上...[全文] 佟星、林木声当选广东省人民政府新任副省长...[全文]
·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全部打通:武广客运专线、新广州客运站、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广深四线、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广深段、洛湛铁路岑溪至茂名段等项目开工建设。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广州港继续位居世界十大港口之列...[全文] ·首次提出建设创新性广东,提高自主发展能力;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次强调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首次提出要加快政府管理创新,努力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全文] 佀志广辞粤人大副主任职,游宁丰当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文]
广西
(1月11日-16日)
·“十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08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016亿元,增加1936亿元,年均增长10.6%。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越过1000美元,人均财政收入越过1000元人民币,标志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全文] ·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期末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左右,实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全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张文学,在广西政协第九届四次会议上当选广西政协副主席...[全文]
·成功举办两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效,“十五”时期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5%,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4%;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9.5亿美元...[全文] ·扩大国内外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两廊一圈”、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六省区市等区域经济合作。承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文化交流平台...[全文] ·广西人大常委会任命穆虹、陈武为自治区副主席...[全文]
·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4016亿元,增长12.5%,是199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人均生产总值8650元,折合1068美元,全区财政收入475.4亿元,增长17.7%,人均财政收入1023元。经济快速增长,“双过千”目标胜利实现...[全文] ·报告提出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全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全文]  
海南
(1月15日-20日)
·“十五”期间我省经济增长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2000年与2005年预计数比较,全省生产总值由526.82亿元增加到903亿元左右,年均递增10%。人均生产总值由6798元增加到10995元左右,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全文]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6000元,比2000年增长1.23倍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不低于6%...[全文] ·海南省三届人大选举三亚市委书记于讯为副省长...[全文]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支撑经济增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粤海铁路建成营运。洋浦港二期、琼州大桥、世纪大桥顺利建成。改建、续建高速公路300公里,全省公路网密度居全国前列...[全文] ·集中力量建设东部滨海旅游经济带,着力推进三亚海棠湾、陵水清水湾、万宁神州半岛、博鳌特别规划区二期、文昌铜鼓岭、海口美丽沙、新埠岛、昌江棋子湾等度假休闲和旅游房地产项目建设...[全文] ·海南省人大会议接受江泽林辞去副省长职务请求...[全文]
·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首位,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了全国一流水平。2005年与2000年比较,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扩大到280.9万公顷,增长76%...[全文] ·突出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大力推进浆纸林、“三边”防护林等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到“十一五”期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集中财力重点防治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全文] ·钟文当选为为海南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省市
“十五”回顾
“十一五”规划
人事变动
重庆
(1月8日-15日)
·2005年重庆全市生产总值将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11%;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00美元...[全文] ·重庆“十一五”发展的主要目标: 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总体框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实现重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全文] ·选举汪洋为重庆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全文]
·重庆市政府坦言:“十五”两指标完不成,为“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比重”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全文] · 2010年达到5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前翻番,达到2000美元...[全文]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同意黄镇东辞去人大主任职务...[全文]
·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三峡移民搬迁年内将累计完成90.7万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22.4万人减少到年内的48万人...[全文] ·2006年重庆将重点抓好十项工作:推进万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黔江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加大市级财政资金安排的支持力度...[全文] ·赵公卿为重庆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年增长约6.7倍;5年投入318亿元加强生态环保建设,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236万亩,库区水质基本稳定,主城区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全文] ·完成三期库底清理和验收,满足在汛后蓄水至156米水位的需要。搬迁安置移民8万人,复建房屋235万平方米...[全文] ·杨颖嘉、赵学清为重庆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文]
四川
(1月13日-18日)
·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73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比2000年增长69.8%,年均增长11.2%。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23元,比2000年增加899元...[全文] ·今后5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10年达到1.2万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万元以上,提前实现翻番...[全文] ·陈文光、李洪仁当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文]
·郭永祥当选为四川省副省长...[全文]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111家世界500强企业来川落户,比2000年增加48家。对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不断扩大。新增加德、韩、泰、法四国驻蓉领事机构...[全文] ·推进成都高新区、绵阳科技城、德阳重大装备基地、省级重点开发区和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密切泛珠三角和川渝等区域合作。加强出口企业、出口基地和出口品牌建设...[全文] ·谢明道当选四川政协副主席...[全文]
·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24.23%提高到2005年的28.98%,实施以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为重点的水污染综合治理,整治重点排污企业863个,严肃查处沱江水污染事故,出川水质明显改善...[全文] ·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抓好红色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工业旅游。积极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办好第三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第四届旅发大会和第二届冬旅会。力争2006年旅游总收入突破800亿元...[全文] ·陈文光辞去四川省副省长职务,黄寅逵、牟绪珩、徐世群、张宗源、刘永顺辞去省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职务...[全文]
贵州
(1月14日-21日)
·全省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029.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910亿元,年均增长10.2%左右。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3.7%、12.7%和11.7%,5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00亿元以上,是“九五”时期的2.5倍...[全文]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十一五”时期粮食年均产量保持在1160万吨左右,力争到2010年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40%,力争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0万人左右...[全文] ·贵州省十届人大选举石宗源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选举庹文升、姜延虎为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全文]
·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横一纵四联线”公路主骨架加快形成,省会城市与市(州、地)之间基本形成高速或高等级公路联结,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全文] ·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为重点,积极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继续加强以公路为重点,围绕基本建成以高速、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骨架,,实施“三纵三横八联八支”骨架公路网建设规划...[全文] ·孙淦当选贵州省政协主席 王思齐辞去主席职务...[全文]
·工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能源工业成为我省第一支柱产业,烟、酒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和西南六省区市等区域合作,与对口帮扶四城市和其他兄弟省区市的双边合作取得新的成绩...[全文] ·进一步做强做大能源支柱产业,基本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充分发挥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加快把煤及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磷及磷化工培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全文]  
云南
(1月15日-22日)
·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3400亿元以上,五年中相继突破2000亿元和3000亿元,年均增长8.9%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900美元。财政总收入连续登上500亿元、600亿元和700亿元三个台阶...[全文]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文]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出农业稳步发展、工业持续做强、服务业增长强劲的特征。服务业全面发展,增加值年均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突破400亿元,接待海内外旅游者分别超过6700万人次和150万人次...[全文] ·加强民族团结。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保障,加大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强化对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区”民族的重点扶持...[全文]  
·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取消除烟叶外的农特税,免征农业税,共减轻农民和涉农企业负担27亿元,累计安排转移支付资金56亿元。启动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和供销社改革不断深入...[全文] ·以“大通道”建设为核心,加快建设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要积极推进东、中、西三条出境铁路建设,改造贵昆、成昆、南昆等出省铁路,建设丽江-香格里拉铁路,做好昭通-攀枝花-丽江等铁路的前期工作...[全文]  
西藏
(1月10日-17日)
·西藏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17.8亿元增加到250.4亿元,经济增速连续5年超过12%,高于同期的全国经济平均增长水平;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2亿元,全区经济总量迈上了新的台阶...[全文] ·“十一五”期间力争实现西藏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到2010年西藏人均GDP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进入全国中等行列,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在本世纪中叶同全国人民一道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全文]  
·青藏铁路开工建设并提前全线铺通。航空运输快速发展,林芝机场开工建设。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50万千瓦,新增15万千瓦。基本实现了“县县通光缆、乡乡通电话”...[全文] ·“十一五”期间,西藏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自治区政府每年将投入1亿元资金用于“农牧民安居工程”,利用5年的时间,使全区80%的农牧民住上清洁、舒适、安全的住房...[全文]  
·2006年西藏“两会”分别于1月10日、12日开幕,这是有史以来,西藏“两会”第一次先于全国“两会”召开...[全文] ·重点整治改建青藏、川藏、中尼、滇藏、新藏等干线公路,基本建成沥青路面。加强省道及区内环线建设,加快县通沥青路和乡村公路建设,力争80%以上的县通沥青路...[全文]  
省市
“十五”回顾
“十一五”规划
人事变动
陕西
(1月16日-22日)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省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 %,高出“九五”时期年均增长速度0.7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2位移到了第19位...[全文] ·到2010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到2010年达到6000亿元,人均16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全文] ·王发荣辞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潘连生辞去副省长职务,当选为陕西省人大副主任...[全文]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元,分别比“九五”末增加3126元和550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新增2.5平方米。搬迁贫困人口45万,解决了19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93万人实现脱贫...[全文] ·加快关中先进制造业、陕北能源化工、陕南绿色产业、渭北果业四大基地建设,形成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新格局,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文] ·张文宣辞去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职务,胡太平当选为检察长...[全文]
·在建高速公路1280公里,“米”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日趋完善。西康铁路、神延铁路、西合铁路建成通车,五年累计退耕还林11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2万平方公里。秦岭北麓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全文] ·扎实推进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陕西航天科技产业园建设,积极争取大型飞机在陕研发设计和定点生产。支持重型卡车及发动机、变速箱和比亚迪汽车等项目建设...[全文]  
甘肃
(1月13日-20日)
·“十五”期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189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达到7210元,城镇化水平达到30%...[全文]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007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0元以上...[全文] ·苏志希当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柯茂盛辞去省人大副主任职务...[全文]
·西部开发进入新阶段。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交通、通信、能源、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缓解,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所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文] ·突出兰州特大型城市综合优势和带动作用,加快白银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促进兰州经济区整合与发展。努力将酒(泉)嘉(峪关)和天水培育成我省西部和东部的大城市,成为产业集聚功能较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文] ·邵克文当选甘肃政协副主席...[全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6.6%。45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200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农村贫困面下降到25%左右...[全文] ·继续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及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启动实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等自然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全文] ·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补选朱志良为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
青海
(1月13日-19日)
·十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以年均12%的速度持续增长,总量突破500亿元、人均10000元的大关,由2000年的25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43亿元...[全文] ·十一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全文] ·政协第九届青海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接受石文章辞去政协秘书长职务的请求,补选吴生业为政协秘书长。
·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65元,城乡特困群众救助体系初步建立。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5.2万人,减少农牧区贫困人口77万人...[全文] ·加快西宁、格尔木、德令哈等现有城市的建设步伐,强化经济集聚功能和人口承载能力,扩大城市规模。青南地区,首要任务是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民族传统手工业...[全文] ·钱应学辞去青海省高级法院院长职务 刘晓阳接任...[全文]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郁金香节、民族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水平逐年提高,藏羚羊“申吉”获得成功。多巴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基本建成,群众体育活动设施得到改善...[全文] ·从2006年起,青海省将全部免除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此外,青海还将对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制学生生活费和贫困生助学金予以补助...[全文]  
宁夏
(2月7日-12日)
·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99.4亿元,比2000年增长67.7%,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10.9%。2005年全区财政收入达到87亿元,比2000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3倍...[全文] ·“十一五”规划: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0元,基本解决山区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全文] ·马金虎袁汉民增补为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全文]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093.6元,年均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9元,年均增长7.8%。南部山区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52.7万人减少到2004年的15.2万人...[全文] ·重点实施农村“六大工程”,川区土坯房改造、山区危窑危房农民迁居、全区饮水安全问题和中部干旱带百姓的饮水困难、行政村通油路、农村收看8套电视节目、农村沼气入户率、山区太阳能入户率...[全文]  
·5年完成人工造林1397万亩,退耕还林草456万亩,是“九五”期间的3.5倍,森林覆盖率也由“九五”末的8.4%提高到2005年的12%...[全文] ·2006年是实施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0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0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2630元,增长5%...[全文]  
新疆
(1月16日-23日)
·2005年预计全年生产总值2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5%,第二产业增长15.2%,第三产业增长8.5%。,实现了3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35万人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3.7%...[全文] ·“十一五”时期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化率提高到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全文] ·王怀玉辞去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补选张国梁为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文]
·加快建设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煤电煤化工基地和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基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90亿元,其中石油开采实现利润380亿元以上,纺织行业扭亏为盈...[全文] ·积极支持区内外企业参与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共同开发石油石化下游产品。集中力量建设好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吐哈、南疆四大石化基地。以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南疆石油化工产业带为平台...[全文] ·李东辉、吾甫尔·阿不都拉、张贵亭、张玉忠辞去政协副主席职务,补选张秀明、王伟、买买提江·艾买提、阿不都力提甫·阿不都热依木为政协副主席。
·坚持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围绕把新疆建成我国陆上重要的资源和商贸大通道。加快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推动了面向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和俄罗斯市场出口加工基地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全文] ·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坚持“主动出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方针,坚决打击“三股势力”、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文] ·补选肉孜·司马义为新疆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全文]


各地两会动态

·深圳政协委员热议建本土一流大学 质疑豪华办学(03/24 11:51)
·安徽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补选吕录庭等十名常委(02/28 17:41)
·安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交审议 未来五年全面飞跃(02/28 17:27)
·省长王金山作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02/28 17:23)
·权威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四大亮点照亮粤前程 (02/28 16:36)
·广东两会现象:请统一着正装 发言尽量脱稿(02/26 09:10)
·广东省人大主席团二次会议批准个别副省长辞职(02/25 11:04)
·广东政协委员建议统一全省公务员津贴标准 (02/25 04:13)
·教育医疗等成两会最热话题 盼新农村带来真实惠(02/24 08:22)
·住房、就业、教育成百姓最关注的“两会”话题(02/24 07:48)
·港珠澳大桥争取明年动工(02/23 21:53)
·广东省长黄华华作《政府工作报告》 (02/23 15:12)
·十一五皖半数城市融入上海三小时经济圈 (02/23 15:04)
·刘玉顺为河北省公安厅厅长(02/23 14:13)
·张群生为河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其江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02/23 14:11)
·季允石关于河北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摘要 (02/23 13:51)
·“十五”时期河北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02/23 13:36)
·广东一委员提到业主被打事件 提议小区走出战场(02/23 09:59)
·广东十大工程今年投资1050亿(02/23 09:36)
·部分委员提出异议 提案不可能都是“精品”(02/23 09:36)
·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推动和谐广东建设(02/23 09:36)
·征地三条“红线”写入报告(02/23 09:35)
·广东十一五生产总值计划年均增9%以上(02/23 09:33)
·2006年新举措将缓解警方压力 珠三角设治安监控(02/23 09:31)
·广东今年教育将投入88亿 农村税费改革补助27亿(02/23 09:29)
·广东今年农村户籍学生将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02/23 09:02)
·“两会”不应是官员名人劳模聚会(02/22 10:40)
·广东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开幕(02/22 09:53)
·地方两会:河北“疑罪从无”理念深入司法实践(02/20 16:43)
·广东政协委员支招遏制中小学乱收费(02/20 16:08)
·宁夏山川的发展之音:解读《政府工作报告》(02/17 15:17)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宁夏2006(02/17 15:05)
·“十五”宁夏经济“十最” (02/17 15:04)
·新疆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02/17 15:01)
·甘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02/16 20:48)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公布一批干部辞职及任免名单(02/16 11:46)
·陕西省省长陈德铭作政府工作报告(02/15 21:02)
·徐荣凯在云南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02/15 20:05)
·回眸十五 情洒热土加快发展硕果丰(02/15 19:31)
·展望十一五 满怀信心奋力实现新跨越(02/15 19:30)
·四川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全文(02/15 18:38)
·海南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02/14 21:19)
·湖北政协接受郭生练蒙美路辞去政协副主席职务(02/14 20:59)
·罗清泉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02/14 20:51)
·点击湖北“十一五”规划十大关键词(02/14 20:36)
·解读河南省长李成玉《政府工作报告》 (02/14 19:46)
·江西省长黄智权《政府工作报告》摘登(02/14 18:26)
·吉林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人事任免决定公告(02/13 20:53)
·吉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摘要)(02/13 20:33)
·辽宁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02/13 19:43)
更多>>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