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焦点图
胡锦涛访加拿大出席G20峰会视频播报
更多>>

      导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结束对加拿大的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多伦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23日—27日)后,离开多伦多回国…[滚动][图集]

    G20明确减债路线图 框架式政策更灵活

      本次会议确立了推动经济复苏的“坚实目标”。在这一基调下,G20峰会也针对欧洲率先曝出的主权债务危机作出了政策回应,明确提出发达国家要到2013年将债务减半…[详细]

    中加签备忘录 赖昌星被指遭遣返成定局

      中国政府发言人马朝旭在胡锦涛访问期间,对引渡赖昌星回国受审表现出毫无松动的强硬,估计加中两国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共识,如此推测,赖昌星回去似乎不可避免…[详细]

    更多>>

    G20峰会-最新消息

    更多>>

    G20峰会-各国主张

    更多>>

    G20峰会-评论分析

    更多>>

    胡锦涛访加-成果消息

    SOHU NEWSG20峰会简介

       G20成立于1999年9月25日,成员包括:G8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土耳其和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

    SOHU NEWS积极成果

    G20多伦多峰会成果:
    通过《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宣言》
    胡锦涛访加拿大成果:14项成果清单
    重申致力于发展中加战略伙伴关系
    宣布到2015年将中加双边贸易额提升至600亿美元
    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和加拿大外交国贸部关于便利中国旅游团队赴加拿大旅游的谅解备忘录》
    签署《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加拿大能源公司框架协议》
    签署《驰宏加拿大矿业有限公司和塞尔温资源有限公司合营合同》[详细]

    我来说两句

    专家学者驻外记者博友关注

     新兴市场国家在这次会议上更多地发出声音,这一点至关重要。

     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减缓放慢的趋势,这将在全球引发连锁反应。

     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波及较小,是因为中国政府的有力举措。

     中方的表态显示,中国希望以合作的态度,让G20峰会能有更多积极成果。

    来自全球主流媒体的声音

     ·欧美媒体炒作“中国独秀论”何在?其实很简单,西方国家如此苦心的诋毁和捧杀并用,目的在于让中国在世界承担与其能力不对称的责任。

     ·奥巴马计划在峰会上鼓励其它国家继续采取一些刺激消费政策,从而保持经济增长。欧洲领导人受到希腊债务危机的影响,对财政支出非常谨慎。

     ·G8集团和G20研究集团主任约翰-科尔滕说,此次两大峰会重叠意义非凡。他说,这显然是第一次,两场峰会在时间、空间上的安排如此紧密。

     ·如果欧洲和美国进入长期的预算调整期,而新兴市场国家维持不变,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20国集团内的南北差距加大又会如何呢?

      一年多来,世界经济萌发嫩芽,抽枝生叶,逐渐进入更广泛的复苏状态。但随着时间推移,“后危机”时代显现出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欧洲债务风险凸显,金融市场动荡难平。将于本周末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多伦多峰会也因而备受关注。
      从G8到G20的转折,符合当前全球经济金融格局转型的状态。此次金融危机反映出欧美国家尤其是G8的金融体系有问题,已经没有公信力来制定全球经济的一些游戏规则。随着新兴经济体不断发展壮大,其相对实力和相对健康稳定的金融体系的优势开始体现出来。
    中国:避免人民币汇率成众矢之的 对G20有5点希望
      第一是全面落实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加强20国集团各方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巩固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第二是积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国集团首尔峰会之前完成新一轮份额改革,兑现匹兹堡峰会承诺。第三是继续推进金融监管改革,尤其是加强对评 级机构的监管。第四是继续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第五是更多地关注发展问题,为将于今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提供政治上的有力支持。
    美国:苦劝G20坚守经济刺激政策 不支持向银行征税
      美国5月份失业率仍在9.7%的高位,关键私营部门新增就业岗位非常有限;同月零售数据出现8个月以来最大降幅,新房开工量也出现暴跌……一系列难题让奥巴马面临内忧外困的处境,中期选举近在咫尺,能否决绝好经济问题事关个人及政党的政治前景。因此,奥巴马不仅希望G20成员国在美经济实现强劲复苏前不要削减经济刺激计划,甚至必要时还应该增加刺激力度,提振就业市场。
    欧盟:“紧缩”成为主题词 欲建立全球金融税体系
      从希腊债务危机到欧元区债务危机,一方面,欧盟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这场债务危机的根源是无节制的支出。要彻底解除危机,必须立即着手治理各国的财政,大刀阔斧地削减赤字和公共债务。为此,欧盟各国纷纷推出或者正在制订紧缩措施;另一方面,在这场债务危机中,金融机构的不当操作以及投机商不光彩行为,使得危机加剧。为此,欧盟领导人认为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俄罗斯:欲与美国重塑经济关系 借欧盟提升现代化水平
      作为地跨亚欧大国、八国集团和“金砖四国”唯一的共同成员,俄罗斯正在利用地理和政治上的特殊性,将G20作为其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机会。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出口国,“山姆大叔”自然会笑脸相迎,而俄则“垂涎”于美国人所拥有的巨额资本,俄美两国希望借助G20平台塑造新的经济关系。同时,俄罗斯也在积极争取欧盟的帮助,希望摆脱经济对资源的严重依赖。
      在2009年9月的美国匹兹堡峰会上,二十国集团被正式确立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平台”,这是从国际体系建构方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和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承认。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度的发展趋势,贸易、投资和金融的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世界经济呈现出高度的相互依赖性特征。
      如今传统西方大国实力相对下降,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显著上升。面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西方大国不得不寻求与新兴市场大国进行合作。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提供了一个务实合作的多边平台,有效地将各种力量因素和利益分歧纳入到一个共同的框架内加以协调。

    议题一:是否退出、何时退出“经济刺激政策”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迹象逐渐明朗,但欧洲债务危机等问题又为其盖上一层厚重阴云。面临严重的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欧盟国家纷纷推出了大力削减赤字的紧缩措施,也就是开始执行所谓的“退出战略”。而美国认为削减财赤虽然重要也很紧迫,但必须退居次席,当前首要任务依旧是呵护来之不易的复苏局面。
    大政策PK小人物:09年年末各国民众生活:金融危机渐远 阴霾难除】   

    议题二:如何处理债务危机后遗症 加强金融监管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一直是G 20中主张加强金融监管的“急先锋”。债务危机更是推动欧盟掀起了新一轮监管风暴。但日前欧盟力推的金融监管改革内容征收银行税,欧盟成员国以及美国等国家对方案细节的意见分歧明显。
    大政策PK小人物:欧洲债务危机挑战高福利 民众失业宁愿当流浪汉】

    议题三: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 让新兴经济体“发声”
       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将是一次关键的会议。新兴市场国家在这次会议上更多地发出声音,这一点至关重要。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仅由美国和欧洲唱主角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中国、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将发挥更大作用。
    大政策PK小案例:债务危机:美国垄断评级市场 希腊几乎“命丧”信用评级   
    议题四:促进全球贸易发展 对贸易保护主义“挥大棒”
       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显示,2009年全球发起的反倾销调查预计达230起-250起,同比增长11%-20%;发起反补贴调查41起,同比增长高达193%, 如果继续不加克制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复苏造成严重影响。 搞不好就会重蹈上世纪30年代保护主义泛滥的覆辙,导致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危险。
    大政策PK小人物:海外温商鞋子被扣餐馆被封 融入当地社会是关键】   
    央行:汇改不等于简单升值 更不是彻底重估币值
      6月19日,央行宣布推进汇率机制改革,增强汇率弹性。但是中国央行和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汇改须保持可控和渐进性,人民币不会一次性重估。中国曾在05年至08年年中允许人民币汇率有管理的浮动,但金融危机期间恢复紧盯美元,客观上有助于稳定全球经济…[详细]
    背景:中国宣布汇改是权宜之计还是正当其时?
    美国媒体片面认为,中国重启汇改是为了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G20峰会前,把全球注意力从中国的汇率政策上转移开,而不是中国政府下决心从根本上把增长模式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但客观上中国的表态加速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也迅速在美欧政府和股市市场获得积极评价,以表明中国希望以合作负责的态度,推动多伦多G20峰会取得成果…[详细]
    风险:热钱涌入、出口下降,转型期的中国货币金融调控更难?
    经济学家认为,未来的货币政策取向陷入两难,目前看来政策维稳是最大可能。一面是经济的下滑,需要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内需和扩大出口;一面是上升的通胀,需要紧缩的货币政策。不过,升值预期导致热钱加速流入的不利影响已减弱,汇率脱钩美元也正面临较好时机…[详细]
    影响:出口受损有限 倒逼中国外汇市场成熟,启动内需
    人民币汇率浮动从长远看可能影响一系列中国出口公司的命运。一方面货币升值有效提高了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给以中国消费者为目标对象的国际跨国公司带来提振和利润,另一方面给依靠世界工厂的低成本出口商品的公司则会面临更复杂的局面。但是,汇改也客观上能倒逼中国尽早启动内需市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详细]
    金融危机刚过,美欧为何施压中国?
      1、金融危机时沉默:欧美对人民币问题保持低调。由于人民币保持稳定,带动全球贸易,09年中国经济对全球贡献率50%。
      2、经济复苏时施压:原因有三,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寻找国内政治“替罪羊”;打压中国经济,逼中国开放金融市场;
      3、各国均盼多出口:美国以出口促就业和经济增长;深陷债务的欧洲以出口换取财富利润;亚洲国家更是出口型经济实现经济复苏;
    中美汇改问题交锋:奥巴马的胜利还是中国的让步?
      无论是布什还是奥巴马,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对人民币的升值施压,但中国一直以确保经济稳定为由拒绝。当这次被金融危机重击的美国发现强势美元不再符合美国利益,疲软的美元能促进就业和大规模出口时,中美双方同意更灵活的汇率机制对中国有利、对美国有利,对世界经济也有利。然而,G20召开之前宣布对中国更有利。[详细]



    广场协议与日本失去的十年——上世纪80年代,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出口,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广场协议”至今没有解决美日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是当时日本拥有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广场协议”最终打击美国了的最大债权国——日本。”
    • ·升值救不了美国就业率  美国传统基金会研究员认为,人民币升值不一定能导致美国对华出口大幅增加,也并不会给美国增加就业机会,美国推动就业市场改善的真正途径在于降低财政赤字…[详细]

    • ·日本经济“痛并快乐”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与美欧对华大幅逆差不同,日本与中国的贸易相对平衡。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会打击日本在华企业,同样也会增加日本对华出口的利润…[详细]

    • ·欧元对人民币一跌再跌  受债务危机影响,欧元全线下跌,5月5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跌破整数“9”关口,第二次走入“8”时代。未来欧元兑人民币仍会持续下跌,这将一定程度有利欧洲出口…[详细]

    • ·亚洲多国将集体升值?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认为,更大规模的汇率变动将有可能出现在亚洲其他地区。亚洲各国担心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升值有助于降低进口商品价格,降低加息必要性…[详细]

      刺激经济与削减赤字成两难抉择
    美国国债总额突破13万亿 有失控危险

      美国掌管着“世界印钞机”,其国内赤字高涨,已首次突破13万亿美元大关,已达GDP90%,但美国依然希望延续刺激政策,以消除国内经济“二次探底”威胁,提高民众就业率。[详细]

    日本财政恶化状况 已濒临希腊式危机
      菅直人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已无法继续依靠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亏空,随着老龄化和人口减少这一问题会更严重。目前,日本国债已经逼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两倍,比危机爆发前的希腊还要高(140.4%)。[详细]
    欧洲被债务危机缠身 削减赤字成要务
      从希腊债务危机到欧元区债务危机,欧盟各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要彻底解除危机,必须立即着手治理各国的财政,大刀阔斧地削减赤字和公共债务,并加强金融监管。[详细]
    中国地方债已从4万亿上升到7万亿
      专家分析,高达7万亿甚至更多的债务,可能会拖垮中国经济刚刚复苏的脚步。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确既不合理又不稳定,对于地方官员而言,“谁借的越多,谁在任期内的政绩就越大”。[详细]
     主权债务拖延全球复苏
      美国希望通过延续刺激性政策,以加快经济复苏速度,但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显然已经力不从心,对于新兴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也担心持续的刺激政策会加剧国内经济泡沫。
    地方债

      欧洲地方债“镜鉴”中国
      以希腊债务危机为代表的欧洲政府债务危机也愈演愈烈,成为今年世界经济中最不稳定因素。猛一看,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与希腊债务危机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但认真想起来,这里面也还是有着很多共同的地方。危机后如何还债都将是一大问题,各国都不能掉以轻心。
    新闻背景:
    今年2000亿地方债发行将启动 严控用于新上项目?
    银监会正紧急清查地方债 专家称卖地还债需6年
    国务院酝酿放行省级政府发地方债 整顿地方负债?

     中国地方债与欧债相似之处
      1.规模相似。从GDP的规模来看,希腊的债务余额为当年财政收入的3.3倍。按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的说法,地方总债务在10万亿元以上。2009年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仅为3.3万亿,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债务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为3倍,与希腊不相上下。
      2.借贷机制相同。希腊还债的机制为本届政府借,未来政府还。同样,我国地方债的迅速攀升,也与这样的机制有关。
      3.“一体化机制”成借贷双方后盾。如果希腊债务出了问题,欧盟不得不管,否则欧元就要崩溃,谁都付不起这个代价。中国的银行们同样也是这种心态。地方债务出了问题,中央政府一定不会坐视不管。过去几十年这种现象多次出现,屡试不爽。
     中国地方债与欧债不同之处
      1.希腊的债务有70%是外债,希腊没有自己的货币发行权,不能自己来消化这笔债务。我国地方债几乎100%的是内债。中央政府可以有多种途径来消化掉这笔债务。
      2.债务用途的不同。希腊的借债被政府消耗掉了,而我国的地方债的大部分是用来建基础设施,未来能产生效益的,可以间接地提高财政的收入,也就是增加一部偿债能力。
      3.中国政府对地方政府以及国内资金市场的控制与协调能力,远远大于欧盟对希腊及国际债务市场的控制与协调能力。

     化解之道
      要防止出现债务危机,首先就要堵住银行口子,规范对融资平台的贷款;尽可能让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收入覆盖成本,能收费要收费;最后,要采取大禹治水的方式,对地方债务要连堵带疏。应该通过正规的债务市场,通过地方债发行。要发债, 就要满足一系列的发债的规范要求。[详细]

      中加关系的新契机
    不同以往情况的高调访加
      本来,中国领导人访问加拿大,常常是访问美国或者联合国的顺道走访,但是,这次胡锦涛主席访加,情况有所不同。今年不存在主访美国,顺访加拿大的形势。胡锦涛特意选在峰会之前带了数百人的企业家和行政人员共同出访,并准备签署许多重大订单…[详细]
    加拿大不再纯粹依赖美国,有了新的算盘
      目前的美国,应付自己的挑战上已经焦头烂额,无暇关顾加拿大这个邻居,更为严重的是,美国经济的衰退,市场的萎缩,让本来依赖美国市场,向美国出口资源的加拿大遭遇重大的打击,这就迫使加拿大向亚洲市场,尤其是像中国印度那样的国家寻找新的出路。[详细]
    二十国峰会给了访加一个好时机
      美国和中国会是这次二十国峰会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中美的较量会成为会议中的亮点,也是舆论聚焦的主题。在这样重要的峰会中,主办国在会议的进程和议题顺序的选择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也势必成为美国和中国争相拉拢的对象。[详细]
    中国也希望用软实力赢得加拿大的信任
      在长期目标上,中国通过大幅度提高中加关系的战略地位,扩大与加方的贸易往来,让中国的影响力在美国的后院真正扎根。当然,中国并不期望与美国对决,相反,中国希望用软实力赢得加拿大的信任,并通过加拿大,把这种影响带到美国,与美国和平相处。[详细]
     哈珀去年底访华与胡锦涛握手言欢
      胡锦涛上一次对加拿大的国事访问在2005年9月。时任加拿大总理的马田(Paul Martin)在温哥华设国宴接待胡锦涛一行,并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过,哈珀上台后,加中双边急转直下。
    中加建交40年

      中加建交40周年
      1970年10月,中加实现建交,加拿大成为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
      应加拿大总督米夏埃尔-让和总理斯蒂芬-哈珀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6月23日至27日对加拿大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多伦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胡锦涛此次访加,可视为对去年哈珀来华的回访,由此实现了两国领导人从2005年至今中断多年的互访。[详细]

     过去,中国对加拿大的重视相当有限
      尽管加拿大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也是西方七国集团之一;中加关系也源远流长,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白求恩的故乡,但是,实话实说,中国对加拿大的重视相当有限。
      从现实来看,中加贸易的数量不大,在经贸为主的时代,在中国外交优先的排名上无法挂号;其次,中国对加拿大的定位是:在国际舞台上,加拿大是美国的附庸,唯美国马首是瞻,只要理顺了中美关系,也等于是顺便搞定了中加关系
     如今,中国对加拿大外交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金融海啸之后,中国对加拿大外交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中国认识到加拿大是资源的超级大国,尤其是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木材和其他矿资源,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而在美国衰落的前提下,加拿大的自主性大增,本来在美国压力下难以向中国开放的资源行业,现在已经向中国招手;
      其次,加拿大没有全球战略,但它作为西方大国,也是美国邻国,加拿大如果对华友好,甚至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战略伙伴,那对影响美国的对华政策,尤其是美国民间对中国的印象,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加关系回暖,中法关系改善,中国由“捆绑外交”到“各个击破”
      美国应付自己的挑战焦头烂额,失业率高企不下,墨西哥海湾漏油事件影响扩大,很多过去并不受中国单独重视的“附庸”之国渐渐显出了自己的重要性,因此,中国外交思路发生了变化。不再将他们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去应对,而是“各个击破”。
      当然,“中国如何处理对外关系是一个新问题,这就好比一个年轻人日益强壮了,外界都需要调整对他的看法和做法,这个新问题可以慢慢磨合,最后成功解决。”

    中国与加拿大关系大事记

    时间
    大事
    1970年10月13日
    中国同加拿大建立外交关系。
    1973年10月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问中国,这是两国建交后加拿大总理首次访华。
    1994年4月
    加拿大总督纳蒂辛访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会见纳蒂辛时希望中加双方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友好交往与合作,使两国关系步入全面合作的新时期。
    1994年11月
    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率领一支包括300多位工商界巨头、全国10个省的9省省长和2名联邦政府的内阁部长在内的强大“国家队”访华。访问期间,中加两国签署了总额近40亿美元的50多项合作合同或意向书。
    1995年10月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中加建交25周年之际应邀访问加拿大。李鹏总理与克雷蒂安总理进行了多次会谈和会晤,就双边政治、经贸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1997年11月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访问加拿大,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加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1999年4月
    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鎔基应邀访问加拿大,两国领导人就中加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2001年2月
    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率领600多人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中国。这在当时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大的出国访问团,来自两国的企业家、官员、高等院校和非政府机构的代表签署了近200项合同与协议,总值达53亿美元。
    2003年12月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访问加拿大,双方签署了文化、交通、奶业、动植物检疫等领域的合作文件。
    2005年1月
    加拿大总理马丁访问中国,双方发表了《中加联合声明》《中加战略工作组共同文件》和《二十一世纪能源合作声明》,签署了文化、资源、能源、农业科研、教育等领域合作的一系列协定和谅解备忘录。
    2005年9月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访问加拿大,双方一致决定将中加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商定推动两国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并确定了具体目标。
    2009年12月
    加拿大总理哈珀访问中国,双方签署关于气候变化、矿产资源、文化和农业教育等领域的多项合作协议。哈珀访问期间,中国还宣布开放加拿大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以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详细]

    相关专题

    更多 >>

    胡锦涛出访加拿大并参加G20峰会最新消息

    更多 >>

    胡锦涛出访加拿大并参加G20峰会最新图片

    更多 >>

    胡锦涛出访加拿大并参加G20峰会最新视频

    更多 >>

    胡锦涛出访加拿大并参加G20峰会最新评论

    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