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重磅报道[成果]

哥本哈根峰会最后24小时:俄总统发飙第一个离开

英方指责中国劫持气候大会遭驳斥 哥本哈根协议全文

策划:不要迷恋“哥”,哥本哈根或许只是个传说

记录谈判最后24小时:虚虚实实中官方“集体失声”

互动:声援发展中国家 坚持减排立场 维护自身权益

[环保故事征集][搜狗绿色皮肤][你一年制造多少二氧化碳]
[减法生活公益行动][减缓全球变暖 我们所能做的51件事情]

大会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协议 哥本哈根难掩童话气息
在钢铁般的国家利益、锱铢必较的权利分割和无休止地争吵面前,人类的前途何其渺小,经过十二天的漫长会谈,成果微乎其微。或许,从一开始哥本哈根就在讲述着一个童话,那些代表们吵来吵去的,似乎也不是气候问题,而是寂寞。[详细][点击进入专题:别迷恋“哥”,哥本哈根只是个传说]
明年气候仍将上升3℃ “2012”并不遥远
联合国气候大会泄露的一份文件说,当前减排承诺不足以保证将气温升高限制在2℃之内。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到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应该限在440亿吨之内,目前可能还存在42亿吨缺口。[详细]
延伸: 气候谈判沦为政治博弈 与《2012》很相似 各自的棺材板最终将由自己买单
世界将进入后《京都议定书》时代 未来:下一次峰会,能承载多少期望?
世界各国代表齐聚丹麦哥本哈根,他们都十分了解《京都议定书》(KP)对发达国家确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2012年的减排目标和相关要求。如果哥本哈根能够对KP有所完善,那么我们将成功地避免全球变暖和气候异常的危险……[详细][背景资料:京都议定书]

穷富国攻防战

“新帅”上任“一把火”惹恼发展中国家

在离大会结束还有36个小时,大会主席康妮被替换,继任的是丹麦首相拉沐森。新任主席拉尔斯一上任更是强推“丹麦草案”,这一草案在最初被披露时就遭发展中国家强烈抗议。外界猜测,此时更换主席可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施压有关…[详细][点击进入专题:哥本哈根“换帅” 战役升级]

·“换帅”对哪一阵营更有利?

·中国“拍案而起”能否扭转形势?

较量中的“阴谋”与“阳谋”

谈判代表们一周多以来唯一的成果,恐怕就是提出了根据科学进展来审议全球的减排成果。而在其它几大核心问题中则毫无建树。不过,发达国家通过谈判文本最近几次的变化,的确可以看到,各国角力的成果在慢慢浮现,“明站”“暗战”均在进行……

·气候谈判隐现“四大利益阴谋”

·谋杀《京都议定书》是“阳谋”

百余首脑能否“拍板” 峰会成果悬于一线

各国谈判代表为了赶在周五领导人会议前达成协议,正加紧磋商。目前仍有4大关键问题需解决:一是《京都议定书》存亡,二是对于各国碳减排标准、核查问题,三是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额度问题,四是各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详细]

·大国博弈,妥协是前提
·哥本哈根难解所有难题 各国着眼明年峰会

揣度:哥本哈根注定要失败?

专家沈丁立认为,只要气候变暖的严重后果还没有降临到自身,每个国家身后都有足够的空间用来博弈。“哥本哈根会议必然是失败的。”他干脆地给大会判死刑,“他们可能无法承担失败的责任,所以会在最后弄出一个没有约束效力的框架协议。”[详细]

第一阶段:发展中国家集团以攻为守 抢占先机
发达国家集团:战略泄露,失去先机 | 发展中国家集团:集中火力,以攻为守
有发达国家集团密谋的《丹麦文本》提前曝光,大大激怒发展中国家集团。在强烈的攻势下,发展中国家集团迅速抱团,并进行了有效反击,坚守《京都议定书》。[详细][点击进入专题:穷富国攻防战]
第二阶段:发达国家集团分化发展中国家阵营 试图各个击破
发达国家集团:攻方:攻心为上,分化敌营|发展中国家集团:众炮齐发,徒增内耗
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集团采取分化发展中国家,找准一个国家集中攻击的方法,如全力把巴西从“基础四国”中分离,集中攻击中国等。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内部一致性暂时丧失,内耗加重。[详细]
第三阶段:重现僵持 中国力抗英美联合施压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谈判中互不相让,特别是发达国家在长期资金援助和自己的减排目标上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这种对峙正在降低各方对最终协议的期望。中国在谈判会场上,受到发达国家减排衡量、核查标准等多方面的公开非难。[详细]
穷富国攻防战

缘起:人类日渐残缺的家园正是鸟类流浪的世界

    气候变化,这个词在被称作“万物之灵”的人类面前来说,也许意味着一部分人的阴谋、另一部分人的呼吁、还有更大一部分人的冷眼旁观。但对于其他千千万万的物种来说,气候变化则是一道催命符。

    地球,在一只鸟儿的眼中已变得没有栖息之地。在此,我们想通过一只鸟儿的眼睛来描述人类给地球带来的变化。相对于阴谋论者的宏远视野,我们更愿意相信:如果没有改变,最终毁灭的终将是人类自己,而不是地球。

    危机四伏的跋涉,只为着一个目的:生存。当一片片森林成为黑黄的焦土,当广阔的天空充满刺鼻的废气,我不得不张开受伤的翅膀,开始寻找家园的流浪。

    我不知道该怎么向你讲述我目睹的一切。感到疲惫的一刻始于北京的傍晚,堵车的长龙占领了长长的街道,红色车灯下的尾气不停排放。我知道,车里的人对于漫漫前路,一定和我一样失望。

    向西飞行,发电厂的滚滚黑烟和煤炭的浮尘让我的羽翼更加沉重,山西的冬日被烟尘笼罩,空气中飘荡着怪异的味道。我不敢靠近那些冒着浓烟的高大烟囱,那不是歇脚之处。

    后来我转身南下。可是南方的农民在田野上焚烧秸秆,曾经明亮的天空如今一片阴霾。浓烟随着晚风飘散,周边高贵的城市也陷入困顿。我反而成了一个幸运者,能够赶快飞离。

    和这些浓烟混在一起飘上天空的还有石化企业、无数大大小小化工厂排出的废气。如果你看到天上有一只鸟从不歇息,那是我在逃离窒息的大气。

    南方的海边是另一种让人无奈的景象,垃圾焚烧的臭味直冲云霄。在深圳的上空,我看到人们在抗议已经建成的垃圾焚烧厂。而在不远处的番禺,更大的反对声驱散了我的一些疲惫,人们拒不接受二噁英和有害气体,无论被烧掉的垃圾是不是用来发电。

    香港的彻夜霓虹让我炫目,我第一次停下休息。我知道这不灭的幻彩背后,发电厂的浓烟一直在排放。黎明来了,霓虹淡去。一座座摩天楼就是一个个延绵的热岛,里面的人们拒绝太阳的温暖,常年生活在空调机刻度上的低温中。

    再次启程,飞向赤道。在另一边的非洲,乞力马扎罗山顶的赤道雪峰正在融化,而当我飞过被称作“热带雨林国度”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天堂雨林正在被砍伐,然后被焚烧。黑烟散尽,农牧场和种植地被开辟出来。人们更想要更多的粮食,和牛羊。

    印度的牛羊要比这里多得多。我知道,就是人类在大型牧场里饲养的这些失去自由的动物们,制造了让地球越来越热的最厉害的气体。

    热带也让我失望。中东的油井在燃烧,黑烟遮天蔽日,持续数月。无处躲避也无处降落。人类在战争中故意将石油倾入大海,波斯湾几乎变成了死海。富有者在迪拜建起华丽的摩天楼,为了生产水泥和钢材而产生的气体,也是流浪途中绕不开的苦难。

    一路向北。我飞过希腊森林大火的浓烟,在东欧焚烧森林带产生的臭气中挣扎徘徊,化工厂轰鸣的机器让我听不到羽翼划过空气的风响。

    我曾最喜欢的那片巴伐利亚的黑森林,已经被可怕的酸雨摧毁,美好的景色再也不会重现。好在生活在鲁尔工业区的人类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如今的鲁尔河上空已经能看到蓝天白云。我明白,越来越少的美好总是与越来越多的残酷共存,而那些残存的美好,给我希望让我继续疲惫的流浪。

    我曾以为也许温暖的地中海是飞翔的终点,然而沉没的油轮让我彻底绝望。我已经认不出油污满身的同类,他们虚弱的跌落在黑色的海滩上,低声哀鸣。我只能站在不远处伤心欲绝的看着他们而无能为力。

    再向北飞行一段路程,就是哥本哈根,但我已筋疲力尽。这一路事关生存的流浪,已太多艰难和残酷。今天我决定在这片黑色海滩上陪伴受难的同类。明天我是否还能再次飞翔,历尽艰辛,万里行程,只为寻找在这个星球上那一方生存的家园?

张世秋:媒体要科学报道气候会议 不要“极端”炒作

科学对我们自然界发展规律,对人自身发展规律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不能轻易说哪一种就是错误的,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媒体要跟踪科学研究的进展。媒体专业精神还是很重要的,至少做到平衡报道。[详细]

·杨宏伟:2012年减20亿吨二氧化碳 ·梁猛:2030年我国GDP能耗达峰值

·黄杰夫:我国碳交易存在多种模式 ·杨富强:2030年减二氧化碳60亿吨

·黄鸣:低碳生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 ·陈冬梅:发展低碳排放已刻不容缓

余岳峰:全球二氧化碳排放15年难达顶峰 技术突破是关键

顶峰越早出现,后面就有更多的时间。所以哥本哈根可能最重要的一个焦点是中国将来的排放到底是什么时候到顶峰。我估计未来到十五年不太能实现达到顶峰……[详细]

·伊莎贝尔:环境问题中外需要对话 ·李季先:解决问题不能光靠媒体推动

·弗朗西丝:美国清洁能源法案出炉 ·喻捷:中美能源合作蕴含无限商机

·叶莺:平衡新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 ·张德二:全球变暖气候状况难预测

云端的问题:公众环保意识和实际行动脱节

环境中的危机意识和行为之间的链接是比较脆弱的。中国公众缺少一个很重要的土壤,怎么让公众民主的力量进入到监督体制来。[详细]

·外媒聚焦哥本哈根峰会 富国穷国皆让步方能出彩 ·臭氧层空洞可防南极变暖 完全愈合恐致冰川消融 ·解读丹麦环保童话背后真相 屡被批为最浪费国家

专家:地球有自我调节功能 无需悲观

在自然变化规律面前,人类活动可能会起到一些影响或者是刺激作用。但是作用最终还是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控制约束。[详细]

·报告称2100年海平面升1.4米 纽约和上海岌岌可危 ·美刊:哥本哈根会议看美国脸色 两阵营互不信任 ·印尼天堂雨林成死地 每小时50个“球场”被毁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直存在严重分歧。在谈判过程中,两大阵营壁垒分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争论很厉害。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美国,却一直拒签《京都议定书》图谋另起炉灶;中国和日本积极推进低碳经济,预引领气候变化行动,而发达国家减排承诺都很低。

中国:排放下降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会议还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详细]
日本:到2020年将排放削减25%
  据法新社9月7日报道,(当时)将出任日本下届首相的鸠山由纪夫周一表示,执政后将推行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到2020年将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时25%的水平…[详细]
美国: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17%
  据推算,这一目标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白宫还表示,美国的减排目标还包括到2025年减排30%,2030年减排42%。白宫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出席哥本哈根会议…[详细]
非盟:发达国家应加大减排力度
  据报道,会议重申了由阿尔及利亚担当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中的非洲协调者,并委任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在今年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表达非洲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统一立场…[详细]
欧盟:促美国落实中期减排目标
  在今年三月初欧盟环境部长会议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的环境部长马丁布尔希克说,美国曾经表示到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80%,“但我们现在想知道的是其具体的中期减排目标”…[详细]
海湾国家:对产油国提供援助
  欧佩克国家和沙特将要求对产油国提供财政援助;2007年欧佩克成员国承诺提供7.5亿美元,用于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卡塔尔和阿布扎比投入重资开发清洁能源技术…[详细]
印度:温室气体排量较05年减24%
  中美两国先后公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印度正在承受的国际压力也越来越重。为了缓解压力,印度环境部长贾伊拉姆?拉梅什将于12月3日向国会提交印度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到2020年该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05年基础上减24%…[详细]
小岛屿国家:西方出钱弥补损失
  海平面上升将威胁到他们的生存;希望气温上升幅度能控制在工业化之前水平的1.5度之内;希望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由百万分之380降至百万分之350;希望全球排放量到2015年达到峰值…[详细]

虽然每个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形成共识,但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阵营分歧严重,数十年的谈判更像是口水仗难获突破,即使能够达成某项共识,履行过程中也扭扭捏捏,更有甚者将气候问题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幌子,令人心寒;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个体利益,有着不同的诉求,气候合作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在利益的牺牲中才能有所进步,谁会为人类明天迈出第一步?我们期待着…[详细]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责任承担:发展中国家拿人均排放量与历史排放量说事
发展中国指责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在人均排放量与历史排放量上远超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气候责任…[详细]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责任承担:发达国家推崇拿总排放量作为担责依据
发达国家指责发展中国家片面注重经济忽视环境保护,在当下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相当比重,要求据此分担担责…[详细]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碳关税:发展中国家指其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发展中国家指责发达国家以碳关税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不仅无助于解决气候问题,反有掀起贸易保护主义之嫌…[详细]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碳关税:发达国家应对高耗能产业“法宝”
美国等发达国家认为对不能达到进口国节能和减排标准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将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详细]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短期难摆脱高耗能产业
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因素,难于摆脱高能耗的产业模式,在吃饭与环保问题上难以抉择…[详细]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合作模式:发展中国家缺少发达国家援手陷孤立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虽然均呼吁展开合作,但几十年来因各方利益难调和双方所谓合作难获突破,双方彼此仍显孤立…[详细]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力推环保产业淘汰传统产业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发展环保产业上具有资本、技术等优势,不断淘汰或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详细]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合作模式:60年前所做承诺难兑现 不能还是不愿?
发达国家在达成《京都议定书》时即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等援助,但60年来美国等国家却言大于行,援助了了…[详细]
     

世界经济增长要在不加剧气候变化的前提下保持增长,就需要引入新的科技。
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就伴随着矿物燃料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以致许多科学家和政治家开始呼吁新的技术革命。

  • 清洁能源
  • 清洁交通
清洁煤技术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清洁煤为中美优先研究课题
·南非煤气化技术全世界领先
预先处理煤炭以减少排放量、提高燃煤效率、捕获和封存二氧化碳等技术。 储量最丰富和分布广泛的燃料,能够维持现有工业,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 单位发电量消耗燃煤更多,产生重金属等污染物,煤炭为有限资源。 正在进行小规模试验,2050年前需要巨额投资(3万亿)。预计成本为5至13美分/千瓦时(正常燃煤的2倍)。
地热技术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中国最大的地热实验基地
·冰岛地热发电传输欧洲大陆
利用自然温度较高的岩石或地表下温度差直接给水加热或驱动涡轮。 在某些地区为常年可再生能源,家居采暖的高效方式,硬件设备使用寿命长。 只在特定地区适用,有可能在数年后枯竭,某些地区可能释放有毒气体。 目前全球总能力开发不足1%,美国和澳大利亚正投资开发新技术。预计成本为5至11美分/千瓦时。

核能技术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中国成核电在建规模最大国家
·日本启动世界首座钚热核电站
利用核裂变释放出的巨大能量驱动涡轮。 丰富的历史经验和较发达的技术水平,可提供热量和电能,充足的燃料供应。 被认为存在风险,遭到环保主义者强烈反对,产生放射性废物,燃料存在被用于武器生产的风险。 沉寂多年后正重新恢复,许多新反应堆计划滞后。成本存在争议,有预计为4至8美分/千瓦时。
海洋利用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浙江沿海蕴藏中国四成潮汐能
·韩国建最世界最大潮汐电站
开发利用潮汐、海流、海岸线和近海波浪的能量。 取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潮汐能源有规律可循,开发规模大小均可。 获取能量的最佳手段尚无共识,大型项目可能会破坏自然水流、潮汐和生态系统。 2030年前希望较小,技术还有不确定性。成本过高,15至30美分/千瓦时(燃煤的2至3倍)。
风能利用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内蒙古风力发电破200万千瓦
·阿根廷建世界最大风力发电网
利用陆地或海上的风力驱动涡轮。 使用经验丰富,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较成熟,无限可再生资源,项目规模灵活。 间歇性资源,并非所有地区都有效,干扰雷达信号,噪音大,外观不佳。 目前风力发电约占全球电量供应的1%。陆地发电成本低于海上。能量存储成本较高是一大障碍。成本较低,7至14美分/千瓦时。
太阳能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中国2020太阳能抵1.5个三峡
·美企建世界最大太阳能发电站
收集日光能量,利用光能直接发电或加热液体来驱动涡轮。 无限可再生和零排放能源,无噪音,对当地环境没有影响。 和风力一样存在间歇性特点。目前的光电转换设计复杂,广泛使用需要大量化学药品。 美国投入巨资,欧盟计划在非洲设厂。成本仍然很高(13至35美分/千瓦时),预计将会下降。
水电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从三峡工程看中国变革洪流
·挪威和美国水资源开发达80%
通过筑坝引水等方式以水流驱动涡轮发电,广泛采用的可再生能源战略。 公认的大规模能量来源,可用作能量储存。 水坝破坏生态系统,且带来公共安全风险,拦截水流导致腐烂物质淤积造成环境污染。 最廉价的发电形式之一,发展重点在小型水电设施。预计成本为2至6美分/千瓦时。

氢(公路,铁路)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我国氢燃料轿车驶上美国高速
·美国研究汽车快速加氢新技术
用于内燃机燃烧或氢燃料电池。 宇宙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清洁能源,产生的唯一副产品是水。 氢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通常要使用矿物和生物燃料,易燃性给储存和运输带来风险。 目前要准确预计成本为时尚早,美国家研究委员会认为研发工作需要花费550亿美元。
电(公路)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中国正错失电动车发展机遇
·2009年日本的电动汽车元年
将电力储存在电池或被称为超级电容的下一代存储设备里用于交通。 原理简单,新型电力汽车效率很高,现有电力网络可用于充电。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来源。如果是燃煤发电,总体排放量可能还要高于汽油。 按运行里程计算成本低于汽油,但电池成本推高了汽车价格,需要新的基础设施。

生物燃料(公路船舶航空)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中国生物燃料可取代40%石化
·巴西石油公司巨资投生物燃料
以植物或有机垃圾为燃料,从玉米等农作物中提取生物乙醇代替汽油。 混合生物燃料可以用于现有车辆,第二代燃料将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 生物燃料的种植过程需要燃煤,或许比其节约的数量还要多。原料种植可能占用粮食种植耕地。 有时比汽油低(取决于油价),需要考虑其对食品价格的影响。
替代燃料(铁路,船舶)
关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世行1.2亿助中国沼气开发
·美新泽西州改建垃圾发电站
燃烧或热解城市垃圾,热解会产生可燃气体、油和很多热量。 最大优点在于利用的是即将被送去垃圾填埋场的废料。 可能产生大量废弃产品,节约的二氧化碳排放数量不一,要视燃烧方式和燃料类型而定。 废物燃料技术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专家表示其可能在10年内和其他燃料展开竞争。

众多谈判文本的政治含义
众多谈判文本的政治含义
哥本哈根会议首周焦点之一,众多所谓谈判文本出笼,究竟哪份最反映各国共识?背后有什么政治含意?[详细]
京都议定书谈判受阻 发展中国家强烈反弹
京都议定书,是目前国际谈判中唯一具有法律效用的官方文本,明确指出发达国家需要承担相应减排责任,所有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利益。而京都议定书能否继续下去,已成为哥本哈根会否达成协议的关键。[详细]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直击

谈判“闭门” 公开公正遭质疑
大部分没有名额无法入场的NGO被东道国安排到会场外,通过闭路电视关注公开部分的谈判进展。未来还有几场谈判可以公开,无人得知。[详细]

小欣在行动:把中国故事讲给大家听
“我告诉大家,位于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是中国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以干旱和越来越频发的自然灾害著名。我举起了来自甘肃的“玉米物证”!就在那一刻,我在台下好多人的眼睛里读到了惊讶和震撼!…”[详细]
 搜狐网友代表
更多>>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直击:张冬栎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搜狐记者”:张倩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搜狐记者”:冯洁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搜狐记者”:陆振华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搜狐记者”:陈晓晨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搜狐记者”:易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框架公约》,英文缩写UNFCCC)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详细]

COP1·德国柏林 1995年
会议通过柏林授权书等文件,就2000年后应该采取何种行动保护气候进行磋商…[详细]
COP2·瑞士日内瓦 1996年
会议就“柏林授权”所涉及的“议定书”起草问题进行讨论,未获一致意见…[详细]
COP3·日本京都 1997年
149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在会上通过《京都议定书》,规定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详细]
COP4·阿根廷 1998年
发展中国家集团分化,一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自身排放量很小的小岛国联盟…[详细]
COP5·德国波恩 1999年
通过《公约》附件—所列缔约方国家信息通报编制指南、温室气体清单审查指南…[详细]
 
COP10·阿根廷 2004年
代表围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0周年取得的成就和挑战进行讨论…[详细]
COP9·意大利米兰 2003年
在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的情况下,俄罗斯仍然拒绝批准其议定书…[详细]
COP8·印度新德里 2002年
重申了《京都议定书》要求,敦促工业化国家把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5.2%…[详细]
COP7·马拉喀什 2001年
马拉喀什协议为京都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批准京都议定书并使其生效铺平道路…[详细]
COP6·荷兰海牙 2000年
谈判形成欧盟-美国-发展中大国(中、印)的三足鼎立之势…[详细]
 
COP11·蒙特利尔 2005年
2005年11月,在蒙特利尔市举行的COP11达成了40多项重要决定…[详细]
COP12·内罗毕 2006年
大会取得了2项重要成果:一是达成包括内罗毕工作计划的几十项决定…[详细]
COP13·巴厘岛 2007年
会议着重讨论《京都议定书》一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详细]
COP14·波兹南 2008年
声明寻求缔约国共同实现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一半的目标…[详细]
COP15·哥本哈根 2009年
2009年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将在哥本哈根召开COP15会议…[详细]

1997年:《京都议定书》签订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力工具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补充条款的《京都议定书》,议定书主要规定了发达国家(包括东欧和前苏联国家)在2012年之前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详细]
陷入尴尬:美国拒绝签署议定书 协议实施困难重重
京都议定书的反对者的核心观点是一旦实施该条约,环境将受益而经济将受害。美国作为当时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一直拒绝签署议定书,布什政府上台后的2001年更是退出了该议定书,拖延了生效,各大发达国家以“金融危机”为名逃避义务…议定书实际上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详细]
现状:《京都议定书》有效期将到 哥本哈根成最后机会
目前,议定书只规定了发达国家2008年到2012年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2012年之后各国的减排目标如何安排,除此之外,发达国家还要继续减,如果还不充分,是不是发展中国家也要减?随着议定书的有效期临近,哥本哈根峰会可能将会是决定《京都议定书》未来的时刻。 [详细]
哥本哈根会议回顾:京都议定书

更多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最新消息
更多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各方评论