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习近平: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问题解决新问题又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

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要抓到底

李克强:要检查今年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特别是对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推进营改增等方面改革,都要以坚定的决心和韧劲,毫不放松、一抓到底。

谈力度:改革范围力度将空前

俞正声:深化改革是发展的需要,更是发展的机遇。这一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必将强有力推动大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要以更大决心推进新疆改革开放

张春贤:不改革没有出路,改革才有希望;越是矛盾多、难度大,越要在改革上作文章、找出路。把中央部署与新疆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走出符合新疆实际的改革开放之路。

关于改革:要有决心 狠抓机遇

改革要有坚定的决心和韧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要以更加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狠抓机遇。

改革的根本目的:推进发展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改革的前提: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的成果必须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改革的任务:强化权力监督体系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紧迫性必要性;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政府精力有限 只有做减法

    高小平(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因为政府和人一样,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做减法,把不该做的事情减下来,才有可能集中力量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 官邸制可以防腐败

    汪玉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我们最终要将职位和住房相挂钩,谁在这个职位上,谁就享受同等级别的待遇,这要在政策中明确表达出来,形成“铁打的房子流水的官”的制度。

  • 摆脱司法地方化和行政化

    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网上信访是为了顺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求,不会导致滥访。。

  •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张文魁:国企最重要是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管理的机制,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市场要求公平,国企改革需要企业上上下下一起统一思想来解决。

改革破局:在于撼动既得利益

改革,已成各界共识;进展到什么程度,各方推测不一。三中全会前夕,总理李克强在公开场合的发言,勾勒了此次改革不是小修小补。“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闯险滩,必然要触动利益”……他的言语,显示了决心,也估量了难题。放权、均利是改革的永恒主题,具体到当下中国: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市场放权;最终,改革的红利惠及让民众……我们有理由对此抱有期待。

  • 经济增长模式

    中国之前以投资驱增长,代价是资本回报率低。过去20年GDP增长了20倍,股市却未给回报。

    经济结构调整

    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不能只以GDP论英雄:"转方式、调结构是发展中必须迈过的坎。"|详细|

  • 行政壁垒

    政府结构不合理,部门设置太多,且留有计划经济特点: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审批程序复杂。|详细|

    简政放权

    李克强要求,中央明令取消的审批事项,地方政府要不折不扣地放给市场。|详细|

  • 大政府小市场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居主导地位,官员直接审批投资项目、对市场准入设立行政许可,影响企业效率。

    开放市场经济

    三中全会的最大任务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区分。未来政府的一些职能由市场来做。|详细|

  • 国进民退

    多数民营企业认为国有垄断企业的挤压是发展遇到的首要问题,它们突出反映资源配置机制不公。

    民企发展

    在经济形式座谈会上,李克强对马云说道:“对民营企业家,政府不仅信任,还要依靠!”|详细|

  • 重建设轻民生

    分配体制中国家轻民生,教育、医疗、养老。审计署调查显示9成县对民生领域投入不达标。|详细|

    还利于民

    中共高层近期的会议中,对住房和社会救助等民生问题的改革方向显露端倪。|详细|

83岁的经济学泰斗吴敬琏,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初提出者之一,也是最坚定的捍卫者之一。他参与了1978年以后几乎所有重要的经济改革论战…|详细|

他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在1980年代初即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小组成员。他的另一个身份也广为人知——总理李克强的老师。因为这些因素,厉以宁的观点一直备受关注。|详细|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曾多次撰文或谈及自己对历次三中全会的看法。“每一个三中全会,至少最近的20多年来,都有一些新的东西,都是在往前走。这是我们的判断。”|详细|

曾被誉为“中国改革进程中推行市场经济的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他参加过三次三中全会改革决定的起草工作。它们分别是: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详细|

  • 邓小平:中国蓝图设计师

    1978年12月18日,改变中国命运的、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举行。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邓小平的领导地位,同时他设计的中国蓝图也徐徐展开。 |详细|

  • 胡耀邦:改革开放践行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三天,胡耀邦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部长。正是他主持的“平反冤假错案”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改革开放扫清道路。 |详细|

  • 习仲勋:改革开放破冰人

    他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时刻不负重托,平反冤假错案,大胆探索,试办经济特区,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使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 |详细|

  • 万里:农村改革扛鼎人

    在家庭承包经营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政治人物是万里。关键时刻,万里为推进改革贡献了扛鼎之力。 |详细|

  • 任仲夷:南粤改革促进者

    如果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那么任仲夷则是优秀的工程师,是中国改革的“开路先锋”,被誉为“改革开放的大将”。 |详细|

历史上最重要的三中全会

35年以来,最重要的“三中全会”有三次: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创了一个时代, “活着的中国人都知道”其重要性;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轨道,找到了“中国道路”;再就是这次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详细|

历次三中全会怎么开? 历届重大政策

三中全会,是指中共某届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召开的第三次全体会议的简称。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说,一般每届一中全会产生党内的领导,二中全会推选国家机构领导人和全国政协领导人的建议名单,三中全会研究经济改革,四中全会聚焦党建。 三中全会一般耗时3-5天,出席人员包括中央委员、候补委员,有关负责同志可列席会议。|详细|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